颜才里 发表于 2015-4-9 15:16:00

唐代伟人——颜真卿

颜真卿,字清臣,生于公元709年,即唐中宗景龙三年八月十五日,卒于公元785年,即唐德宗贞元元年八月十三日,享寿七十七岁,系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官至太子太师,爵封鲁郡开国公。


大政治家
颜真卿是位大政治家,他从政51年,从九品官做到一品官;在长安、五原、醴泉、平原等十四个州县任地方长官,爱民如子,成绩斐然。在朝廷户部、工部、兵部、宪部、刑部、吏部十一次任职,其中七任尚书,忠于国家,维护礼仪、法度、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杨国忠、崔园、李辅国、元载、杨炎、卢杞等奸相进行不懈的斗争,抗击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和预识刘展的叛乱、与李希烈的叛乱集团进行殊死的斗争,最后,为此献身,壮烈殉国。
他不以官高而慵,不以位卑而惰,清正廉明,一丝不苟。在公元767年,被奸相元载诬陷迁谪到南方江西吉州,他念念不忘国家,书《守政帖》告诫家人说:“政可守,不可不守”,为国为民坚守政制,是大政治家的高尚风格和远见。


文人而具韬略
公元755年颜真卿做平原太守时,预识安禄山必会叛变对平原严加防守。及禄山发难,他不忍生灵涂炭,国家破碎,高举义旗,河北十七郡同时响应讨伐安禄山,在堂邑一战,歼来叛贼一万余人,从此声威大震,使安禄山猛被牵制大惊失色,不敢仓卒西犯潼关,最后郭李歼灭羯胡,保住了唐室王朝不至灭亡。颜真卿的军事谋略和组织才能,不亚于古之名将,对国对民的赤胆忠心为历代所崇拜,是一位有勇有谋、有胆有识的军事家。文学巨匠而兼诗人。
颜真卿为编《韵海镜源》一书,前后花了二十一年的心血,从公元753年到公元774年,成书三百六十卷,《韵海镜源》的内容是:“韵海者,以牢笼经、史之语、依韵次之,其多如海。镜源者,按八体之本,究形、声之义,照之如镜,历历分明,故曰镜源”。他还于公元768年在吉州任上著《庐陵集》十卷。公元780年修纂《颜氏家谱》一卷。可惜这些书都失传了,但他写下的各种奏章、疏、碑、帖、和联句诗等还很多。这些文献都说明颜真卿的文学水准极高。最出名的有《与郭仆射书》、《论百官论事疏》、《祭侄文稿》等。
文学史家评论“中唐大历、贞元年间,相对说是唐代诗史上低潮时期,没有出现大诗人,诗歌一般,成就不是很突出,但“流连风景以及赠别应酬”的中唐诗风,却孕育了联句这一独特的中唐诗歌形式,及其以联句为主要创作形式的“吴中诗派”。正如史家说之:时、之地,主要倡导和实践者是颜真卿。


大书法家
以书法来评价颜真卿,行家均言他的书法“庄严、正大、和谐”。“身正则笔正,有人格和时代魅力,不朽千古”。颜氏“世学渊博,工于尺牍文字。又以褚遂良、张旭笔法,受姻戚陈郡殷氏影响”。故颜真卿的字“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而遒劲舒和,古法为之一变,自成一格,人称‘颜体’。”《续书评》称“颜体”“锋绝剑摧,惊飞逸势”。《六一题跋》称颜书“愈久而愈可爱也”。而宋人《续书断》,出“列其书人‘神晶’”。至于《干禄碑》,则为颜真卿楷书“小字”之代表作。欧阳修《集古录》称:“鲁公书刻石者多,而绝少小字,惟此注最小,而笔力精劲可法,尤宜爱惜。”而黄伯思《东观余论》也称此书“持重而不局促,舒和而含劲气。乃尽鲁公笔意也”。他是历史公认的大书法家,一千多年来,人们有不知他的政治作为者,但也知他是大书法家,他留下的碑帖,他亲笔笔迹之多,和书法名声之大在世界上要算独一无二。


