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書生顏元:三百年前的“回歸孔子”實踐
[ 编辑:admin | 时间:2014-11-17 21:57:38 | 浏览:1353次 ]
分享到:

■關山遠

當今,傳統文化大熱。眾所周知的是,傳統文化重在繼承,“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如何繼承?明末清初一介書生顏元,給出了不俗的答案。

從“粉絲”到“叛逆”

西人雲,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對中國人而言,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孔子。顏元在歷史上的重要意義,就在於他決意還原一個“真實”的孔子。

今人知道顏元的已經不多。顏元號習齋,史稱“習齋先生”,生於1635年,卒於1704年,享年七十歲,從生卒年來看,他的少年時期正好處在明末清初的亂世,中年之后進入“康乾盛世”。他是直隸博野縣北楊村人,這地方在今天的河北省保定市。明末清初,中國的大思想家層出不窮,最著名的當屬南方的王船山、顧炎武、黃宗羲,顏元雖然沒有這三位著名,但在歷史上尤其是中國教育史上影響深遠,被錢穆稱為“近三百年學術思想之大師”。

一直在他34歲之前,顏元還是一個狂熱的理學愛好者,他的偶像是程朱陸王,即二程(程顥、程頤)與朱熹、陸九淵、王陽明。顏元24歲時,不經意間獲得了理學大師陸九淵和王守仁的語錄,非常高興,不但認真讀了幾遍,還手抄了一冊《要語》﹔26歲時,顏元又得到了《性理大全》一書,再次研讀之后,便完全成為了程朱理學的“鐵杆粉絲”,對其學說頂禮膜拜。在日常生活中,他處處以實踐程朱理學為己任,什麼“主敬”“存誠”,沒事就喜歡靜坐、苦想,甚至連種地的時候,也要找個機會“格物致知”一下,為此還受到當地人的嘲笑。

但是在他34歲的時候,他感覺有些不對了。當時帶大他的養祖母去世,顏元代父居喪,行朱子“三日不含,朝夕哭”的家禮,飢餓哀毀幾至於死,他在身心上受到極大摧殘的時候,意識到有些“古禮”要求根本就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有違人情。於是他帶著迷惑去翻閱古書,頓悟:“因司周公之六德、六行、六藝,孔子之四教,正學﹔靜坐讀書,乃程朱王為禪學、俗學所浸淫,非正務也”,也就是說,他認為程朱理學、陸王心說是對孔子精神的歪曲,甚至“與孔門敵對”,培養的都是些對社會無益的廢人,他聲稱“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乃定以為孔孟、程朱兩途”,於是,他從理學的鐵杆“粉絲”,變成了理學的堅決“叛逆”。

事實上,無論是程朱理學還是陸王心學,都是特定歷史條件下闡釋孔孟的產物,發揮過積極作用,例如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社會倫理准則的歷史背景,是趙宋王朝統治面臨巨大危機之時,目的就是要改變世風,以挽救國家,但后世的理學家卻走上了“窮理”的歪路,一味強調“修身”,忽略了“治國平天下”,在理學衰落之際,以陸九淵、王陽明為代表的“心學派”崛起,他們認為宇宙的本原是“心”,尤其強調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恰恰彌補了理學后期脫離現實、不關懷世事的弊端。但“心學”隨即也走上歪路,儒士們糾結於“心”,忘記了世界,黃宗羲曾強力批判明朝末年的士林學風“束書不觀,游談無根”,空疏已達極點。有的打機鋒弄隱語,幾近狂禪。

顏元勇於反思與創新,而且態度毅然決然,他倡導“實學”,來反對虛無且無聊的理學,所謂“實學”,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實習、實講、實行、實用之學”,反對學術研究脫離當前的社會現實,強調把學術研究和現實的政治聯系起來。他認為這才是孔子當年的真實精神財富——入世哲學,以天下為己任,一言以蔽之:經世致用。

清朝初年的“素質教育”成功實踐

像顏元這樣突然從“粉絲”變成“叛逆”的,在當時自然爭議很大,更被當時的“正統學派”視為另類,對他進行了猛烈的攻擊,指責他是“明季之余癘”,是國家的“妖孽”。但顏元堅持自己的思想,並身體力行,培養學生,獲得后人的極高評價:“顏氏之學,廓清宋明,直歸孔孟,儒學重鎮,實為清學第一。”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顏元是素質教育的成功實踐者。他最痛恨的是當時的科舉培養出了一批無用之人,用他的話來說,“八股之害,甚於焚坑”,意思是八股文對讀書人的毒害,超過了秦始皇焚書坑儒。他對朱熹進行直言不諱的批評:“千百年來,率天下入故紙中,耗盡身心氣力,作弱人,病人,無用人者,皆晦庵(注:朱熹號晦庵)為也!”

