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53|回复: 0
收起左侧

颜氏家族"琅琊临沂人"之说始于东晋

[复制链接]

2150

主题

2187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600
QQ
颜才里 发表于 2015-7-30 12: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亲,实名注册一下吧,方便大家交流!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琅琊颜氏家族"琅琊临沂人"向来没有争议,但若落实到三国魏至西晋时代的"琅琊临沂"则确乏证据,所以颜氏家族"琅琊临沂人"历来是一个比较模糊的命题。本文从历史上不同时期对颜含籍贯的表述入手,试图给这一命题以比较合理的解释,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
  《晋书·颜含传》"颜含……琅琊莘人。"
  (一)魏至西晋,孝悌里不属琅琊临沂管辖。
  据《晋书·地理志》记载,晋代琅琊国无莘县,有华县,因此"莘"字实为"华"字之误。这一点,清人钱大昕等早已指出(见《二十二史考异》)。
  华县与临沂县均为西汉所置。华县位于今费县东北部,治所为今费县方城镇华城村。临沂县位于今兰山区北部白沙埠镇一带,治所为白沙埠镇诸葛城。三国魏时,两县同属徐州琅琊郡(见《三国会要》),西晋时,两县同属徐州琅琊国(见《晋书·地理志》)。华县在西,临沂县在东,南北边界相连。大致在南朝宋时,两县同时废置。此后,华县一直未恢复。十六国及北朝时期,临沂县虽一度恢复,但无论辖地还是治所,都与原来的琅琊临沂无涉。
  据颜真卿《颜氏家庙碑》记载:"魏有斐、盛,盛字叔台,青徐二州刺史,关内侯,始自鲁,居于琅琊临沂孝悌里。"颜盛为琅琊颜氏家族始祖,颜含为其曾孙。自三国魏至西晋永嘉之乱前,颜氏家族一直定居于"琅琊临沂孝悌里"。从字面看,孝悌里应隶琅琊郡(国)临沂县,但自三国魏至今,近1800年来,在今兰山区白沙埠镇诸葛城及其周边地带,即当时的临沂县境域之内,既没有一个村庄曾名孝悌里,也没有颜氏族人集中聚居的村落,既没有关于琅琊颜氏的地上遗迹遗物留存,也没有有关地下文物出土。现存清康熙《沂州志》、乾隆《沂州府志》,除费县外其"古迹"部分没有关于颜氏家族的记载。其"人物"部分虽然都收录了颜含,但仅注明是"琅琊人"。民国五年《临沂县志》"古迹"部分仍然没有关于颜氏的内容。因此可以断言,《颜氏家庙碑》所记"琅琊临沂"只能是颜真卿撰文时孝悌里的归属,自三国魏至西晋,琅琊临沂辖区内根本没有孝悌里村。
  (二)孝悌里即今山东省费县方城镇诸满村。
  诸满村位于华城村西2公里,华城村既为古华县治所,所以只要华县存在,诸满村不可能隶属临沂县。现存清《山东通志》、《沂州府志》、《沂州志》、《费县志》均记诸满村为古孝悌里(详见上述诸志"古迹"篇)。清代之前,今华城村村名为"颜家城子"。北宋元祐年间,颜真卿九世孙颜温、十一世孙颜安上犹居诸满村。元代曾在诸满村建颜鲁公书院(以上三条均见清光绪《费县志》)。
  在诸满村北1.5公里蒙山脚下,有颜盛茔(详见清光绪《费县志·古迹》)。其周边是一个较大的墓群,北宋元祐七年"诏禁樵采"(见明万历《陋巷志》)。颜盛茔西侧有颜杲卿、颜真卿墓。北宋元祐六年,"诏沂州费县颜真卿墓并载祀典"(见《宋史·礼志》)。当地风俗,家族墓地统称为"林",颜盛茔又称颜林。自宋代起,官方不仅派专人守护颜林,而且春秋两季举行大型祭祀,设奉祀生专司其事。届时,周边各县颜氏族人都来拜祭,曲阜颜翰博府派员主祭。"林茔额地"82亩,祭田2200亩(见明邵以仁《二颜坟记碑》)。自明代起,郑姓、张姓等护林人后裔已形成村落,村名即为"颜林",现已发展至500户,近2000人。颜氏墓群现处于民居包围之中,形成特殊的村落格局。文革期间,颜盛茔曾出土晋"泰始八年"墓砖。
