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才里 发表于 2015-5-7 17:50:00

传承优良民俗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拓展。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社会系统工程。民俗文化是这个社会系统工程中一个组成部分。充分认识民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定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海属传统优良民俗在“和谐”方面的体现和作用,以及民俗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责任,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海属优良民俗在“和谐”方面的体现
海属民俗源远流长,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检索一下著名民俗专家刘兆元先生的《海州民俗志》,我们就可以发现,许多优良民俗活动都体现了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尊老爱幼、勤俭自强等传统美德,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这方面的民俗事象很多,下面仅举部分事例:
1、讲究文明交往礼仪。
孔孟之道强调“礼义廉耻,人之四维”,把“礼”放在第一位。礼仪是“礼”的表现形式。“礼仪”表现在民俗的诸多方面。文明礼仪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是打开心扉的一把钥匙,是交流思想的窗口,沟通感情的桥梁,是整个民族素质的体现,是人类进步的表现。
①节日礼仪。最能体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如春节,特别是正月初,不分男女老少,见面都要互祝“新年好”、“新年大发财”。无论平时有何恩怨,此时只许笑脸说好,不许冷脸说坏。平时稍有不睦的邻居或相关的人,总是利用拜年的机会表示友好。“相逢一笑泯恩仇”,前嫌就算一笔勾销了。这种“拜年”的良好祝愿,可持续一个月之久,说是“还未出正月”。
②礼尚往来。民间遇有婚丧喜庆等重大事件,相关人员都要表示祝贺或哀悼。“出礼”讲究“有来有往”、“礼轻人意重”,以此体现感情,加深亲情和友谊。
③社会称呼。在社会交往中,很重视相互称呼。通常对年纪大的尊称“老大爷”、“老大娘”、“老奶奶”,或通称“老年人”、“老人家”;对中年人尊称“大哥”、“大嫂”;对未婚青年称“小哥哥”、“大姐”、“小姐”;现在对有文化教养的人通称“老师”,对一般人通称“师傅”。
④谈话用语。相见谈话,敬称之后须再道一句:“请问”、“请教”、“打扰”或“麻烦您”,再提出问题。对方要回说“不客气”。谈话分手时说“再见”、“告辞了”。在谈话中,凡问及对方本人的,要加上“尊”、“大”、“高”等溢美之词,如“尊姓大名”、“高寿”,回说“免贵”、“敝姓”、“苟长”、“虚度”等。
⑤见面问候。亲友邻里熟人见面,应热情点头问候,俗叫“客气”,如说“您好”、“吃过啦?”晚辈对长辈不仅要先问,而且先要有一句称谓。长辈人见问话要回答,不回答也是“失礼”。亲友邻里从家门前过,要主动打招呼,并热情地说“请来家坐坐”等。吃饭时遇有人来,要邀请“来吃啊”,俗叫“让让”。被让人回说“不了,谢谢”等。
⑥请别人为自己办事,要说“拜托了”、“劳驾”、“劳累您了”,回答说“没什么”、“不算事”、“一定效劳”。别人为自己帮忙,要说“感谢”、“难为你了”,回答说“没关系”、“下回有事尽管说”。在亲友邻里家吃饭、喝茶,要说“破费了”、“添麻烦了”、“打扰了”,若自感在言行上有不周之处,要主动说“请多包涵”、“请原谅”等。
2、讲究尊老爱幼。
中国传统道德历来讲究“孝悌”,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崇“以孝治天下”,不“孝”就不能“忠”,因而孝道在中国历史悠久,深入人心。这在海属民俗中也有广泛体现。
在家要尊敬长辈,在外要尊敬老人。平辈中崇尚“兄敬弟恭”。对父母“出必告,归必面”。在坐位上,长辈坐上首,晚辈坐从属位置。吃饭时先把长辈的饭盛好,然后晚辈依次就坐。晚辈见长辈、年轻人见老年人,要起身让坐,在路上要让路;同方向行,要让老年人先行或在前边引路。对子女崇尚“疼儿不给儿知道”,自幼培养其勤奋好学、爱劳动、有礼貌等优良品德。
3、讲究团结互助。
邻里之间若有婚丧喜庆活动以及农忙收割、盖屋、搬家等大事,大家一齐帮忙。亲朋邻里有病人要探望,有困难要帮助。在合作共事中,互相不计较吃亏讨巧,共同的信念是“吃点亏,在一堆”。
4、讲究尊师重教。
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凡对父母及长辈人应用的礼节,均要用之于老师。无论何人功成名就,都要回乡拜望启蒙老师;即使自己已是一把胡子的人了,只要授教的老师健在,逢年过节都要登门拜望。老师生活有困难,当年的学生要自动赞助解决其困难。对子女重视教育,再穷也要供其念书。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等古训。
5、讲究诚实守信。
和谐以道德为基,道德以诚信为本。诚实守信是个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处世之道。古人说的“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都蕴涵着为人处世必须诚实守信的道理。在海属民俗中,诚实守信有充分的体现。如在合作共事中讲究诚实守信,不说假话,不“侃空调蛋”;平时借钱物,答应什么时间还,说了就要算数,“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又如在商业活动中,讲究“信为经商本,诚招天下客”、“经商三件宝:货真价实信誉好”。有的在店门两边墙上写有“信义千斤托,公平万里投”、“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等表明本店商德的话。客来时主动招呼,客走时礼貌相送。对顾客百拿不厌,百问不烦。帮助顾客挑选满意的商品,即使顾客不买东西走了,也是诚意道一声“下次再来”,讲究“生意不成仁义在”。
“风俗之端,始于至微,搏之而无物,察之而无形,听之而无声,”“因人情而为之也”(黄遵宪:《日本国志•礼俗志》)上述这些民俗事象看起来细微、琐碎、平常,并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相沿成习,并不感觉到有什么突出惊人之处,但它充分反映出人们的道德素质,体现出人际关系的和谐。
二、优良民俗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民俗文化具有实用性。许多民俗举动都是在为争取生存、兴旺发达、平安吉利的前提下进行的。民俗信仰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使民俗事象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民俗的传袭,对民族,可以维护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团结;对社会和家庭,可以助团聚,促和睦、利互助、讲礼仪,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密友爱。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优良民俗的作用还表现为:
1、约束人们的行动
