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颜子学习园地》第21期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1-01-22 07:12:36 | 浏览:3229次 ]
分享到:

《颜子文化学习园地》第21期

宣传部 中颜会 昨天

欢迎广大宗亲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18973546108@qq.com

电      话:19907355108(颜家显)

(审核:颜炳强    编辑:颜家显)


 

               争当颜子文化的忠实传承者

               ——写在《颜子文化学习园地》

                       发刊第21期

    从2019年3月《颜子文化学习园地》与广大读者见面,至今已经出刊21期。在这个园地里,有百余位颜子文化学者和颜氏后裔以文载道,奉献了二十多万字的研究成果。他们在颜子文化的滋养中领悟祖训丶激发思考丶联系自我丶展示本真,把"仰之弥高″的儒学文化变为脚踏实地的创新发展,把"钻之弥坚"的复圣精神转化成为新时代建功立业的可贵情怀,争做先祖期望的道德示范者和文化传承人。不因先祖有高功而自诩自傲,不因时代已发展仍因循守旧。而应不忘初心丶牢记使命,以新一代奋斗者的精神面貌去完成时代赋于我们的责任。


   一直以来,不乏有诸多文化学者和颜氏后裔投身颜子文化研究。他们的文章或以史学专著问世,或以文稿散载报章网络。 这些充满思想情怀的研究成果,正在推动颜子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中华文化促进会颜子文化委员会推出的《颜子文化学习园地》为大家搭建了一座 "弘扬复圣祖德丶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今天刊出颜大胜丶颜艳燕丶颜以琳三位颜氏学者的三篇论著,从多方面展示了他们学习研究颜子文化的珍贵成果,这些正能量的思想火花将使《颜子文化学习园地》展示出更加绚烂的色彩。


  颜子文化是源泉,颜氏文化是瀚海。让我们一起努力,深刻领悟颜子文化的精神实质,到颜氏文化的瀚海中展示自己的风采,争当一个颜子文化的忠实传承者。

          中华文化促进会颜子文化委员会

                   2021年120



也谈“我姓颜我骄傲”


广东省颜子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颜大胜

一段时间以来,在颜氏宗亲聚会活动时,常常听到“我姓颜我骄傲”的口号,在聚会活动的场景常常见到“我姓颜我骄傲”标语;在一些感言文章里,也常常有“我姓颜我骄傲”的表述。听起来好像有点唬人,那么到底姓颜人为什么高调喊出“我姓颜我骄傲”?有什么值得骄傲?如何对待“骄傲”?事关一个家族的道德修养、家风建设、价值取向。因此,我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观点,以抛砖引玉。


一、高呼“我姓颜我骄傲”的原委


辞海说,口号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人们可以在轻松的状态下完成人与人之间的多频度、多层次传播,形成一种波及效应,产生口碑力量,传达长期不变的观念。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人民服务等等。颜氏族人高呼“我姓颜我骄傲”口号是一种内心的情感宣泄,是对自身的肯定和鼓励,以此振奋精神、增强认同感,增强凝聚力。颜氏高呼“我姓颜我骄傲”的原委至少有三方面。


(一)是对祖先的敬仰


在人类发展史上,中华民族祖先最先以姓氏作为“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解决了原始先民杂居群婚、近亲血缘的弊端,成为跨入文明的重要标记。社会成员通过赋予姓氏某种规定性,以调整和维持某种社会结构,逐渐形成一种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姓氏制度,并逐渐内化为一种家族传统和民族意识,深刻影响着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与民族精神。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的区别。姓源于母系社会,中国人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时候跟母亲“姓”;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氏是指氏族,是和有血缘关系的人在一起生活的种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同“姓”的有血缘关系,男女却不可以通婚;而“同氏”不一定有血缘关系,男女可以通婚。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通称“姓”,或兼称“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愚昧状态的一个标志。

据有关史料记载,颜(Yán)姓起源有三:一是源于西周,出自曹姓,陆终之后。据《陈留风俗传》、《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黄帝之孙叫颛顼,颛顼之玄孙陆终,陆终生有六子,第五子曰安,曹姓(祝融八姓之一)。安裔孙挟,周武王时封于邾(故城在今山东省邹县东南),建立邾国,为鲁附庸。邾挟之后,至于夷父,字颜,又称邾颜公。邾国被楚国灭掉后,颜公的支庶子孙有人以祖父的字为姓,称颜姓。他们尊夷父为颜姓的得姓始祖。二是起源于春秋,出自姬姓,春秋时鲁国公族,是周公旦伯禽之后。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周公的长子鲁侯伯禽被封于鲁。伯禽的子孙有人被封在颜邑,遂以封邑为姓,称颜姓。三是他族改姓而来。宋朝北方金国女真人完颜氏后改单姓颜;元朝江西廉访佥事伯颜之后人、清朝时满州八旗颜扎氏,集体改姓颜,融入颜氏大家庭。三支颜姓氏族实行大融合,“天下颜姓归一统”,同尊颜回为先祖,在颜回的旗帜下,颜姓氏族书写了许多永载史册的诗篇。


1、伟大的“东方圣母”颜征在


颜征在16岁时嫁给69岁的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为妾,其时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九女而无子;又娶妾,得一子,名孟皮,有足疾;依当时礼仪不宜继嗣,于是与颜征在野合下生孔子。颜征在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年方20岁的寡妇颜征在毅然地独自担起养育孔子的全部责任。在周礼盛行的时代,她与孔子父亲的“野合”,遭到当时社会的歧视,也受到叔梁纥妻子施氏的挤压,生活环境恶劣,十分困苦。但坚强勇敢的颜征在没有屈服于困难,她带儿子回到娘家“择良而居”,开书房“亲临授教”孔子,对孔子“外傅佳堂”实施规范严格的教育,将孔子培养成身高九尺六寸、以博学闻名的英才。她称得上是孔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颜征在因操劳过度31岁病逝。一个女人在风华正茂的巅峰时刻却突然香消玉殒。然而,颜征在与孔子相依为命的短短14年经历中,教育孔子懂得什么是“孝、仁与礼”,为中国、为世界养育了一位千古圣人,后人称颜征在为东方圣母。这是颜家的光荣,当引以为豪。


2、颜氏家族培育了孔圣人


颜征在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特向父亲颜襄求救。她离开关系复杂的孔家,带着孔子和仲伯回到娘府。鲁都曲阜阙里是继承周礼典籍丰富,名师众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颜襄是当时一位博古通今的学者,精通礼、乐、书、数、射、御六艺;颜襄素来喜欢这个天资聪颖,好学不倦的外孙——仲尼,于是收下了仲尼这位弟子,倾尽自己的才学教授。