  北宋元祐六年,经颜安上申请,知费县事杨元永主持在费县城东建鲁公庙,庙碑由曹辅撰文,秦观书丹。碑阴借刻米芾《鲁公仙真记》。清初,费县知县朱约将鲁公庙更名为"双忠祠",祀颜杲卿、颜真卿兄弟。
  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今费县方城镇诸满村就是颜盛至颜含的居住地孝悌里。该村在三国魏至西晋时属琅琊郡(国)华县。所以,晋书定颜含为琅琊华人毫无疑义
  二
  东晋李阐《颜含碑》:"……含……琅琊临沂人。"
  (一)侨置琅琊郡临沂县
  西晋永嘉之乱以后,北方流民纷纷南下。东晋政府为了有效地管理这些南下侨民,同时,也为保障南下士族的地位,开始在北方侨民的聚居地设立以这些侨民的原籍州郡命名的侨州郡。最初的侨州郡只是寄居于原有的州郡,并无实土。此后渐渐割地为境,成为名副其实的州郡。
  据《宋书·州郡志》记载:"……晋乱,琅琊国人随元帝过江千余户。大兴三年(公元320年)立怀德县。丹阳虽有琅琊相而无土地。成帝咸康元年(335年),桓温领郡,镇江乘之蒲州金城,上求割丹阳之江乘县境立郡。又分江乘地立临沂县。永初郡国有阳都、费、即丘三县,并割临沂及建康为土。"上述资料说明,公元335年之前,划分到丹阳郡境内的琅琊郡和怀德县属侨置郡县,空有其名,而无实土。335年起,桓温在江乘县境割地设立琅琊郡,后又分江乘县西界的土地设立临沂县。此时,琅琊郡和临沂县都有实土,成为名副其实的郡县。
  又据《景定建康志》记载:"临沂县……晋咸康七年,分江乘西界侨置,属南琅琊郡。陈属建兴郡。晋蔡靓、诸葛恢,梁孟智,陈明仲璋皆尝为令。《实录》(即《建康实录》)云:'县城在京江独石山,西临大江,在旧江宁县北四十里。'《南徐州记》云:'县有落星山,属慈仁乡。去县四十里今上元县长宁乡摄山之西白常村盖其地。距上元县三十八里。'"
  《景定建康志》还载:"幕府山在临沂县东八里,临沂山在城(即临沂县城)东北四十里,周回三十里,高四十丈。东北接落星山,西临大江。西南有临沂县城。"
  又据《南齐书》卷三《武帝本记》载:"永明四年(486年)夏四月丁亥……临沂县麦不登,刈为马刍。至夏更苗秀。"
  又据李蔚然先生《南京六朝墓葬的发现与研究》之《明昙忄喜墓志》载:"(明昙忄喜)葬于临沂县弋壁山。"《至大金陵新志》《建康实录》《南徐州记》均有类似记载。
  以上史料充分说明,临沂县几乎存在于整个东晋南朝时期,一直隶属琅琊郡,到陈朝才改属建兴郡。境内有幕府山、临沂山、弋壁山等,有名人墓葬,有历代县令的名字,还有"麦不登"的记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县份。
  除临沂县外,西晋时琅琊郡境内的费、阳都、即丘三县也在此后侨置且割临沂及建康为土。华、缯、开阳、东安、蒙阴等五县则始终未侨置。
  (二)咸康七年,土断白籍
  户籍一向被视为"民之大计,国之治端",是统治阶级稽查人口、征课赋税、调派劳役的主要依据。东晋政权建立之初,即对其国民进行户籍登记。为体现对侨民的优待并使土著和侨民有所区别。土著的户籍用黄纸,称黄籍;侨民的户籍用白纸,称白籍。黄籍登记每个民户成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及在家庭中的地位,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及配偶的家世背景,由远祖至本人的仕宦情况,门第等级等。其信息含量较之现代的户口本和身份证要丰富得多。白籍内容较黄籍稍减,但必须注明民户的原籍。