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9日18:1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会议。14位政协委员作大会发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李书磊,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小洪,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应邀到会听取发言。
葛慧君委员发言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政协委员应持续加强履职能力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引领能力、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议政建言能力、联系服务群众能力和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最大同心圆的能力,广泛汇聚共襄伟业、共创辉煌的磅礴力量。
程红委员代表民盟中央发言说,建议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优化营商环境,保障各类经营主体之间公平竞争,一视同仁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发展壮大,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提升行政管理效能,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屠海鸣委员发言说,近年来,香港喜人变化有目共睹,事实一再证明祖国永远是香港的坚强后盾。站在新起点,履行新使命,要深化“一国两制”实践教育,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提升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凝聚共识、汇聚合力,齐心协力推进“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陈军委员代表台盟中央发言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根与魂。建议积极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搭建坚实广阔的平台,让两岸同胞深切感知两岸历史、文化、血缘天然相亲,更加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促进心灵契合,夯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民意基础,凝聚推动祖国统一的强大合力。
刘雅煌委员发言说,习近平主席去年12月亲临澳门,深刻阐释“一国两制”的显著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为我们赋予了新的奋斗坐标。新时代澳门要明晰发展定位、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优化治理体系,建好制度、经贸、人才等平台,打造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窗口,宣介“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续创澳门特色“一国两制”实践新伟绩。
聂鑫委员代表无党派人士界发言说,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必须在法治宣传教育内容与形式上有所创新。建议充分利用经典案例素材,通过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短视频等形式讲好法治故事,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的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孙业礼委员发言说,文化产品、文艺作品要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推动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发挥好文化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化、具象化;充分发挥文化在助力国际交流合作中的独特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
张广汉委员发言说,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加快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完善法律法规,创新监管手段,提高全民认识,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
杜占元委员发言说,要向国际社会广泛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故事,支持中外人文交流,推动科技赋能国际传播,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影响力。
张坤委员代表共青团和青联界发言说,青年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的历史重任。要贴近青年特点加强思想文化产品供给,更好满足青年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培养文化研究、创作、传播等方面的青年人才,赓续中华文脉,更好担当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孙伟委员发言说,今天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要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双管齐下、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双向发力、治标和治本相互贯通,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欧阳泽华委员代表民革中央发言说,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增强绿色转型发展动能,要加快智慧用能技术创新与推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支持能源消费先进技术、装备和模式“走出去”,推动全球范围绿色能源消费合作,提升绿色能源消费活跃度,让绿色消费成为生活新方式。
赵英民委员发言说,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要对标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要求,着眼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着力填补政策空白、加快补齐制度短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朴世龙委员发言说,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对实现“双碳”目标、美丽中国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培养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所需拔尖创新人才,健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建设全国碳市场,积极推进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有效服务全社会自主减排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会议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辉主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石泰峰,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沈跃跃、王勇、周强、何厚铧、梁振英、巴特尔、邵鸿、高云龙、陈武、穆虹、咸辉、王东峰、姜信治、蒋作君、何报翔、王光谦、秦博勇、朱永新、杨震出席会议。
相关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程红代表民盟中央发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优化营商环境
全国政协委员屠海鸣:深化“一国两制”实践教育 不断提升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