孔子在外公家学习,寒暑不歇,数年不倦。公元前537年,孔子母亲颜征在去世,第二年孔子16岁,颜襄已觉老矣,怕看不到孔子成名的那一天,故再三告戒,勉励孔子要做君子,守住三皇五帝之大道。孔子问:“怎样做君子?”颜襄答:“君子有三思,一是年少不勤学,年长一无所能;二是年老不讲学,死后无人纪念;三是有财不布施,穷人无人救助。”孔子说:“丘当谨记不忘。”颜襄微笑说:“你应当远宗尧舜的执中大道,近守文武的治国法则。顺天时,察地理,小则可以教民安乐,大则可以平治天下。谨记吾言,将来能够担任周公遗传下来的道统。这才算是顶天立地的大圣人。”孔子唯唯受教。颜襄竭尽全力教授孔子,公元前532年9月寿终正寝。

孔子在外公颜襄的倾心教育下,在颜家明德守礼的良好人文环境的熏陶下,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家教培育了一位中国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成就了一位伟大的圣人。这是颜姓氏族值得引以为豪的荣光。


3、伟大的颜氏一世祖“复圣”颜回


颜回是孔子最出色的学生,他“尊师重道”、“不迁怒、不贰过”、“立德仁爱”、“克己诚实”、“安贫乐道”,是孔子“三千弟子”的道德标杆,名列孔门“四科十哲”之首,受历代帝王加封。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元代在山东曲阜始建有“复圣庙”供后人祭祀;颜回于孔庙陪祭首席,享有至高荣誉。颜姓氏族尊邾国得姓始祖夷父后裔颜回为一世祖。

颜姓氏族是中华民族23813的姓氏大家庭中的一员。当今,颜姓氏族人口约二百零九万两千余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3%左右,排第112位。颜氏族人在寻根溯源中,深为先祖在创立颜姓氏族中的独立、包容、自强、奋进的精神而自豪;为颜氏先人颜襄育人有道、颜征在教子有方,培育了一位中国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成就了一位伟大的圣人而自豪。为一世祖颜回的“德、能”和“复圣”的荣誉而自豪。族人怀着对祖先崇敬和自我鞭策的心情,我姓颜我“骄傲”口号便呼之欲出。


(二)是对先辈的自信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曰:“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若“不朽”第一是立德,二是立功,三是立言。“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颜氏先辈以“立德”“立功”“立言”建立不朽功勋被世人称颂。


1、立德修身,守礼倡仁


颜回“重立德”、“明明德”。他以学为乐,以学修德,尊师重教,安贫乐道,“不迁怒,不贰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三月不违仁”,“无伐善,无施劳”,克己守“礼”,倡“仁”安邦。颜回毕生追求道德理想和“圣儒”真理,他把“仁”落实于个人的行动中,以极其高尚的道德规范来约束和规范自己,后世称他为“复圣”。以德立家,以才传家,是“复圣”留传给家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2500多年来,颜氏后裔传承颜回的优良品德,形成了立德明德,修身齐家的文化体系。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年间,广东连平县颜希深、颜检、颜伯涛祖孙三代在朝廷担任高官,有“一门三世四督抚,五部十省八花翎”美誉,是清朝全国闻名的二十八世家之一,堪称清代广东百年望族。颜希深祖孙三代以“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的三十六字官箴为座右铭,恪守“清、慎、勤、和、缓”官德。从颜希深到颜检,再到颜伯涛,三代人遵循官箴,居官泽民,为政公廉,忠贞爱国而彪炳史册,受当朝皇帝嘉奖,深受同僚敬重和百姓称赞。近年,中共广东省委纪委在河源市连平县博物馆专设展厅,详细介绍颜氏三代人廉洁从政,严于律己的为官之道。由此可见,颜子文化就是立德明德,修身齐家的文化。


2、立功献身,忠诚担当


颜真卿、颜杲卿、颜季明立功献身,忠诚担当。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造反,时任平原太守的颜真卿联合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奋起抵抗,河北一带十七郡纷纷响应,颜真卿被推为盟主。颜杲卿和侄颜季明被安禄山杀害,颜真卿愤笔写《祭侄季明文稿》。颜真卿在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迁御史大夫。代宗时封鲁郡公,因此后世又称他为颜鲁公。建中三年李希烈造反,颜真卿代表朝廷前去劝降,被李希烈杀害,为国捐躯。颜真卿笃实戆直,敢于直言谏诤,宠辱不惊,几经仕途起伏,一片爱国丹心不改,忠烈悲壮以身殉国。颜氏兄弟坚持民族大义,反对分裂,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忠臣义士的一代典范。其忠诚担当,爱国献身的精神受后人称赞。贞元六年(790年)十一月,朝廷录用颜真卿的一个儿子为正员官。次年二月,朝廷授颜頵为河中户曹参军,“旌忠烈之后”。绍兴三年(1133年),宋高宗赵构御赐颜真卿庙额为“忠烈”,尊其为神。今天,我们缅怀唐代爱国忠臣、楷体书圣颜真卿,缅怀为世所尊的“颜鲁公”,也是一种对自我的激励和踔发。

近代以来,颜氏后裔在反封建、反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革命斗争中涌现一批忠诚爱国,勇于奉献的仁人志士。无产阶级革命家,颜昌颐烈士就是其中一员。

颜昌颐是湖南省安乡县人,他在中学时勉励自己“立大志,将来为社会办好事”,并以诗言志:“国步日艰难,生民似倒悬。青年应有责,破旧换新天”。1919年12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中央军委筹建、领导湖南军事斗争、协助组织上海个人武装起义、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参与创建东江革命根据地,与彭湃领导海陆丰武装起义,为建立和发展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29年8月24日因叛徒白鑫告密,颜昌颐与彭湃、杨殷、邢士贞等一起被捕。同年8月30日颜昌颐在上海英勇就义。1929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发表《颜昌颐同志事略》,介绍烈士生平。1930年8月30日周恩来在《红旗日报》上发表《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指出:“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四烈士的牺牲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之很大损失!”沉痛悼念烈士们的英勇牺牲。

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在抗美援朝战争和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批颜氏后裔立功奉献,建立不朽的功勋。

颜东山、颜吉连、颜德明、颜伏、颜文斌、颜青云等先后被授予少将军衔;分别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

从古至今,在中华民族的“功勋”簿上不乏颜氏后裔芳名。颜氏后裔为先辈们的家国情怀,为了祖国、为了民族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牺牲精神而感动、而自豪。


3、立言传世,翰墨育人


颜子文化源远流长,颜氏人才层出不穷。颜子后裔立德明德,修身齐家,“安贫乐道”,历代不乏学识渊博的学者和名垂青史的艺术家。

汉代,颜安乐与严彭祖师从睦孟学习《公羊春秋传》,创立了春秋“颜氏学”,成为一代儒学大师。东晋颜含的《靖侯成规》、南宋永嘉太守颜延之的《庭诰》、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隋唐时期,颜氏一族群星灿烂,人才辈出。颜思鲁以儒学显,颜游秦曾撰《汉书决疑》为学者所称;颜师古是唐代著名儒学大师,颜师古以其对《汉书》的注释奠定了训诂学家地位。颜真卿创立了“颜体”书法,“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劝学诗》更是家户喻晓,颜真卿他能诗善文,笔耕不辍,志存不朽,誉满中华。晚唐时的政治家、诗人颜仁郁百首诗篇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反映人民的疾苦与欢乐,深受人民爱戴和传阅。