为了招怀流民,凡持白籍者(即侨民)给予免除赋役的优待,称"优复"。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东晋成帝时代,一方面,北来侨民因从事生产而有了一定的经济力量,建立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另一方面"南北权豪竞招游食"(见《晋书·颜含传》),世家大族与政府争夺劳动力的趋势愈演愈烈,以致造成"国弊家丰"的局面,成为"执事之忧"。于是,东晋政府不得不采取"土断"措施,即在侨民居住地设置乡里,把他们的户籍编入所在郡县,废除"优复"政策,向他们征收租调徭役。大致在成帝咸和二年(329年)左右,实行第一次土断,据郑欣先生的研究成果,这次土断"重点是编籍而非土断,可能仅是把侨州郡县以外的北方流民在编籍时断入当地户籍,而对侨州郡县尚未遑整顿。"(见《魏晋南北朝史探索》)。第二次土断在成帝咸康七年(341年),据《晋书·成帝纪》载:"四月,实编户,王公以下皆正,土断白籍。"又据《晋书·范汪传附子宁传》载:"昔中原丧乱,流寓江左,庶有旋反之期,故许其挟注本郡。自尔渐久,人安其业,丘垄坟柏,皆已成行。虽无本邦之名,而有安土之实。今宜正其封疆,以土断人户,明考课之科,修闾伍之法。"就是说,通过土断,明确侨州郡县的境域范围,使其据有实土;按乡里组织把侨民编制起来;按规定向侨民征调租赋徭役。实质就是取消对侨民的"优复",把侨民断为土著。
  这次土断,晋成帝是下了决心的。"王公以下皆正",就是把王公以至庶民全部白籍持有者"正"为黄籍。对象是所有侨民和侨置郡县。
  (三)颜氏家族"土断"为"琅琊临沂人"
  颜含于西晋末年任东海王司马越"太傅参军",后"出补开阳令","元帝初镇下邳,复命为参军。过江,为上虞令"(见《晋书·颜含传》)。另据《晋书·诸葛恢传》:"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谨掌书记,时人以帝善用一国(指琅琊国)之才"。既是"一国之才",自然在"千余户"之内。颜含随元帝过江后其家族应隶属怀德县,所以历史上有"含过江,居丹阳"的说法。颜含一家定居于建康城长干里。其族人大多定居于现在的象山以北、老虎山以南的中间地带,即句容"县东来苏乡后颜村"(见《翰墨忠烈颜真卿》)一带。
  由上文可知,和其他侨民一样,以颜含为首的颜氏家族在341年咸康土断之前,手中所持的户籍为白籍,其白籍中特别注明原籍为"徐州琅琊国华县××乡孝悌里"。而此后则改为黄籍。笔者认为其黄籍中的籍贯部分,应是"南徐州琅琊郡临沂县××乡孝悌里。"
  土断时,有些家族原籍郡县在东晋又获侨置且有实土,则登记黄籍时比较简单。如以王导为代表的王氏家族,其白籍所注原来的籍贯为"徐州琅琊国临沂县都乡南仁里"。其黄籍所记籍贯则为"南徐州琅琊郡临沂县都乡南仁里"。南京市出土的王导七世从孙女王慕韶墓志,其籍贯就是如上的文字(见李蔚然著《南京六朝墓葬的发现与研究》第68页)。又如《南齐书·高祖纪》:"……侍中(萧)彪免官,居东海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晋元康元年,分东海为兰陵郡。中朝乱,……(萧)整……过江居晋陵武进县之东城里。寓居江左者皆侨置本土加以'南'名,于是为南兰陵兰陵人。"上文所引王慕韶之夫萧融系萧道成同宗,其《墓志铭》中籍贯为"兰陵郡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也应是当时黄籍中的籍贯。
  有些家族原籍郡县在东晋未获侨置,则土断黄籍时必须登记当时落户的郡县,既可能是土著郡县,也可能是侨置郡县。如《陈书·高祖记》:"吴兴长城下若里人,(其先)世居颖川。……达,永嘉南迁,……出为长城令,……因家焉。……达生康,……咸和中土断,故为长城人。"陈霸先先祖陈达本来世居颖川,南迁后寓居长城,所以土断为长城人。