刚正不阿的清官
颜真卿刚正不阿,为维护国家的礼法多次逆皇帝之旨意,如公元757年唐肃宗要入宫,颜真卿要他按礼先祭太庙,东向大哭三日才能人宫。公元760年他逆唐肃宗之意,率群臣上表,问候被肃宗冷落在一边住居西内的太上皇唐玄宗。公元763年12月要唐代宗先不入宫,按礼先谒五陵九庙,然后还宫。公元766年,他抨击奸相元载弄权上《论百官论事疏》,后来遭元载借故贬谪,长达十一年之久。对权臣奸相的斗争更是数不胜数。他的清正是有史可鉴。公元764年,身为刑部尚书,鲁郡开国公,竟然写下《借米帖》,向好友李光弼将军借米,其内容是:“拙于生事,举家食粥数月,今又罄竭,祗益夏煎,辄持深情,故令投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仍恕干烦也。”还为妻韦氏夫人有病向李光弼家讨取鹿脯肉做药引,写下《鹿脯帖》其文为“病妻服药,要少鹿脯肉,有新好者,望惠少许,幸甚,幸甚。”
颜真卿是朝廷从一品大官,竟象青黄不接的农民,数月吃稀饭,无粒米下锅的地步。这种清如水、明如镜、刚正不阿的品德是何等可贵。


忠昭日月的爱国主义者
颜真卿的爱国行为,是旷古空前的,他爱国舍我,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叛乱、分裂始终如一。他壮烈的行为,名标青史,万世不朽。
公元755年,当安禄山叛乱时,为了联合更多的抗叛力量,次年平卢游英使刘客奴与;先锋使董秦及安东将王玄志准备合谋计诛安禄山所署卢平节度使吕知晦,然后归朝廷。派使者逾海前来平原与颜真卿联系,颜真卿即遣判官贾载越海资助军资十余万,并叫当时他仅有的十岁儿子颜颇往平卢充当‘人质’:藉此坚定刘容奴反正的意志。众将士认为此事欠妥,再三劝租。颜真卿执意不从,还是让颜颇去当了人质,以至流落中原十几年。这种为国舍子的大义举措,可感天地、泣鬼神,昭烈千古。
公元783年,李希烈在汝州叛乱,奸相卢杞乘机出奸谋陷害颜真卿,向唐德宗献谋,派颜真卿前去宣慰,意在借刀杀人。昏庸的唐德宗竟听信其谋,下旨要颜真卿前往汝州。颜真卿明知前往凶多吉少,明知是卢杞奸计,但唐王有旨,也确是为国效力之时,他慨然领旨,连家门也不入,勇往直前,后面有校检使李勉派人赶赴汝州途中进行截留,可颜真卿一行早过去了,在洛阳,郑叔则对他加以劝阻,颜真卿义无反顾,慨然而往,只留下家书给儿子写道“奉家庙,抚诸孤”。当他来汝州,李希烈一千多义子用刀架到他脖子上,他毫无惧色;挖深坑威胁要活埋他,他置之不理;公元784年在蔡州兴龙寺,堆积干柴,浇上油,胁迫说:“不屈节,当自焚”。他昂然走向柴堆。李希烈几次请颜真卿当宰相,颜真卿说:“何谓宰相!汝知有骂安禄山而死之颜呆卿乎!乃吾兄也。吾年八十,知守节而死耳,岂受汝辈诱胁乎?”长达两年八个月的折磨,始终不改其节,最后壮烈牺牲。
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被俘经过平原时,咏诗赞颜真卿,最后两句曰:“公去于今六百年,精忠赫赫雷行天。”在颜真卿精神鼓舞下,忽必烈将文天祥折磨四年,文天祥始终不变节,慷慨就义,曾写下了正气歌,歌颂颜杲卿、张巡、段秀实……等英勇烈士。

2007年1月26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代伟人——颜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