明末清初的颜光敏著有《乐圃集》《朱信堂时艺》《训蒙日纂》《未信编》《颜氏家诫》《旧雨草堂》《南行日记》等,被世人称之为佳品。明代“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颜钧创立了“大中哲学”。

清代平民思想家颜元,举起反叛宋朝理学的旗帜,反对虚学,振兴实学,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颜子后裔在家训、哲学、文学、史学、文字学、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等领域,都创造了辉煌的成绩,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家训传世,翰墨育人,颜氏后裔无不以此为荣、以此为“傲”。


(三)是对宗贤的自励


颜氏人才层出迭见,传承祖德薪火不熄;不乏宗贤“立马横刀”,弘扬文化担当奉献。



1、世界颜氏宗亲联谊凝聚了宗亲


1世界颜氏宗亲联谊的起源


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源起于马来西亚。1988年12月1日,马来西亚北马颜氏公会大厦落成,新加坡颜氏公会代表颜文祥在庆典会上,郑重提出筹建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的建议,获与会宗亲的支持,随即成立临时委员会并推举颜文祥为临时主席,决定由新加坡颜氏公会主办首届宗亲联谊会。1991年4月3日至6日在新加坡召开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大会,开启世界颜氏联谊的新纪元。


2世界颜氏宗亲联谊在中国落地


世界颜氏宗亲联谊大会从1991年至2018年相继举行了十五届,其中新加坡(两届)、马来西亚(两届)、菲律宾等国举行五届,中国国内举行十届。

1998年10月5日,第五届世界颜氏宗亲联谊大会在中国福建省永春县举行,首次在中国落地。会后部分代表赴山东省曲阜复圣庙、颜子墓祭祀,颜林植树,在颜庙立“鲁国传芳”纪念碑,刻《世界颜氏宗亲联谊总会拜祭先祖复圣公志》,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个有世界性家族组织回乡祭祖、扫墓、立碑的团体。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首次在中国举行,对号召颜氏宗亲联谊,“认祖归宗”,开启中国颜氏联谊的新纪元,这次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大会。

第七届世界颜氏宗亲联谊大会于2002年10月6日至10月10日在曲阜举行,来自中国大陆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代表参会。大会成立第二届世界颜氏宗亲联谊总会理事会,决定将世界颜氏联谊总会办公室由新加坡迁到中国曲阜;大会提出在湖南举行颜子学术研究会纂修世界《颜氏通谱》的提案;山东师范大学安作璋教授作《颜子思想的学术报告》;发行新编《陋巷志》。以此为标著,世界颜氏联谊会由单纯的“氏族联谊”转变为联谊与颜子文化交流相结合的“两会”,实现了重大转折,这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大会。


此后,世界颜氏联谊大会先后在山东临沂、湖南怀化、江苏南京、四川成都、广西桂林、甘肃兰州、山东曲阜、江苏昆山等地举行。新加坡颜文祥、颜章湖、颜永发、颜诗琴、颜荣源,马来西亚颜金松,菲律宾颜长江,曲阜颜秉刚、颜廷淦、颜世全、颜景汕、颜世保,临沂颜世谦,湖南颜坚生,南京颜迪明、颜芹、颜廷飞,成都颜继禄、顔其礼,桂林颜邦英,澳门颜延龄、颜奕,甘肃颜悦东,江苏昆山颜丙海等宗贤为世界颜氏宗亲的联谊作出积极的贡献。



3世界颜氏宗亲联谊大会的贡献


世界颜氏宗亲联谊总会回归颜子故里,敦亲睦族的活动如火如荼。颜家的有识之士们以颜子直系第七十九代孙颜秉刚先生为精神核心,高举弘扬传统文化、研究颜子文化的大旗,以联谊活动为纽带,发动宗亲,凝聚宗亲,培育宗亲树立崇敬祖先的信仰和颜子文化的自信,形成践行颜子文化的自觉。先后在全国各省(特别是颜氏人口较多的南方)和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建立了合法或半合法的联谊组织,开展联谊和颜子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为颜子文化研究新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


2、颜子文化研究,弘扬了颜子精神


颜子文化研究伴随着颜氏联谊会兴起而发展。30多年来,颜氏宗亲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取得丰厚的成果。湖南颜坚生编撰的《颜氏通谱》,山东颜景刚的《德艺世家》《儒家圣门志》、国伟和颜景琴的新编《陋巷志》,广东连平宗亲推出的《百年望族》《一门三世四抚》,曲阜颜子文化研究会推出的《颜子传》《颜子语集》,颜廷淦的《府藏颜氏家训》;特别是颜世元策划,颜世保、颜家伟、颜克文、颜张立军、颜世峻宗亲倾力出资的电视记录片《颜子》等,对弘扬颜子文化,传承颜子精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千年孤独的颜回有了新时代的知音。


3、颜氏宗贤助力颜子文化新发展


难能可贵的是有一批宗贤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殚精竭力,推动颜子文化新发展。


(1)点燃了中国颜氏联谊的星星之火


颜华煨是将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在中国落地的第一人。1998年,在颜华煨的努力下,第五届世界颜氏宗亲联谊大会在福建永春举办,冲破氏族联谊的禁锢,点燃了中国大陆颜氏族人联谊的星星之火,积极推动世界颜氏宗亲联谊和颜子文化交流,为弘扬和传承颜子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2)点亮宗亲寻根问祖的心灯


族谱也称家谱,是中华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德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颜坚生,本着传承祖德、服务宗亲的情怀,2001年组建“世界颜氏通谱纂修委员会”,投资600多万元,历时十年,完成《颜氏通谱》共250分册的纂修,印刷50000册,分发全国各地,点亮宗亲们寻根问祖的心灯。这次修谱涉及面之广、参与度之高、纂修队伍之大、投入资金之多史无前例;更重要的是打破嫡庶有别、女不入谱的旧传统,做到“同颜同谱”“同颜同亲”,这是颜族史上的一次重大创举,永载颜氏史册。


(3)解除“非法集会”的心结


曾几何时,“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丢失法人地位后,每当举办“宗亲联谊会”和“颜子文化研究会”,组织者和参会人都忧心忡忡,生怕节外生枝;谋求颜子文化研究会的合法地位是广大颜氏子孙的迫切愿望,各地宗贤为之付出极大的努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遂愿。以颜世元为核心的宗贤们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与中华文化促进会进行深入沟通,获得该会的认同,成为其二级组织,获得了合法地位,为颜子文化研究的行稳致远奠定了法律基础,解除“非法集会”的心结,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重大贡献。