  西晋时期的琅琊华县在东晋未获侨置,以颜含为首的颜氏家族在土断后的籍贯必定是"琅琊临沂",这是因为:
  (1)《宋书·州郡志》所记临沂县侨置时间为"咸康元年"(见前文),而《景定建康志》《至大金陵新志》《金陵通传》都认定临沂侨置在"咸康七年",三者必有所本。况且桓温"又分江乘地立临沂县","又"字也可理解为不在同时。既定临沂县于咸康七年侨置,则与咸康土断为同一年。笔者认为这决不是巧合,而是东晋当权者安置侨民的有意安排。原籍临沂的侨民如王氏家族自不待言,原籍开阳、华、缯、东安、蒙阴诸县的侨民甚至其他侨民都可"编入"到临沂县界内。颜氏家族也不例外。
  (2)王仲荦先生认为"侨立临沂县(在江乘界内),这可以算是侨郡县的创始"(见《魏晋南北朝史》上册)。而"……阳都、费、即丘三县,并割临沂及建康为土"(见前引文)。就是说,咸康七年土断时仅有临沂县,原西晋琅琊郡内的阳都、费、即丘三县是后来才侨置的,并且是"割临沂为土"。这就给颜含及其族人界定了选择的空间,除非编入土著郡县,否则,非"临沂"莫属。
  (3)桓温首先侨立临沂县应与琅琊王氏家族有直接关系,在"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之下,隶籍临沂县应是侨民的首选,颜含也不得不考虑这一政治因素。
  (4)颜含与王导从兄弟王舒(字处明)为姑表兄弟,又与王导兄弟、刘超等同朝为官,同受晋元帝器重,与临沂籍人的关系密切。
  综合以上四点,笔者认为,咸康土断时颜氏家族的黄籍籍贯为"琅琊临沂人"。
  《资治通鉴》卷九十六"成帝咸康四年(338年)冬,十月,光禄勋颜含以老逊位。……致仕二十余年,年九十三而卒。"古代官吏"七十致仕"。颜含致仕后三年咸康土断。颜含去世应在晋穆帝升平四年(361年)或五年(362年),此时距咸康土断已20年。再过三年,又有力度更大的兴宁二年(364年)"庚戌土断"。此时,颜氏家族"琅琊临沂人"已是公认的事实。
  《颜含碑》当然应在颜含去世后所立,撰文者李阐在碑文中明确交待:"阐托姻颜氏,颇识旧闻,与君(指颜含)二子髦、约采集言行而著此传。"这一交待意在证明资料的权威性和准确性。碑文首句:"君讳含,字弘都,琅琊临沂人。"既是黄籍中的籍贯,也是最早出现的关于颜氏为"琅琊临沂人"的记载。
  琅琊临沂一直延续至南朝之末,南朝颜氏诸贤如颜延之、颜协、颜之推、颜之仪、颜晃等都沿用了这一籍贯。清代江宁陈作霖著《金陵通传》将颜髦至颜之仪皆列入其中,也是依据这一籍贯。《新编陋巷志》于颜测以下多人定为"南朝宋琅琊临沂籍建康人"是很有见地的。
  颜含及以下东晋南朝颜氏诸贤为侨置后的琅琊临沂人,早有方家指出。如温廷敬校《元和姓纂》云:"《宋书·颜延之传》《梁书·颜协传》《陈书·颜晃传》《北齐书·颜之推传》皆云'琅琊临沂人',实则为丹阳分立之琅琊临沂而已。"季冰《颜延之年谱》:"是则临沂即丹阳分出,……故(延之)当曰南琅琊临沂人。"李蔚然《东晋颜氏家族及其墓葬简述》:"琅琊颜氏自含渡江乃为寓居,自咸和土断后其家族则列入金陵人士。"
  三
  颜真卿《颜含大宗碑》:"公讳含,……琅琊临沂人。"
  (一)隋唐时代的琅琊临沂孝悌里
  唐代宗大历六年(771年),颜真卿撰《颜含大宗碑》,首句为:"公讳含,字宏都,琅琊临沂人。"笔者认为:此处的"琅琊临沂",既非三国魏、西晋时期的"琅琊临沂",前文已经论及,颜氏家族与此县无关;也非东晋至南朝陈以前的"琅琊临沂",此时距陈灭国182年,距梁灭国213年(南朝陈时临沂属建兴郡。)而应是当时所在的"琅琊临沂",即隋唐时期的"琅琊临沂。"
  《隋书·地理志》:"琅琊郡统县七:临沂、费、颛臾、新泰、沂水、东安、莒。""临沂:旧曰即丘,带郡。开皇初郡废,十六年分置临沂。大业初并即丘入焉。"