全国政协委员陈军代表台盟中央发言:推动文化交流合作 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全国政协委员刘雅煌:扬帆再出发 续创澳门特色“一国两制”实践新伟绩
全国政协委员聂鑫代表无党派人士界发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孙业礼:增强文化“四力” 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全国政协委员杜占元: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全国政协委员张坤代表共青团和青联界发言:赓续中华文脉 更好担当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全国政协委员孙伟: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欧阳泽华代表民革中央发言:推进能源消费革命 增强绿色转型发展动能
全国政协委员赵英民: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朴世龙: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责编:卫嘉、牛镛)
人民网记者 罗知之
2025年03月09日18:45 来源:人民网
3月9日,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就民政、就业和社会保障、住房、卫生健康等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以下是部分要点:
民政部部长陆治原
儿童福利:推动儿童福利从孤弃儿童生活保障向所有需要帮助的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延伸。
养老服务:推动养老服务从过去“三无”老年人为主向全体老年人拓展。
精神关爱: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
救助帮扶: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确保困难群众有困难及时被发现、需要救助的及时得到救助帮扶。
服务优化:深化民政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进更多事项线上办、掌上办。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
就业提质扩容: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吸纳和稳定就业。
稳岗:去年,稳岗专项贷款余额3000多亿元,今年将进一步提高贷款额度。
重点群体就业: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出台新一轮支持政策;拓宽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渠道;加强大龄农民工服务培训支持力度。
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从今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补贴职业技能培训1000万人次以上。
创业:去年,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700亿元,今年将继续加大力度。
薪酬:研究出台加大国有企业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激励政策文件,合理提高生产一线技能岗位的薪酬标准。
社会保障:将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纳入企业职工社保制度。扩大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
城市体检:目前,全国290多个地级市已经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还将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市也开展体检。
城市更新: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都要纳入改造范围,因地制宜实施改造;城中村改造项目,要在去年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
房地产: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坚决稳住楼市。
好房子:组织编制《好房子建设指南》,修订《住宅项目规范》,其中一项是把住宅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米。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
居民寿命:2024年中国居民的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9岁。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比2019年提高了1.7岁。
体重管理: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
基层医疗:90%以上村卫生室已纳入医保报销定点范围;近两年投入近9亿元,为中西部地区更新升级乡镇卫生院的医用设备。
精神卫生服务:今年年底每个地市都能设置一个心理门诊或者睡眠门诊;今年五一前,推动全国所有省区市统一使用12356热线来提供精神卫生方面的服务。
儿科设置:对还没有设置儿科的医院,尤其是县医院的服务空白,将进行填补。
医院薪酬:推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
(责编:罗知之、吕骞)
2025年03月08日19:20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 (符小叶、王珂园、黄玉琦)在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刘政奎做客人民网,就九三学社中央去年履职情况、今年工作重点等话题与网友互动交流。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刘政奎
充分发挥界别优势 参政履职卓有成效
刘政奎在访谈中介绍,2024年,九三学社充分发挥与科技界联系密切的优势,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建言资政。围绕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和产业发展等主题开展调研,形成有关政策建议。同时,九三学社中央主要领导率队赴四川6个市(州)开展调研,重点了解高原湖泊省际协同保护、化工企业退岸入园、川西生态极端脆弱区生态保护修复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情况。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实事求是反馈监督意见,提出对策建议,推动了问题的整改。
刘政奎表示,九三学社持续发挥科学座谈会集智聚力平台的作用,从2014年至今已举办40余次科学座谈会,2024年围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脑机接口、粮食安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共举办5次。
提案工作成果丰硕 继续在“精”和“专”上下功夫
2024年,九三学社向政协大会提交中央提案28件、界别提案35件,涉及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民生等多方面,其中5件提案被遴选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刘政奎特别表示,九三学社提出的有关科技创新的提案起到了较好的议政性效果。如,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关于引导各类资金“投早投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提案被评为重点提案。
对于2025年提案建言工作,刘政奎介绍,九三学社将继续在“精”和“专”上下功夫,重视提高质量,注重体现特色。
“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深化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推进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等相关主题的科技类提案。”同时,经济、教育、医疗、法治、民生等方面,九三学社也重点关注。刘政奎表示,九三学社将提出相关提案,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健康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等献计献策。
创建80周年 参政议政步履不停