颜世元先生是推动颜子文化研究会合法化的总设计师。他不遗余力地弘扬颜子文化,竭力推动“三颜”工程的复修和重建,推动颜回“公祭”常规化、规范化,推动颜子文化研究会合法,活动合规。一路走来,充分体现以颜世元先生为首的宗贤们的忠诚与担当、睿智与笃定。在实现颜子文化研究会合法、合规化进程中,颜世元、颜世忠、颜景富、颜炳强、颜坚生、颜廷淦、颜华煨、颜世保、颜纯炯、颜克文、颜永益、颜维英、颜悦东、颜张立军、颜其礼、颜爱国、颜世峻、颜伟文、颜辉龙、颜为乾、颜家伟、颜建明、颜勇、颜士昊、颜雄等宗贤为此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是颜氏家族的时代先锋,永载颜家史册。

民族需要英雄,时代需要先锋。夏骏导演指出“先锋和英雄,是一个事业有大成的必要条件和核心要素。颜氏有幸,已经初步形成了先锋领导团队,人才复合化,而且核心人物素质高,能力强,在全国,也少见。”家族自有才人出,颜子精神世相传。我们为当代颜氏宗贤们的自觉感到自豪,为他们担当和奉献精神高呼我姓颜我“骄傲”。


二、“我姓颜我骄傲”的悖论


骄傲是谦和的天敌。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颜氏子孙永远不能骄傲。


(一)骄傲不是祖先的品行


颜回是个“学霸”,悟性极高,闻一知十,孔子及其弟子们对颜回都高度称赞。然而,他并没以此为傲,而是谦逊好学,至情至性、虚怀若谷。颜回对待老师毕恭毕敬,亦步亦趋,视孔师如父。颜回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他学舜尊师,持之以恒,使自己仁德至上,智慧超然。孔子说:“我给颜回整天讲学,他从来没有提出不同意见,好像愚笨。但在独处闲居时反思自己学习所获,也完全发挥他的独到见解,看来颜回也不是愚笨的人。”孔子对颜回虚心好学的态度和善于反躬思考的学习方法给予高度评价。孔子认为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已超越自己。颜回不仅善于学习孔子思想,而是把它付诸于实践行动。颜回的言行,乃是对孔子“仁”、“礼”的实践。颜回一生“敏于事而慎于言”,做事敏捷迅速,说话谨慎严密,从不骄傲自满、夸夸其谈,当孔子问他将来如何做人时,他说:“愿无伐善,无施劳”,意思是说,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优点,不表白自己的功劳。正因为颜回谦恭慎言,所以他的学业、德行修养进步很快。孔子曾赞扬他说:“吾见其进也,末见其退也”。颜回“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术于待禄,慎于治身”,时时以德礼自律。孔子称之为“圣士”、“圣人”。一言以蔽之,颜回通过“学、思、行”,逐渐达到最高道德境地而入圣贤之列。

由此可见,颜子的一生是谦虚谨慎、勤奋好学、尊师重教的一生。骄傲不是祖先的品行!


(二)骄傲是传统文化的悖道


骄傲与谦虚是两种不同的对立情绪,传统文化反对骄傲自满,倡导谦虚。《尚书大禹谈》称“满招损,谦受益”。周公曾经告诫伯禽曰:“《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谦虚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注重的德性。《大学》开篇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在儒家看来,修身是立身之本,也是实现君子理想和个人德性的唯一途径。谦虚是君子的标志,就像《周易象》里说的:“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谦虚是君子非常重要的德性,它使人能很好地自我克制并表现出卑下,因此“谦”既是表现出的一种美德,更是修炼德性必要的方式。其次,谦虚是一种国民性,中国的传统价值体系强调人境融合、自我克制、顾全大局。这就要求人们以低调、内敛的方式表现自我,并最终使之达到完美人格的实现。孔子极为推崇《周易》中“谦”的为人之道,更是主张谦虚,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泰而不骄”等,并说自己“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所以,谦虚是孔子对君子与小人人格界定的标准之一。谦虚既是一种德性,也是一种日常交往的生活智慧,更是一种值得和需要传承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精神原则,可见,骄傲自满是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的悖道。


(三)颜姓可“自豪”但不能骄傲


骄傲是两性词。作为正面的意思,骄傲是一种对于达成目标,或是对于某个选择或行动,感到自信不悔,对自我独立、坚强的形象感到满足,成为某个社会群体一份子后产生的归属感与认同,并因此衍生出满意的情绪。作为负面的意思,骄傲是指一种对于个人的地位或成就的自我膨胀与炫耀,通常与傲慢是同义词。颜姓氏族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颜氏后裔可以为祖先自豪,为颜子文化自信,但不能自满,更不能傲慢。骄傲自大的害处很多,最危险的结果就是使人变得盲目,变得无知,变得懈怠,看不清前进的道路,没有奋斗的动力,成为阻碍进步的大敌。三国关羽一生忠义,几近完人,只为一个傲字,大意失荆州,丢地断头,这是血的教训。一个人总算有天大的成就也不能骄傲,毛泽东主席指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必须指出的是,颜氏后裔在当代中国没有骄傲的资本。颜姓氏族人口总数排在全国百家姓的112位,影响指数不高。近代以来,在政、工、农、商、学、兵各界未见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家与学者,更看不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企业家等;颜子文化研究与发展未见重大成果,氏族内部时有不和谐之声,一些人手执《颜氏家训》不践行,与祖先相比我辈差之甚远;横向与钱氏家族相比我们更是望尘不及。据有关资料显示,钱氏家族当代有诺贝奖获得者、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等名人学者一百多位,分布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如教育家钱基博、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文学家钱钟书、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钱稻孙,“两弹一星”之父钱三强、钱学森、外交家钱其琛、诺贝奖获得者钱永健、政治家钱正英等等。钱氏子孙践行《钱氏家训》训导,“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提出了作为社会人的担当。比对可见,当今颜姓氏族缺乏“骄傲”的本钱,应当放下祖先的光环,“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学习兄弟氏族的先进理念,“安贫乐道”“不迁怒,不贰过”,不做蝇营狗苟的小我,要做利国利民的大我,抖擞精神,团结拼搏,争取更大的进步,弱则发奋图强,强则振兴中华。


三、“我姓颜我感恩,我自豪,不骄傲”


颜姓氏族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一个具有理想和担当的名门望族,应当有独特的家风建设、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立德修身,齐家传世。