  《旧唐书·地理志》:"武德四年平徐圆朗置沂州。……天宝元年改为琅琊。领县五:临沂、费、丞、沂水、新泰。"
  《新唐书·地理志》:"沂州琅邪郡,......县五:临沂、费、丞、沂水、新泰。"
  以上史料说明:(1)隋唐两代都曾设琅琊郡,其辖县都有临沂。(2)临沂由即丘而来,与三国魏、西晋时的临沂无关。(3)与西晋相较,琅琊郡的境域大致相当,但辖县明显减少:隋代七县,唐代五县。西晋时的华、缯、阳都、开阳等县或全部或部分都在临沂县域之内。
  前文已经论及,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颜真卿撰《颜氏家庙碑》,碑文第二部分出现两个地名。一是"盛……始自鲁,居于琅琊临沂孝悌里。"二是"含……随元帝过江,已下七叶葬在上元幕府山西。"上元是唐肃宗年号,上元二年(761年)改江宁县为上元县,为江南道州治,东晋为丹阳郡江宁县。这里的"上元",是颜真卿撰文时的县名。以此推论"琅琊临沂孝悌里"也是撰文时的地名。由此可知,当时不仅仍存在孝悌里这一村名,而且"孝悌里"隶属"琅琊临沂"。换言之,今费县方城镇诸满村,西晋末年为琅琊国华县孝悌里,隋唐两代为琅琊临沂孝悌里。
  (二)隋唐时代的临沂治所疑为古华县城
  隋唐时代的临沂治所,《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均未涉及。清代《山东通志》《沂州府志》《续山东考古录》《读史方舆纪要》等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见民国《临沂县志》卷一)。笔者认为,隋唐时代的临沂县治所可能是西汉至西晋的华县县城,也即今费县方城镇华城村。今罗列证据如下,供方家讨论。
  (1)颜真卿壮烈殉国后,大致在唐德宗贞元初年,殷亮作《颜鲁公行状》。在追述颜氏先祖时有句:"至公之十六代祖魏青徐二州刺史讳盛,自鲁国居琅琊,葬临沂县西七里。"这里的"临沂县"自然是指著文时的县城。颜盛茔在今颜林村,东距华城村大致七里。可证华城村即为唐时的临沂县城。
  明朝万历年间成书的《陋巷志》和于慎行主修的《兖州府志》,均赞同这一说法,并在"临沂县西七里"句后加注:"今属费县。"
  (2)清末费县诸满人庄清吉,是著名的饱学之士,赐进士出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平生研究家乡故实造诣很深。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他在为颜家庄所撰的《永言孝思》碑碑文中说:"……盛徙居琅琊临沂孝悌里,葬临沂县西七里。临沂旧治在今费县东北不及五十里,遗址尚存,与孝悌里相去仅三里许。"这里的"遗址"应指华城村的城墙、城门、护城河等。
  (3)华城村东门外有石碑一通,长90厘米,宽48厘米,厚30厘米。横书"临沂"二大字,无落款和书写日期。据专家考证,应为古代的县城标识石匾。费县刘庄镇鲁城村,围墙东门也曾悬有同样大小的"鲁郎城"石匾(见《费县地名志》),可为佐证。
  (4)和西晋时相邻县城比较,费、阳都、临沂、即丘等早已荡然无存,甚至具体位置都很难确定。而华城遗址却保存完好。不但庄清吉著文时尚存,解放战争时还曾被国民党顽固派王洪九部长期盘踞,成为著名的反动堡垒。1980年文物普查时,"西城墙和北城墙保存情况尚好,南墙......只有一米高,东城墙中央尚存四米宽的城门,左右各有一条城门垫石"(见《费县文物考古资料》)。县城四至较汉代城址为大,符合唐代县城规模。
  (5)唐杜佑《通典·州郡》载:"琅琊郡领县五,......临沂:汉开阳县及襄贲县故城在今县南。"今临沂市政府驻地即汉开阳城,在华城村南约25公里。上述史料证明当时临沂治所并非现在的临沂城。《通典》下限为唐天宝末年,"今县"临沂既在开阳之北,极有可能为古华县城。