今年是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刘政奎介绍,九三学社中央高度重视今年的参政议政工作,科技创新仍是全社关注的重点,安排的课题涉及优化企业创新生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释放科技人才活力、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等,同时安排了有关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法治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调研课题。
刘政奎表示,2025年,九三学社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集智聚力、建言资政,共同谱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篇章。
(责编:王先进、秦华)
2025年03月09日20:36 来源:人民网
<video id="_v_p_252" class="video-js vjs-default-skin" playsinline="playsinline" webkit-playsinline="true" x5-playsinline="true" x5-video-player-type="h5" x5-video-player-fullscreen="false" controls="" autoplay="autoplay" width="640" height="360" poster="http://flvimage.people.com.cn/videofile7/pvmsimage/2025/1/13/WangLianXiang_eb561d82b9cdc6689bfccb49a45c26bd.jpg" data-setup="{"example_option":true}"
“作为一名文艺界的代表,我密切关注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尤其是以文赋能的产业新模式。”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蔡浙飞将目光聚焦在文化创新上。
“近年来,‘非遗热’持续升温,如何借助这一热潮推动文化传承与交流,进一步提升中华戏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是我今年两会重点关注的方向。”蔡浙飞表示,她希望积极探索舞台艺术与文旅产品的相互转化,努力打造面向国内外具有消费影响力的中国戏曲品牌。
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出圈”,到不久前原创越剧《我的大观园》在杭州首演广受好评,越剧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观众的目光。
蔡浙飞列了一组数据:经过统计,《我的大观园》首演的两场演出中,观众年龄主要集中在23至45岁之间,占比超过了72%。“原以为习惯快节奏的年轻人,原来也能静下心来听戏。”
如何让传统戏曲与年轻观众更好地“双向奔赴”?蔡浙飞的答案是“主动走进年轻人”。
“这些年来,国风国潮备受年轻一代的喜爱。”蔡浙飞强调,不仅要在作品中构建与当下年轻人产生共鸣、共情的元素,还要积极创造、创新传播生态,主动融入当下年轻人更习惯的交流方式。
在传统戏曲不断焕发新生命力的同时,戏曲新生力量的培养尤为重要。
在蔡浙飞看来,作为戏曲演员,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比如备受观众喜爱的陈丽君、李云霄,本来就是剧院里领先扛剧的青年主力军、专业佼佼者。”
她表示,在培养青年一代戏曲人才的过程中,除了夯实自身基础,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也是缺一不可,必须不断积累、吸收多元艺术养分,为舞台创作提供更丰富的支撑。“此外,演员的人品同样重要,德艺双馨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未来,蔡浙飞希望能从国家层面搭建全国性的青年拔尖人才奖项平台,为戏曲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谈及《哪吒之魔童闹海》和“非遗版”春节“圈粉”海外的现象,蔡浙飞深感振奋:“这证明中华文化具有跨越国界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表达来焕发新生。”
“艺术是相通的。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理应肩负起传承与传播的使命和责任。”蔡浙飞表示,要立足于沉淀千年的文化底蕴,在作品的题材、内容和形式上紧扣时代需求,勇于创新。通过多元化的渠道、载体和方式,让更多国内外观众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监制:孙海峰
总策划:万世成
制片人:黄维、谢婷
统筹:刘颖颖
采写:刘微
剪辑:吴婷
视觉设计:郑美钰
包装:王坤
制作指导:李佳、高子龙
(责编:郭思邈、高雷)
唐晓勇 韩婷
2025年03月09日10:33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指引下,新疆已迈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稳定基础更加牢固,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人民生活更加富足。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人民网推出“焕‘新’之路”年度策划,立体式呈现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美丽新疆取得的“新”质效,展示新疆开放自信的新面貌新气象。
眼下,积雪逐渐消融,煤田火区逐步复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阜康市丁家湾煤田一号火区施工现场,一场地上“外科手术”正在有序进行:自卸车、铲车来回穿梭,机械设备对地表覆盖层进行剥离,由外向里逐步接近高温燃烧区,注水降温后,将火源体挖除。
这是新疆开展煤田灭火攻坚行动,加速火区“熄火”进程的缩影。
新疆煤炭资源富集,但受煤层、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是我国煤田火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面对煤田火区治理这一世界性的难题,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生态优先、安全第一,科学规范推进煤田火区治理,从重点整治向系统整治转变,多措并举为煤田火区盖上“灭火罩”。
煤层自燃,为何要治理?
距乌鲁木齐市中心约13公里的乌鲁木齐大泉湖煤田火区,2015年因一则城郊出现“火山口”的消息一度引发周边群众恐慌。2016年,该煤田火区列入《新疆煤田火区治理规划(2016—2025年)》中的八大国家重点火区之一,于2020年完成治理并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如今经过科学治理和修复,火区地表植被得以恢复。
乌鲁木齐大泉湖煤田火区治理后,地表植被得以恢复。新疆应急管理厅供图
煤田火区是煤层自燃后经过逐渐扩大,影响到煤矿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与大气环境的一种灾害现象。火灾发生的区域,就是煤田火区,而所谓的“火山口”其实是煤层自燃形成的火烧区高温塌陷区域。
煤田火灾对煤炭资源、地质结构、生态环境乃至周边群众安全都构成严重威胁。几十年来,新疆从未停止对煤田火区的治理。为根治煤田火患,新疆近年来下大力气对全疆煤田火区进行普查,并科学展开治理工作。
目前,全疆现有煤田火区84处,总面积约124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昌吉州、吐鲁番市、阿克苏地区、哈密市、伊犁州、乌鲁木齐市等地。其中,分布在“乌—昌—石”区域的火区有27处,面积约153万平方米。
煤田火区如果不去治理,任由它燃烧会产生哪些危害?事实证明,不仅有大量煤炭资源燃烧浪费,同时还产生许多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环境污染,影响着新疆的生态环境和能源安全。
过去煤田火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一直游离在减排视线之外,影响着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赵志刚介绍说,新疆煤田自燃每年造成煤炭资源损失约2182万吨,年排放二氧化碳量5471万吨、氮氧化物1.98万吨、二氧化硫8.07万吨、颗粒物19.23万吨,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严峻的挑战。
“煤田火灾对煤炭资源、地质结构、生态环境乃至周边群众安全都构成严重威胁,开展火区治理工作是着眼大局、一举多得的重要举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永岗说,煤田火区治理对于改善大气环境,落实“双碳”目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减污降碳,治理难在哪?