(一)坚定文化自信,感恩伟大祖先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信心。“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颜子的精神及其文化体系被历朝历代肯定,帝皇尊其为“复圣”,其高尚的道德规范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被历代广大民众发扬光大,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本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颜子文化集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是颜回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行为规范等内在精神,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传承、创造与发展,形成了“立德明德,修身齐家”的文化核心,和“立德修身,家训传世;尊师重教、翰墨育人;忠诚担当,爱国奉献;勤奋笃行,务实清廉”的文化形态,它积淀着颜姓氏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颜姓氏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颜姓氏族乃至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滋养,涓涓汇入中华历史文化的长河,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为推动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人类社会文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国家级文化组织,中华文化促进会设立颜子文化研究会,开展颜子文化研究和对颜回“复圣”的祭祀;颜庙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三孔”的扩展项目,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是国家层面再一次对颜子文化的充分肯定和礼赞;我辈当坚定颜子文化自信,感恩祖先,为祖先“骄傲”。

然而,坚定颜子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要站在增强“四个意识”的政治高度,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内弘扬、传承颜子精神和颜子文化,行稳致远,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无愧于颜姓氏族之荣光。


(二)弘扬颜子文化,感恩伟大民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伟人的成长,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伟大的颜回,伟大的民族精神涵养了颜子文化。

颜回生长在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社会正在走向瓦解崩溃,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强大起来的诸侯们互相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各阶级利益代表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颜回耳濡目染这时候的社会现象,提出“仁爱治国”的理念。颜回说:“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孔子赞颜回:“美哉!德也。”颜回追求的社会是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健康,国泰民安,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应该说颜子的这种社会理想是美好的,他有经世济民的民本主义思想,仁爱的理念。颜回追随老师孔子“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三月不违仁”。颜回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受到历朝历代的崇尚。

2500多年来,虽然皇权更替、朝代循环,但人们崇儒尊颜的信念和感情没有变,颜子文化一代传一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道德思想的精神图腾。

颜子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颜子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颜子文化是伟大的,然而,“颜已非颜,子已属国”,颜子文化源于民族,归于民族,它早已不是颜姓氏族的专属,而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也是世界的精神财富。我们感恩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颜子,感恩伟大的民族精神涵养了颜子文化。纵观古今,最早肯定和宣扬颜回思想的是孔子,后为帝皇将相、文人墨客和社会名流,再到平民百姓,如帝王赞颂颜回的《颜子论》和《又祭颜子文》,汉代扬雄的《法言》;古时弘扬颜子文化的主要是诸子百家,如《论语》《孔子家语·颜回》《孟子·滕文公上》《孟子·离蚤下》等等举不胜举,特别是《庄子》凡举儒家,皆说孔子、颜回,王阳明说“颜子没而圣人之学绝”。在宣传颜子文化方面主要是异姓外族推动,颜姓氏族可谓微不足道。近几年来,新编《陋巷志》主编国伟、《百年望族》主编聂欣、《一门三世四抚》主编谢鼎远、《颜子》大型电视专题片导演夏骏等颜子文化产品的出品人均是外族志士,他们为弘扬颜子文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们作为颜氏子孙应当感恩他们,向他们学习和致敬。当今,正值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中华文化史正在揭开蔚为壮观的新场景。弘扬、传承颜子文化有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政治依托和精神支撑,必须顺势而为,顺势而立,顺势图强;弘扬、传承颜子文化必须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同频共振,与伟大的民族精神相和合,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向而行。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人都是渺小的;在民族大家庭里每一个氏族也都是渺小的,我们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弘扬、传承颜子文化中不分族内族外、嫡庶亲疏,以忘我的精神,在去粗存精和守正创新中弘扬与传承颜子文化,在传承中实现转化性开发。然而,墨守陈规,固步自封,划地为牢的思想都是错误的,是没有前途的;逆历史潮流而动更为危险,要特别警惕与防范。


(三)传承颜子文化,感恩伟大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一直在创造与碰撞中艰难前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立四新”、“批林批孔”等政治运动的冲击,传统文化遍体鳞伤,千疮百孔。一个时期,人们谈传统文化色变,根本没有弘扬颜子文化政治环境和社会空间。庆幸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中华文化确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中华文化贯通古今,既承载历史、承接历史、传承历史,又连接现实、服务现实、指导现实、开拓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他强调“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时代如春风化雨,传统文化繁花似锦。十八大以来,传统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十九届五中全会,党和国家更是把文化强国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将弘扬与传承传统文化上升到文化自信的国家战略,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造文化新辉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弘扬颜子文化,传承颜子精神有了雨露阳光,更有“定海神针”,“春风已绿江南岸”,必然出现新气象。这是民族之幸、文化之幸,我们要感恩伟大的时代,为新时代自豪和“骄傲”。

思路决定出路。在这伟大的时代里,我们要革故鼎新,与时代同进,“以古人之风范,开自己之生面”,继往开来,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建设和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中有所作为和担当,无愧于名门望族之荣光。

《孔子家语·颜回》曰:“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颜子文化博大精深,颜子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为伟大的颜氏祖先及其伟大的精神和文化自豪!我们要秉承先祖“愿无伐善,无施劳”思想,践行重立德,谦恭让,敏于行的优良品德,树立我姓颜我感恩,我自豪,不骄傲的理念,踏踏实实地建设“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的家风,振作家声。


颜大胜简历,广东医科大学关工委副主任,副教授,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广东文理学院党委书记;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学会前任主委、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等教育管理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教育技术》杂志编委。

                     2021年元月10日于湛江



             崇文尚学,礼义传家

                      颜艳燕

    编者按: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吾家风教,素为整密,展示了一代大儒对家风、家教的珍视。后辈颜氏子孙耳濡目染,守道遵德、治学修业、立身扬名,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家族文化传统,各大领域才俊辈出。颜子第77代后人、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副院长颜艳燕女士,向我们讲述颜家雅道相传的家风家学。



Q1:作为颜氏后人,您对颜子、颜真卿等先辈的成就,有哪些独特认知?在您看来,颜家人才辈出的原因是什么?

  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弟子、最得意的接班人,在孔门中处于首要地位,他以德高、聪慧、好学、乐观的高尚人格而位列三千弟子佼佼者,四科德行科第一人。《论语·雍也》说他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迁怒、不贰过。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颜子是历代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楷模。颜氏儒风泽惠千秋、万代中华学子。两千多年来,孔颜乐道境界也一直是知识分子心目中人格境界的崇高追求。

  颜子被后世尊为复圣,是和其老师孔子并列的第二圣人,受到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他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传播者和践行者之一。

  一方面他和其师孔子一道,师生互动、相互启发,共同探讨治国之道、君子之道,创立了儒学。尊师崇道,终身事师之。另一方面,他和同门师兄弟一起,认真整理、编撰孔子的言论著成《论语》,完善孔子思想体系。集中体现在对的理解和对的践行。

是孔子创新的儒家核心思想,孔子却不敢以自居: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而将其许给颜回。孔子称其是所有弟子中唯一能够做到三月不违仁者,并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充分彰显了颜回在儒家仁学体系诞生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这给所有孔门弟子树立了一个修齐治平的榜样。