作為一個教育家,顏元不肯培養“弱人、病人、無用人”,他主張以周公的六德、六行、六藝和孔子的四教來教育學生。在他開設的講堂上,安放著琴、竽、弓、矢、籌、管,每日帶領學生從事禮、樂、射、書、數的學習,探究兵農水火等實用之學。與當時讀書人普遍“手無縛雞之力”相比,顏元特別重視體育,他認為,古代聖賢的教育,非常注重培養強健的體魄,培養良好的身體素質,而參加體育運動是強身健體的關鍵,並且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使得人們精神振奮,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主動性,對於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著莫大的幫助﹔而整日靜坐、讀書,看起來好似安逸舒服,實際上長久下去卻會使人的體質下降,耗盡精力,又怎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

當時大清朝正處盛世,唯我獨尊,還遠未到清末被嘲笑為“東亞病夫”的地步,由此可見顏元的理念非常超前,他提出“一身動則一身強,一家動則一家強,一國動則一國強,天下動則天下強”。在他設計的課程中,體育佔了相當比重,即使年過六旬主持漳南書院時,“顏院長”還專門設計了用於騎馬、賽跑等體育活動的操場,並且規定每十天就要“習射”兩次。

當然,顏元不只是自己口頭說說,他本身就是一個體育愛好者,尤其在武術技擊方面很有造詣,《顏習齋先生年譜》中有一段文字這麼描述:

“商水李子青,大俠也。館先生,見先生攜短刀,目曰,君善是耶?先生謝不敏。子青曰:‘拳法,諸技本。君欲習此,先習拳。’時月下飲酣,子青解衣,演諸家拳數路。先生笑曰:‘如是,可與君一試。’乃折竹為刀,舞相擊數合,中子青腕。子青大驚,擲竹拜伏地曰:‘吾謂君學者爾技至此乎?’遂深相結,使其三子拜從游。”

這場折竹為刀、打敗大俠的比武,發生在顏元57歲的時候,可見他在老年,身手仍是驚人之敏捷。

從顏元到左宗棠,經世致用的勝利

追溯一個人的思想之形成,當然要從他的童年開始,作為“近三百年學術思想之大師”的顏元,當然也不例外。

顏大師的童年很不幸。顏爸爸是一個朱姓人家的養子,因為家庭矛盾,在兒子四歲的時候跑路了,顏媽媽苦等顏爸爸八年,一直沒音信,於是在兒子十二歲的時候改嫁了,顏元跟著養祖父母一起生活,比今天的留守兒童還不如,但顏元后來卻長成了一個身心健康的陽光學者,一個致力於素質教育的教育大家,今天看來,確實很不容易,關鍵在於他小時候接受了正確的教育。

正確的教育,當然來自明師。顏元的啟蒙老師名叫吳持明,此人不一般,不是個冬烘先生,而是個文武雙全的高人,史載:吳持明懂醫道,通武藝,能騎射。他目睹明季國事日非,曾潛心《百戰神機》,並參以己意,撰寫《攻戰守事宜》兩冊,唯當時未見用於世,便隱居行醫。

顏元八歲發蒙,跟吳老師不僅讀經書,而且學醫學學武藝。后來行醫成為他生活主要收入來源。

除了教學、行醫,顏元還有一個收入來源是種地。當然不是簡單的勞耕,他很重視把教育與農學結合起來,他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鄉村,即使貴為“院長”,也始終保持下地勞動的習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顏元與左宗棠非常相似。左氏生性穎悟,少負大志。五歲時,他隨父到省城長沙讀書,不僅攻讀儒家經典,更多則是經世致用之學,對那些涉及中國歷史、地理、軍事、經濟、水利等內容的名著視為至寶,對他后來帶兵打仗、施政理財起了很大的作用。左宗棠同時也是一個農作高手,並以此自豪,自號“湘上農人”。

顏元與左宗棠,在科場都不得意,止於秀才功名,但這也許恰好給了他倆一個靜下心來審視自我與世界的機會,放下八股,致力“實學”,史載,顏元青年時代“學兵法,究戰守機宜,嘗徹夜不寐”,與左宗棠十分相似。人生是公平的,左宗棠青年所學,尤其他對西北輿地的關注,為他日后收復新疆,起了大作用。當時他還是一介布衣時,名滿天下的林則徐已對他十分器重了,徹夜長談之后,林則徐認定將來“西定新疆”,舍左君莫屬,特地將自己在新疆整理的寶貴資料全部交付給左宗棠。從這方面來說,時勢造英雄,左宗棠比顏元更幸運。

但一介書生顏元,也在歷史上佔據了不可替代的地位,梁啟超如是評價他:“對於二千年來思想界,為極猛烈極誠摯的大革命運動。其所樹的旗號曰‘復古’,而其精神純為‘現代的’……”從今天來說,顏元給我們留下的啟示,仍然彌足珍貴!


上一篇:颜子语集(文白对照)
下一篇:颜炳罡担任主讲嘉宾的国学讲堂首讲在临沂市图书馆四楼报告厅举行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