阜康市共有14处火区,是全疆煤田火区数量最多的县市。
在阜康市丁家湾煤田一号火区施工现场,一辆辆大型机械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治理作业。“丁家湾煤田火区共查出3个子火区,该火区每年燃烧的煤炭资源量为1.51万吨,受威胁的煤炭储量为672.97万吨。”阜康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矿山保障中心党支部书记蔡万卿说,通过治理实现煤田内的明火区和隐蔽火区彻底熄灭的目标。
航拍丁家湾煤田火区。新疆应急管理厅供图
据新疆煤田灭火工程局工作人员介绍,由于煤田火区大多处于地下阴燃状态,具有范围大、着火点分散、距离远和火源隐蔽等特点,致使实时动态监控和火区治理十分困难。传统治理方法如剥离、平整、注浆、黄土覆盖等,不能将火区内部蓄热及时置换散除,地面覆盖工程随着时间推移,在塌陷裂隙、地层沉降、雨水冲刷等环境作用下易产生新的供氧通道,容易再次复燃。
丁家湾煤田火区治理。新疆应急管理厅供图
面对煤田火区治理这一涉及多领域的科学问题,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先后研究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灭火工作实施方案》和补充通知,依法依规推进煤田火区治理工作。2024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前往煤田火区现场调研指导,实地研究治理方案,为新形势下煤田火区治理指明了方向。
新疆还举办“加强煤田火区治理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等专业论坛活动,借助院士专家等智囊团资源,持续加强新疆煤田火区治理科技攻关。
“通过煤田火区治理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但目前我们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法来核算排放量。一旦核算体系成熟,就可作为大气污染减排量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也将为地方政府煤田火区治理增添动力。”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研究员高健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认为,煤田火区治理已成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点领域,通过协同推进煤田灭火与减污降碳,多学科深度融合进一步研究、探讨和实践,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与方法,为新疆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区一策”,治理办法有哪些?
煤田火区危害大、治理难,那如何治理呢?煤田灭火绝对不是简单地一挖了之,需要系统谋划、科学推进煤田火区综合治理。
在煤田火区治理中,此前灭火施工队采取剥离、钻探、注水、注浆、覆盖和植被绿化为主要工艺的综合方案开展治理。现在火区治理实行“一区一策”深入治理,适合剥挖治理的火区,采取剥离黄土、挖除火源体、覆盖黄土的“三步工艺法”治理,更精准、高效、干净、彻底。
“新疆煤田火区数量多、面积广、污染排放大。”新疆大学教授黄海保说,煤田火区治理要摸清“家底”,通过系统研究了解煤田火区排放量、排放规律等,建立相关模型,以防控结合的方式,进行煤田火区工程化治污,也可以通过“围边治污”的形式开展煤田火区综合治理。
“加强煤田火区治理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专业论坛现场。人民网记者 韩婷摄
近年来,新疆持续加强煤田火区治理科技攻关,更加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塔城地区额敏县喇嘛昭火区,在治理中以实现资源和生态保护双赢作为目标,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日前,在喇嘛昭火区灭火项目现场,大型机械轰鸣,矿卡车来来往往,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该项目经理刘永吉介绍:“为了和‘火魔”赛跑,抢时间、抢进度,采取人歇机不停连续施工,确保质量和进度同步高效推进,力争今年12月底如期完工。”
“喇嘛昭火区由额敏县政府负责治理,总投资约2.17亿元,通过治理可阻止每年10.8万吨煤炭自燃。”额敏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建江说,通过治理将产生残留煤炭资源约100万吨,筛选后向市场销售。此外,多年前煤矿自燃后沉陷形成400亩水面,既可养鱼实现增收,还能满足下游灌溉用水,未来还计划将其打造成乡村旅游打卡地。
新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煤田灭火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治理面积240万平方米,恢复植被147万平方米,年平均减少煤炭资源燃烧损失38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85万吨。
2025年,新疆煤田火区治理进入最关键的攻坚阶段,目前尚存的60处火区将在2027年底前基本根治。届时可恢复植被358万平方米,每年可减少煤炭资源损失218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471万吨。
煤田火区综合治理,功在当下、利在长远、惠及群众,新疆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治理工作,从源头消除煤田火灾隐患,牢牢守护生态资源安全底线。
相关链接:
(责编:陈新辉、杨睿)
本报记者 欧阳洁2025年03月16日05:2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小字号 外贸是开放型经..
扫描二维码微信打赏
总访问量: n|总访客量: n|今日访问量: n|今日访客量: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