孔子与颜子(左)画像

  北齐人颜之推,著有中国古代教育学著作《颜氏家训》。在这本家训中,着重体现了颜之推自己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以此传给后世子孙。《颜氏家训》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曾被南宋藏书家、目录学家陈振孙誉为古今家训之祖

  我国历史上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颜真卿,是颜氏家训的一脉传承者、颜体书法的千秋创立者、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颜真卿之所以名垂青史,源自其异于常人的人格魅力,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精忠报国。安史之乱中,他独举大旗,敌后抗击,有效地迟滞了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行动,为大唐王朝最终平息安史之乱奠定了基础。军阀李希烈叛乱后,他不畏生死,受命晓喻,为叛军缢杀。

  二是爱民如子。每到一处为官,总是心系百姓,体恤民意,鼓励耕种、救济灾民、整肃民风、平反冤狱。

  三是刚正不阿。从不附炎趋势,终为杨国忠排挤。敢于犯颜直谏、批评权贵,多次被贬出京;

  四是为正清廉。一生秉持家训,虽官居高位,但从不以权谋私、贪脏枉法,留下了佐证清廉的《乞米帖》《鹿脯帖》。

  五是勤于学习。颜真卿早年丧父,家境贫寒,跟随母亲、舅舅、外公勤奋学习,终于在其26岁时参加科举,高中进士。特别是其对书法艺术的学习更是近于痴迷,没有纸笔,就用黄泥、木棒练习,还专门求学于名师张旭,终成一代书法大家。

  六是勇于创新。颜真卿在书法学习中,不拘泥于古法、不盲从于前人,大胆将古人的篆籀之法运用于楷书和行书的书写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颜体楷书和行书风格。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其所书写的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成为后世学习书法的必修课,其所创作的行书作品《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七是文采斐然。颜真卿创作的《祭侄文稿》情深意切、感人至深,既是对安史之乱这一反叛事件的深刻揭露,又是对天道人伦、人间亲情的深情歌颂,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文、书俱佳的经典作品;其创作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劝学诗》,成为历代劝学名篇。颜真卿同时还著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等文集,但均佚。后人辑其诗文为《颜鲁公文集》15卷。《全唐诗》、《全唐诗补编》及《全唐文》亦收录有其作品。


《多宝塔碑》 颜真卿

  此外,颜含、颜延之、颜师古、颜杲卿等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颜家之所以人才辈出,我认为自颜回的传道受业到《颜氏家训》,颜氏家族的家风文脉传承从未间断,祖祖辈辈延续至今。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家风和家学是否良好深厚,决定着世家望族能否传续祖业,这正是身居陋巷的弘道者留给家族最丰厚的遗产和基因。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吾家风教,素为整密,体现了儒门之后对家风、家教的珍视,也是对家学的又一次传承与创新。全新理念的家庭教育,对颜氏子孙的教益影响深远,大大提高了颜氏子孙在经世、治学方面的素质。

  先祖的殷切训导,将颜氏家族的儒雅家学推向繁荣辉煌的巅峰。一代代颜氏子孙也时刻牢记先祖忠孝传家的叮嘱,守道遵德、治学修业、立身扬名,从而谱写了一部举世瞩目的中古门第盛衰史,创造了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家族文化传统。

Q2:如何评价《颜氏家训》的历史价值?著作中主要传递了哪些影响深远的思想?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源最为深厚的部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有关家训的著作就层出不穷,例如嵇康、杜预等著有《家诫》,诸葛亮、王僧虔等均著有《诫子书》。而其中最负盛名、影响最深远的当属先祖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自问世以来,盛传不衰。南宋著名藏书家陈振孙称赞: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该书所表达的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的现世精神,被历代学者推崇备至,视之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

  《颜氏家训》共有十二章二十篇,分别为序致第一、教子第二、兄弟第三、后娶第四、治家第五、风操第六、慕贤第七、勉学第八、文章第九、名实第十、涉务第十一、省事第十二、止足第十三、诫兵第十四、养心第十五、归心第十六、书证第十七、音辞第十八、杂艺第十九、终制第二十。

《教子有方:<颜氏家训>现代解读》 颜艳燕 著

  其中第二篇教子提到,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强调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也告诫家长们拔苗助长不可取。对于教育,现代人有太多功利心,一心只想上名校,没有做到尊重人才成长规律。

  第八篇勉学中,提到了谚语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讲到年少时要专心读书,长大后人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要早教;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意为幼儿学的时候就像早晨出来的太阳,老年学的时候像夜间点的蜡烛,学习这件事不论老少,要终身学习。这是千年前的古人智慧,在我看来永不过时。

  第十章的名实,对学做人非常有益。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强调要注重内外兼修,不然即使外表出众也会很丑陋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劝诫后辈不要弄虚作假,一旦被揭露,羞辱就大了;巧伪不如拙诚强调与其费尽心机伪装,不如老老实实呈现最真实的一面。

  第十六章是归心,这一章研究了《阳明心学》,讲的是阴阳、万物的道理。强调人要遵循客观规律,与自然结合。又讲到人形体虽死,精神犹存,人生在世,望于后身似不相属,强调人生在世要修心,那么即使人不在了,精神也会永存。

  《颜氏家训》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对后世的教育意义显著。篇幅有限,在此不一一列举。

Q3:快节奏的现代城市生活中,您认为应当如何看待先辈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颜回虽生于陋巷,然而不改其乐,与现代一部分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形成鲜明对比。我认为发扬颜子精神、传播颜子思想极为重要。身边就有一位做新材料研究的海归学者,多年来为实现给能源领域做贡献的理想持续努力。自儿时以来视颜子为精神支柱,并经常到曲阜去拜谒颜庙,凭吊先贤、洗涤自我。这些年下来,他总以颜回精神来激励自己,每当遇到重大困惑,总是会拿颜子的精神解惑以及激励自我。最终经过十余年的摸索努力,研究出一系列国家急需的能源领域的先进材料,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响应了实现碳中和的国家号召。

  如今虽时代变迁,但古人的家教风范在当今社会仍有其现实意义。《颜氏家训》不仅传承着忠孝传家、治学修业、立身扬名的家族文化精神,还与现代教育思想达成了一种跨时代的共识——重视家庭教育。而家训中蕴含着的立身处世的能力教育、情感教育、终身教育等思想,与现代教育理论中倡导的素质教育、创新思维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教育新理念不谋而合。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人治社会,十分重视为人处世的策略和技巧,并且留下许多宝贵的思想财富。古语有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为人处世之道,从本质上而言就是要求我们在竞争中扬长避短,避免或减少冲突与对抗,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宽容。关于这方面,先辈早已身体力行做出了大量典范,这些经典的处世技巧无疑成为现代家长指引下一代为人处世的圭臬和指南。

Q4:自东晋起,颜氏家族就与南京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现今主要留下哪些历史遗迹?