民俗是历史传承下来的,人人相袭,代代相传,今俗袭古,古俗沿今,世代相传,演为成规。民俗是足以约束人们的行动和意识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表现。任何民俗都有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不依靠法律的命令,不依靠史书的记载,也不依靠科学的验证,而是由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心理信仰来维系的。人们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某种习惯的约束。优良民俗对人们思想和行动的约束,有利于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有利于淳化社会风气,因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2、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道德水平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礼仪之邦,有着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古人说,“德,国家之基也”、“德维治,否德乱”、“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没有道德的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离不开良好的公民道德。公民道德素质提高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贯彻“以德治国”方针的重大举措,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大力宣传和实践“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标准。海属的许多良风美俗,都体现了一定程度的道德水平,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传承和弘扬这些良风美俗,也就无形中推动了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3、稳定社会秩序
良风美俗对社会群体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起着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如体现在节日民俗、交往民俗、婚庆民俗等方面的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夫妻相敬、尊老爱幼等良风美俗,就对稳定社会秩序起着“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这不是强力部门所能做得到的。反之,陋风恶习则对社会秩序起着破坏和离心作用。如婚嫁中的索要彩礼、丧事中的大操大办、建造中的迷信阴阳风水、祛病中的迷信神汉巫婆等,都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甚至是诱发犯罪的温床。因此,我们在宣传弘扬良风美俗的同时,应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消除不安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
上述三个作用是有机联系、一脉相承的。也可以说是一个作用,即良风美俗对人们具有约束力,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稳定社会秩序,因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民俗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
1、新的形势要求民俗学与时俱进
我国目前正处在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在旧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意识形态、社会关系发生激烈变化时,旧的风俗习惯和新风尚的斗争也尖锐、错综复杂。我国民俗既有原始性、封建性、神秘性、传承性的特点,也有变异性、融合性及革命性的特点。现代民俗,总的趋势是封建性减弱,现代性增强,带有文明改革的性质。但有些旧俗仍在继续,时常有旧俗中有新的因素,新俗中又有旧的形式表现等复杂的情形。社会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旧俗的变化和新俗的产生,使民俗出现了推陈出新的状况。新民俗以革命思想、科学精神及新的时代风尚为基础,摆脱了原始、愚昧、落后的成分,表现了新的社会关系和革命风貌。在这种新旧交替、推陈出新的大背景下,民俗学必须参与社会改造,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由世代传承下来的民俗事象,凡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积极作用的,都将保存并发展下去,继续为人民及全社会服务;凡与构建和谐社会格格不入、起着阻碍作用的,必将被淘汰。当然,这不是一纸命令所能奏效的,它需要民俗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使民俗学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职能不仅不能削弱,还必须与时俱进,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2、民俗学的研究要为现实服务
民俗学不应该成为一门纯学术研究的学问,它只能在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得到发展。即使是对古代习俗的研究,也是有古为今用的借鉴作用的。例如,由“俗”到“礼”,由“礼”到“法”,这是古今中外民俗与国家政策法令之间的紧密联系。民俗学虽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做出制订政策法令可以依据的全部结论,但在反映民心民情、国情方面,可以提供最广泛群众的最确实的民俗资料,为制订和落实国家的政策法令起一定的辅助作用。民俗学对民间习俗的产生、发展与变化的研究,可以找出民俗发展的规律特点,可以帮助人民了解什么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风良俗,什么是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陈规陋习,进而帮助推广优风良俗,移风易俗,改造人们的思想观念,使之适应现代生活,推动现代生活。这对于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民俗学如何为现实服务的问题上,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精辟地指出:“在激烈变动的社会生活中,那些过时的旧风俗、旧习惯等的灭亡过程,并不是那么简单顺利的。人们的思想在‘趋新’的同时,往往有‘恋旧’的一面(自然,归根究底,它是有一定的社会的和思想的根源的)。为了推进新生活、新风尚,必须进行‘移风易俗’的工作。这种工作,要取得预期的成效,光靠政府命令或强迫方法是不行的。有效的手段,是进行教育,进行说理启发。在这里,就有民俗学的‘用武之地’。这种学问,能够明白地告诉大家:风俗、习惯的总体或它的某一具体事项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社会作用?它是怎样演变过来以及它的演变原因,它跟经济基础和其它上层结构(包括各种意识形态)的关系怎样?对它应该怎样评价?……明白了这些,就能自觉地、因而更好地去看待和处理那些切身的民俗问题。这样将大大有利于提高我们社会的和民族的文化”(钟敬文《民俗学与民间文学》)。这段话对我们有很大启发,我们应认真领会和实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承优良民俗 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