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才里 发表于 2015-4-9 15:16:50

颜真卿与《干禄字书》

左启(中国文物学会、楹联学会会员,三台文管所文博馆员)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唐代杰出政治家和书法家,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京兆(今陕西西安)。因其曾官“平原太守”,卒赠.“鲁郡开国公”,史称“颜平原”、“颜鲁公”。颜真卿于唐玄宗开元时中进士起,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玄宗朝任殿中侍御史,奸相杨国忠忌其正直敢言,外放任平原太守。后来联络河北十七郡,对抗“安史叛军”,被推为盟主,因此朝廷加封颜真卿为户部侍郎,河北招讨采访使,统兵20万配合郭子仪、李光弼平叛,为挽救唐王朝危局立下汗马功劳。肃宗时官至刑部侍郎(从三品),后遭宦官头子李辅国忌恨,外放四川蓬州任长史。代宗时官至刑部尚书(正三品)兼御史大夫,又以直言得罪奸相元载,被外放陕西别驾改吉州司马。德宗时官至太子太师(从一品),并拟任为丞相,又为奸相杨炎所忌,以宣慰使之职,赴蔡州劝谕叛镇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被拘下狱,虽受尽凌辱而志不稍屈。他在狱中自撰遗表、墓志和祭文,•慷慨激昂的说:“吾年且八十,官太师,吾守吾节,死而后已,岂受若等胁耶!”终被恼羞成怒的李希烈缢杀于龙兴寺,享年77岁。德宗皇帝闻知噩耗,“痛悼异常,废朝五日”,称他“出入四朝,坚贞一志”,“公忠杰出”,虽死犹生。
《干禄字书》全称《颜氏干禄字书》,是颜真卿于唐代宗大历九年(774),在湖州刺史任上所作的书法名碑,历史上有“湖本”、“蜀本”二种。此碑原置湖州刺史宅东厅院之“墨妙亭”。至唐文宗开成时,此碑毁坏,由杨汉公据摹本重刻于湖州,是为“湖本”。南宋时,成都名士宇文时中任湖州刺史时,先后获得颜真卿《干禄字书》真迹和杨汉公摹本残卷,视为至宝。其后,字文时中改任潼川(治今三台)知府,因参校二本,互补缺损,于绍兴十二年重刻于石,置于潼川文庙,是为“蜀本”。不久,“湖本”毁于捶拓,“蜀本”作为《干禄字书》“孤本”,传于后世。1951年,潼川文庙改建粮站后,此碑曾一度下落不明。1995年出土后,迁址置于琴泉寺蟠龙园,由县文体局、文管所建亭珍护。
现据上述史料撰联一副,献给唐贤颜鲁公,献给《干禄字书》碑亭,也献给颜氏后裔:
湖州妙墨潼川孤本两地千秋极品金石唯此有
河北勤王淮右全忠四朝一志至贞刚烈似公无




现位于三台县琴泉寺蟠龙园的干禄碑与亭


颜元孙所著《干禄字书》
《颜氏干禄碑》,唐人颜元孙撰文,颜真卿书。颜元孙,京兆万年(今西安)人。名士颜昭甫之子,颜真卿伯父。历官濠州刺史等职。颜元孙“少孤,与弟惟真(颜真卿父)同养于舅殷仲容家。因家贫无纸笔,与惟真以黄土埽壁、木石画而习书。尤善草、隶”。
颜元孙所著《干禄字书序》载,“史籀之兴,备存往制。笔削所误,抑有前闻。岂惟豕上加三,盖亦马中阙五。迨斯以降,舛谬实繁,积习生常,为弊滋甚。元孙伯祖故秘书监,贞观中刊正经籍,因录字体数纸,以示雠校楷书,当代共传,号为颜氏字样。怀铅是赖,汗简攸资,时讹顿迁,岁久迁变。后有群书,新定字样,是学士杜延业续修,虽稍加增加,然五条贯。或应出而靡载,或诡众而难依,且字书源流,起于上古,自改篆行隶,渐失本真,若总据《说文》,便下笔多碍,当去泰去甚。使轻重合宜,不揆庸虚,久思编辑,顷因闲暇,方契宿心。遂参校是非,较量同异,其有义理全僻,罔弗毕该,点划小亏,亦无所隐。勒成一卷,名曰《干禄字书》。”颜元孙所选楷书1599字,以平、上、去、人四声的次序排列,其中大部分的字,又分别标出正体、通体、俗体三种写法。同时,书中还对某些形近、音近的字作了区别。唐代科举,并重字法,“楷书字体,皆得正详”,“既考文辞,兼详翰墨,升沉是系,安可忽惜,用舍之间,尤须折衷,目在干禄,义在兹乎?”(《干禄字书序》)正因为当时学习字法和求取功名关系很大,《干禄字书》影响十分广远,颜元孙也随之蜚声朝野,不仅名高一代,而且饮誉后世,被尊为正字学的始祖。


2006年12月26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颜真卿与《干禄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