  颜氏家族墓,位于今天南京上元门老虎山南侧,是东晋颜含的家族墓葬群,共发掘九座砖室墓,其中五座保存完好。墓主成员分别是颜含的儿子颜谦、颜约,颜含的孙子颜綝,以及不能确认辈分的颜镇之。


南京颜鲁公祠

  颜鲁公祠,位于南京广州路上的乌龙潭公园内,系南京百姓为纪念颜真卿首倡置放生池一事而兴建的,内设有颜真卿纪念馆、放生庵、放生井等景点。

  颜真卿衣冠冢,位于紧邻南京的句容市虎耳山,系句容颜氏后裔为纪念鲁公而设立的衣冠冢。

  颜真卿还在南京溧水区留下过足迹。唐永泰二年(766),他路过溧水时遇到友人刘太冲,写下《送刘太冲序》。南宋庆元五年,溧水县丞戴援将《送刘太冲序》刻成石碑,藏于溧水文庙。可惜的是,此碑后来没有留存下来,仅存拓片存世,被奉为腴润秀劲,为颜书之冠



*特别致谢:中国船级社江苏分社副总经理颜德义对本文亦有贡献

 颜艳燕,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工作。作为复圣颜子第77代后人,近年来在颜氏家族文化研究与传承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现任中华颜子委员会副会长、江苏颜子文化研究会会长、崇正书院顾问。著有《教子有方:<颜氏家训>现代解读》,协助南京市纪委宣传部拍摄中纪委教育片《家训之祖 金声玉振》,在南京图书馆大讲堂宣讲颜氏家训,应浦口区文明办邀请参加家庭教育专家报告会宣讲颜氏家训。



      颜真卿早期书丹墓志铭现身,

              颜氏后人为你解码!

                               颜以琳

颜真卿《罗婉顺墓志》碑刻

从《罗婉顺墓志》

看颜真卿书法传承脉络


颜真卿《罗婉顺墓志》碑刻(局部)

今年夏,陕西秦汉新城唐代元氏家族墓葬考古发掘中,出土了颜真卿早年所书《罗婉顺墓志》刻石。1113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罗婉顺墓志》的出土,对于研究颜真卿书法传承脉络与颜氏家族书法传承都具有重大意义。

《罗婉顺墓志》基本情况与相关人物

罗婉顺墓志志盖、志石,尺寸均为51×51厘米)。志盖周边线刻缠枝花草及四神,刻有唐故龙门令元府君夫人罗氏墓志之铭篆书16字。志文楷书728字,27行,满行28字,志文开头为大唐故朝议郎行绛州龙门县令上护军元府君夫人罗氏墓志铭并序,志文中有外侄孙特进上柱国汝阳郡王琎撰,长安县尉颜真卿书字样。这段志文开头涉及的人物主要有龙门令元府君、罗氏、汝阳郡王琎、长安县尉颜真卿。

现就人物关系简要梳理:

元大谦(641—718),字仲和,鲜卑族,拓跋氏后裔,北魏常山王第七代孙。魏孝文帝改革时,拓跋氏改姓。延载元年(694年),初仕姚州都督府(今云南西北部)录事参军,后历任陇州(今陕西省西北部)司仓参军、右骁卫长史,开元六年(718年)三月十三日卒于绛州(今山西西南部)龙门县令任上,享年58岁。开元廿七年(公元739年)迁祔于京兆府咸阳县武安乡肺浮原先塋之侧。

罗婉顺(?—746),字严正,鲜卑族,河南人,后魏穆帝叱罗皇后苗裔后魏即北魏,区别曹魏。北魏穆帝是拓跋猗卢(?—316),皇后为鲜卑族叱罗部人。北魏孝文帝时,拓跋氏叱罗部改为罗姓,这就是碑文中所说的文帝除叱,以罗为姓。此为罗婉顺姓之由来。罗婉顺高祖罗昇,曾祖罗俨,祖父罗福延,父亲罗暕,罗婉顺为罗暕二女儿。罗婉顺于天宝五年(746年)四月,卒于义宁里家中,死因即碑文中所说天宝五载……因寒节永慕,兼之冷食,遂至遘疾。天宝六年(747年)三月迁合于夫君旧塋。即碑文中所说“天宝六载,丁亥,律应夹钟,日在奎建,癸卯丁未朔己酉土破,迁合于元夫君旧塋。”“律应夹钟”指奏乐的曲调是“夹钟”,“日在奎建”日头在奎星和建星之间,“癸卯丁未朔”,应是清明谷雨之间。

朱关田《中国书法家全集·颜真卿卷》讲:“746年,四月,以清白为关内道黜陟史王鉷荐举,由醴泉县尉陟长安县尉。”留元刚《颜鲁公文集》云:“天宝六载丁亥,公年三十九,正月,迁监察御史寻充河东朔方军试覆屯交兵使。”若根据留元刚记载,罗婉顺合葬时,颜真卿已经迁监察御史了。那么,就有可能是留元刚记载有误,或者虽然任命颜真卿为监察御史,但颜真卿还在长安尉任职交接,实际上还没有到监察御史任职,亦或是兼任监察御史。因此,朱关田模糊地讲“747年,以长安尉迁监察御史”也没明确讲到任职月份。因此,笔者认为,罗婉顺合葬的天宝六年(747年),长安尉颜真卿39岁,此碑可补证颜鲁公年表。

汝阳王李琎(?—750),初名嗣恭,又名淳,是武则天曾孙,唐睿宗李旦之孙,唐玄宗李隆基长兄宁王李宪(原名成器,谥号为让皇帝)长子,唐玄宗李隆基侄,官至太仆卿,加特进赠太子少师。擅长於弓及羯鼓,雅好音乐而且姿容妍美,深得唐玄宗喜爱,并亲自教他音律。玄宗曾赞叹说姿质明莹,肌发光细,非人间人,必神仙谪堕也。称其为花奴。《新唐书》记载:琎眉宇秀整,性谨絜,善射,帝爱之。封汝阳王,历太仆卿。与贺知章、褚庭诲、梁涉等善。薨,赠太子太师。李琎自称酿王兼麴部尚书,盛唐饮中八仙之一,杜甫《饮中八仙歌》赞曰: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诗歌中汝阳即指汝阳郡王李琎。盛唐酒八仙是: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贺知章是颜真卿伯父颜元孙和舅父殷践猷的莫逆之交,张旭为颜真卿师。汝阳王李琎与张旭、贺知章都是好朋友。皇亲国戚的贵族元氏家族找颜真卿书丹王爷撰文,这也反映出颜真卿书法在当时已经有不小的知名度。

元大谦的侄女元自觉的姊妹嫁给了李宪,也就是李琎的母亲,后并被追封为恭皇后,由此说来,李琎应当称呼元自觉姨母,称元大谦从外祖、罗婉顺从外祖母,所以撰文的李琎在墓志里自称外侄孙