  若隋唐时代临沂治所为古华县城,则颜氏"琅琊临沂人"之说证据更充分。
  (三)琅琊临沂为颜姓郡望
  魏晋至隋唐,每个郡都产生过一些显荣的家族,称为"郡望"。意为先祖世代居此,人才辈出,为当地所仰望者。颜姓自颜盛东迁后在华县仅历四世,官不过二千石。而南渡后历九世,仕宦较西晋时荣显。但侨置之琅邪临沂久已废置,颜氏成为无根之木。
  颜之推兄弟的特殊经历,使他们由南至北,最终仕隋为官。有此因缘,之推之子思鲁在隋唐变革之际,"率子孙迎义旗于长春宫"。自此颜氏家族在初唐文职官员中占据重要地位。思鲁兄弟为"一时人物之选",下一代师古兄弟"同时为弘文、崇贤学士......当代荣之"。到颜真卿时代,真卿及兄允南、弟允臧同殿为官,"至正三拱法座,而衣袂相接者三",允南赋诗曰:"谁言百人会,兄弟也沾陪!"(均见《颜氏家庙碑》)较之东晋南朝,其荣显又有过之。
  贞观之初,唐太宗为提高关陇集团的政治地位,有意造成新的士族集团。命高士廉等四大臣编纂《氏族志》,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士族家谱,依据史书及文献记载,鉴别世系,刊正姓氏。虽然《氏族志》今已散佚,但敦煌石窟幸存有《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奏疏抄件残片。据此残片记载:"河南道沂州琅邪郡六姓:王、颜、诸葛、惠、徐、符。"就是说,颜为琅邪郡内第二大姓。无论族众还是仕宦,颜姓在琅邪的势力都不可轻视。更何况,西晋的华县正在琅邪临沂辖区之内,与东晋南朝的籍贯又恰吻合。所以作为郡望,理应得到颜氏家族的重视并引以为荣。这就可以解释何以乾元之后,琅邪郡已改为沂州,而颜真卿在《大宗碑》《家庙碑》中仍称"琅邪临沂人"。颜勤礼、颜真定明明是"京兆长安人",颜真卿在其碑文中仍称"琅邪临沂人"。
  结论
  综上所述,颜含前半生居华县孝悌里,南渡后土断为琅邪临沂人,隋唐时原华县地划属临沂,琅邪又为颜姓郡望,所以琅邪颜氏家族为"琅邪临沂人"顺理成章。魏晋南北朝时代,颜氏原有完整的谱牒,但经苏竣和侯景的两次严重破坏,"迭经丧乱,谱牒沦亡"。至唐代颜真卿才得以编成《颜氏家谱》。殷亮撰《颜鲁公行状》应是依据此谱。由宋至明,颜氏后人述其家世也大致依据此谱。世易时移,此谱久已不存,唐代之前颜氏转徙状况遂给后人留下较模糊的印象。笔者草成此文,意在引起学界讨论,尽快给琅邪颜氏家族之籍贯以科学界定。
  [参考文献]:《三国志》《晋书》《晋书斠注》《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陋巷志》《新编陋巷志》《山东通志》《沂州府志》《沂州志》《兖州府志》《临沂县志》《费县志》《建康实录》《景定建康志》《至大金陵新志》《金陵通传》《山东通史》《费县地名志》《颜真卿集》《认祖归宗》《魏晋南北朝史探索》《二十五史补编》《魏晋南北朝史》《费邑古迹考》《费邑艺文存》《南京六朝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六朝文化》《续山东考古录》《翰墨忠烈颜真卿》《资治通鉴》《东晋门阀政治》《三国会要》《齐会要》《通典》《颜真卿志》等。年10月15日
  (作者:费县史志办公室副编审、费县颜真卿研究院副院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颜氏网手机端|小黑屋|颜氏宗亲论坛 ( 闽ICP备12021329号-5 )

GMT+8, 2024-3-29 02:24 , Processed in 0.2396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