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才里 发表于 2017-3-11 20:07:04

自贡盐商颜桂馨堂轶事:一家修三寨 世上称奇闻


  
  
  □邓 科
  "东粤分支愿奕代馨香无忘祖德,西川衍派守鲁公家训各勉孙谋。"这副楹联,出自自贡有名的颜庄穆祠祠堂。道出了颜回后裔从广东到四川开拓发展的故事。
  按颜氏族谱追踪索源,颜姓远祖是山东曲阜人,即孔夫子大弟子颜回的后裔。唐开元年间,颜回第四十代孙颜真卿,唐书法家,被后人奉为迁河南始祖。真卿五传孙颜泊登武第,提兵平闽,遂为入福建始祖。明朝末年颜泊十八代孙颜标兰移居广东海丰黄铜铺,是为入粤始祖。再四传孙颜廷跃(字文扬,谥庄穆)于雍正11年(1733年)携夫人温氏及三个儿子由粤迁蜀,卜居威远南乡何家坝。派衍六房,子孙众多,故推公为入川始祖。廷跃以割茅草开荒,耕种土地为主业。当时威远人口稀少,土地荒芜,谁去"扦佔"开垦,就属谁所有,廷跃在此立下了脚跟。以后设馆训蒙,就读者众多,是个半耕半读的家庭。廷跃共六子,除五子琚华继承父业教书早逝外,其余五子均是种田。积二三十年耕读积累,又购买了严陵王家冲、马家湾、江阳马家冲(富顺县自流井马冲口)几股地方,威富两邑共完粮银五十六两。因人口发展很多,就更改入川落脚地何家坝为"颜家坝",至今威远县仍沿用其名。
  1777年廷跃逝世,享年82岁。六子分家析产,各分得租谷100余石。马冲口这股地方是长子瑛华和五子琚华分得。瑛华长子仲秀于乾隆41年(1776年)16岁由威远到自流井,瑛华的后代也相继迁来。这时马冲口井务未兴,仲秀仍然半耕半读,以农为主,到1809年逝世,在马冲口居住32年。仲秀生四子,长昌训(字仕超),次昌英(字厚庵),三昌和出继胞弟仲惠,四昌应(字霭廷),守着这点薄产过活。
  颜昌英(1789-1871年)不甘田地耕耘,自幼留心盐务,立志凿井,常与兄长昌训一起细心了解盐井盛衰原委,研究盐层岩屑,观察地形地貌。于嘉庆25年(1820年)开始凿办永兴井,道光5年(1825年),凿至290余丈(接近1000米)时,终于咸泉、天然气骤涌。这眼井,煎锅300余口,最盛时烧800余口,获利甚丰,为颜家创办盐业奠定了基础。永兴井锉成3年后(1828年)仕超病故,昌英独揽家政,又耗银七千两在马冲口锉办北海井。1830年以后,由于马冲口至来龙坳的井都属颜姓锉办,即地名就改成"颜家湾", 至今未变。
  昌英三弟兄于1830年分家,永兴井是共建,属仲秀名下三房共有。
  北海井、来龙坳井是昌英独锉,得功之后他重视弟兄之谊,仍交三房共有。设总柜房于永兴井,由胞弟颜霭廷协助经营。当时永兴井岁有盈利白银十万两,三房均分,各自发展。于是仲秀名下三房皆大富,其中昌英的桂馨堂最盛,霭廷的怡怡堂次之,仕超的敦五堂又次之,这时颜姓已成为自流井地区的盐商旺族。
  颜桂馨堂的创建者、颜氏家族的掌门人颜昌英严守祖训:"玉帛云乎哉,孝弟而已矣。" 他把孝亲、爱弟、善待他人看得很重,认为田地太多,子孙有恃无恐,容易滋生不求上进的思想。所以,他规定颜桂馨堂全部盐业收人只能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做公益事,不准购买田地产。他常与人言,自流井盐场万商云集,穷人易谋生,但四乡往来道路狭窄,泥泞甚苦,不利物资运输。乃不惜重金,买山伐石雇工修路。从自流井始东至富顺,西至威远、乐山、夹江,南至大山铺、宜宾,北至资中,绵亘数百里尽成坦途。键为三江镇,嘉阳大道必经之地,溪水涨落无常,行人很不方便,他在此修建石桥一座。其他如威远太阳桥,富顺观音滩,荣县汪家滩,内江古牛桥,仁寿谷家坨等地皆一一建成石桥,费银数万两。但凡有修桥补路、救灾赈灾,他都积极主动尽力而为,成为远近闻名的"颜大善人"。