颜真卿,罗婉顺墓志书丹者,文内称长安县尉,自天宝五年四月,颜真卿由醴泉县尉陟长安县尉,到天宝六年迁监察御史,颜真卿时年3839岁。罗婉顺卒于天宝五年四月,天宝六年三月与丈夫合葬。


从《罗婉顺墓志》

看颜真卿书法分期与家学传承

颜真卿书风大致有三个时期,早期当从目前所见33岁所书《王琳墓志》到46岁所书《东方朔画赞》为止,此后几年颜真卿主要忙于应对安史之乱。此期间的重要碑有新出土的《罗婉顺墓志》(747年)、《郭虚己墓志》(749年)、《多宝塔碑》(752年)。中期当以乾元元年(758年),《华岳庙题名》与《祭侄文稿》为始,颜真卿50岁到70岁之间,这期间颜体确立了自己的风貌,重要作品有《争座位帖》(764年)、《郭家庙碑》(764年)、《麻姑仙坛记》(771年)、《大唐中兴颂》(771年)、《臧怀恪碑》(772年)、《宋璟碑》(772年)、《李玄靖碑》(777年)等。70岁后为晚期,颜真卿人书俱老,有《颜勤礼碑》(779年)、《颜世家庙碑》(780年)、《奉命帖》(783年)、《移蔡帖》(785年)等碑帖传世。

《罗婉顺墓志》书写时间介乎《王琳墓志》与《郭虚己墓志》之间,书风也是如此。与中后期相比,颜体早期用笔相对清劲,笔画自然雄媚,但颜体结字自始至终都是以宽博取势,《罗婉顺墓志》也是如此,但这种开张的宽博跟褚遂良的宽扁取势有所区别。就算是最早的《王琳墓志》在体式上,与中晚期的《李玄靖碑》《臧怀恪碑》《颜勤礼碑》等也比较接近,这说明颜真卿在书法上的变化重心是在笔法上,也再次阐明笔法是书法的核心问题。所以,颜真卿多次跟张旭请师笔法,探讨的是神用笔之理。

天宝五年,在任醴泉尉与长安县尉之间的空闲时间,颜真卿到洛阳再次拜见张旭,写下了千古名篇《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阐明了书法中笔法的基本原则——“勿使无度,揭示了笔法最精髓意象——“锥画沙印印泥

除了这篇记述之外,颜真卿两次提及跟张旭学习笔法的事。一是在为《怀素上人草书歌序》中提到:羲、献兹降,虞、陆相承,口诀手授,以至于吴郡张旭长史。虽姿性颠逸,超绝古今,而模楷精详,特为真正。真卿早岁,常接游居,屡蒙激昂,教以笔法。说的就是38岁之前,曾多次向张旭请教笔法。一是在颜真卿《草篆贴》中提及:自南朝来,上祖多以草隶篆籀为当代所称,及至小子,斯道大丧。但曾见张旭长史,颇示少糟粕,自恨无分,遂不能佳耳。真卿白。”“曾见张旭长史”“自恨无分,遂不能佳耳表明自己曾经求教于张旭,但因天分和性情隔阂,未能深入。换句话讲,自己的书法并不是主要取法张旭。上祖多以草隶篆籀为当代所称则表明自己书法主要源于上祖。清阮元讲:唐之殷氏(仲容)、颜氏(真卿),并以碑版、隶、楷,世传家学。


颜惟贞《萧思亮碑》(局部)

可以说,颜真卿书法主要源于家学,后从师学拓展,但主要还是从家学出。家学直接渊源是伯父颜元孙,师学直接渊源是张旭。从师承脉络来看,张旭书法师承舅父陆彦远,陆彦远师承虞世南和褚遂良,虞世南、褚遂良出自智永与史陵,智永传承二王家法。颜真卿是从这条脉络上远师二王,但这条线在颜氏书风中为非主流脉络。最重要的脉络还是颜氏家学传承。

南朝以来,颜氏家族擅长书法者见称于史:颜真卿十代从祖颜延之、九代从祖颜峻、九代祖颜腾之、八代祖颜炳之、六代祖颜协、五代祖颜之推、曾祖颜勤礼与从曾祖颜籀、祖父颜昭甫、伯父颜元孙、父亲颜惟贞(有《萧思亮碑》拓本传世)。其中,除颜籀和颜勤礼擅篆籀外,其他也以擅长草隶书见称于世。

从颜氏家族三十五世颜之推开始,颜氏家族与另外一个书画文化世家殷氏家族六世联姻,对颜真卿书风形成有重要影响。殷氏家族书画渊源可以追到殷浩,殷浩善书法,与王羲之为挚友。殷氏家族在唐代最重要的书法家是殷仲容,《颜元孙碑》记载:仲容以能书为天下所宗,人造请者笺盈几,輙令代遣,得者欣然,莫之能辨。殷仲容书法水平极高、名气甚大。从出土的《褚亮碑》《马周碑》来看,殷仲容书法为当世一流,是殷氏家族的集大成者。殷仲容十代祖殷仲堪、高祖殷钧、曾祖殷不害、祖父殷令名、父亲殷闻礼,都擅长书法与绘画。

殷仲容《马周碑》(局部) 674

颜真卿的祖父颜昭甫在训诂学、书法两方面继承家学,与颜真卿从外祖殷仲容齐名于武周时期。在颜真卿父辈中,颜元孙和颜惟贞成为颜氏和殷氏家法的继承者。《颜氏家庙碑》记载颜惟贞:仁孝友悌,少孤,育舅殷仲容氏。蒙教笔法,家贫无纸笔,与兄以黄土扫壁,木石画而习之,故特以草隶擅名。从此,颜氏书法与殷氏书法合而为一,颜真卿则是颜、殷两家家法集大成者,颜真卿书法直接来源则是伯父颜元孙。《颜元孙碑》讲:真卿越自婴孩,特蒙奖异,且兼师父之训,岂独犹子之恩?濡笔告哀,不申万一。由于颜惟贞较早的过世,颜真卿儿时主要受教于伯父颜元孙,颜元孙在颜真卿的生活中担任了父亲与老师的双重角色。

因此,颜体源出颜氏家法,从累世联姻的殷氏家族吸收了殷氏书风,而殷氏书风因之前与王家累世联姻吸收了王家笔法。颜鲁公书法以颜氏为根本,融合殷氏与王氏笔意,是晋唐笔法集大成者;从盛唐以后看,颜真卿对书坛影响远超王羲之;颜真卿又为儒门复圣颜子四十世裔孙,可以而且应当尊称为书坛复圣!


颜以琳 颜子七十九世孙、颜鲁公四十世从孙、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上一篇:开台王颜思齐:被列入科教书
下一篇:广东颜子文化研究会:【2021】春节慰问活动开始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