  昌英与妻兄好友联手修三多寨
  咸丰初年,清王朝日益腐败,太平天国义军风起云涌,昌英预感大乱将至,为保全身家性命,邀约妻兄李集庵(字振亨)、好友王肯堂,选址在富顺、威远、内江三县交界处,地势险要的牛口山顶开山取石,历时七年(1853一1860年)耗银七万余两,建成具有防御功能寨堡一座。由于是三姓合建,也取庄子天地篇中"多福、多寿、多男子"之意,故寨堡取名"三多寨"。三多寨寨墙周长4330 米、高10米、宽3米。寨墙上开了东南西北4道寨门,设有24座炮台,并训练有强悍的寨丁,佣兵自守。
  在修建三多寨的同时,颜、李、王三姓寨主各选地址大造住宅。
  颜昌英建颜桂馨堂,占地约一万平方米,纵深数十丈,宽十余丈,左右对称,三进四重,极其堂皇,为全寨中式大瓦房之冠,因堂名桂馨,取桂子流芳之意。在大门内宽广庭院中左右各植丹桂一株,树冠盘成伞状,到1949年已近百载,树干粗至几人合抱,两伞相接,笼罩整个庭院,出入必经树伞下而过。桂花飘香,远溢数里,极其名贵。
  颜姓还建有光裕堂、福善堂、同春堂等,举家住此为长久之计。
  李姓子孙众多,除建李陶淑堂外,还建有比颜姓更多的房屋。
  王姓亦建上下敦睦堂。
  三姓鼎立,共管全寨事务。
  1860年,义军李永和部到自流井两次围攻大安寨,"三畏堂"王朗云率族死守,血战数十日,伤亡甚多,一时草木皆兵,民众携家避难三多寨者日数百人。义军见三多寨地势险寨堡固易守难攻,故多次皆绕道而过未去攻打,因而被富顺县志评为"川南寨堡之冠"。
  昌英命儿子颜晓帆监修集生寨
  昌英从三多寨体会到寨堡对保家护产的好处,考虑到威远自贡一带颜氏宗亲甚多,又听说威远有吕仙岩,山势险峻,十分幽静,极似桃源,便亲去察看,非常满意。于是费数万金,命长子颜国礼(字晓凡)监修,在其岩上建成"集生寨"一座,规模略小于三多寨,但险要过之。寨子始建于清朝咸丰十年,占地约三十亩,历经四载。寨子四周围墙矗立,用条石砌成,长约八里,高约两丈。东面为寨门,内外两层,护卫把守。寨门外有壕沟,长三十多米,宽十多米,深约两米。壕沟上有吊桥,平时收起,有人进出,确认身份后方可放下,让其通行。寨门上有城堡、了望哨,晚上有更夫,护卫日夜巡视。寨内也修有桂馨堂、怡怡堂(胞弟霭廷所有),敦五堂(胞弟仕超后代所有), 以及家庙文昌宫,另有颜氏武进士府弟,门前石狮石鼓,甚是气派。后来,昌英年事渐高,便将产业移交儿孙经营,自己常驻吕仙岩集生寨颐养天年。吕仙岩于1938年划归荣县管辖,今属墨林乡。
  昌英命侄子颜聘三修筑众生寨
  还是1860年,颜昌英又叫他的胞侄颜敬礼(字聘三)在威远老家颜家坝附近的八姑山(又名八古山)修筑"众生寨",以供老家颜氏宗亲避难之用。颜聘三是怡怡堂颜昌应(字霭廷)的儿子,也是个盐商,曾在自流井桐垱镇当镇首,住井神庙。受叔父昌英之命回八姑山修筑寨堡,历时数年,修成一座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椭圆形山寨,有南北两寨门,三座碉楼,十个炮台,还有练武场、招募有寨兵守卫。并修筑有各家各室房舍若干。寨内有水塘,田地,茶坊酒肆,俨然一座小城堡。颜聘三还出资修建了贡井到威远的马路,以及自流井和威远交界的观音滩大桥和长山镇大桥。也和他叔父颜昌英一样,是个喜欢修桥补路为地方做善事的人,名声甚好。
  颜聘三的儿子颜秉钧同治年间考中武进士,封御前侍卫,镇守乾清门。他将八姑寨的永庆堂改为武翰林侍卫府。有堂屋、中厅、下厅、男花厅、女花厅,还有花园两座、天井四个、厢房若干。侍卫府门前有石狮一对,创建了八姑寨辉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贡盐商颜桂馨堂轶事:一家修三寨 世上称奇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