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颜仁郁《赞神曲》诗要厘清的问题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16-10-18 22:06:40 | 浏览:3290次 ]
分享到:

            郑宝国

   晚唐,曾任德化建县前归德场场长颜仁郁有一首《赞神曲》,曰:“村南村北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麦黄正满绿针密,稻黄无际红云平。前年谷与金同价,家家啼哭伐桑柘;岂知还复有今年,酒肉如山祭春社。吏不登门白昼眠,老稚雅乐如登仙。县里归来传好语,黄纸赎放身丁钱。”对于这首诗有三个问题要厘清:


   首先,这首诗是出自颜仁郁手笔吗?商务印书馆《辞源·修订本》2014年版3286页“身丁钱”条目:“即人口税,此制自汉始,历代相沿,但名称各异,赋额不一。宋时称身丁钱或丁钱。宋陆游《剑南诗稿》三四《丰年行》:‘县前归来传好语,黄纸赎放身丁钱。’”《辞源》把“身丁钱”一词来源定为出自宋陆游《剑南诗稿》的《丰年行》,其全诗是:“南村北村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稻陂正满绿针密,麦陇无际黄云平。前年谷与金同价,家家流涕伐桑柘。岂知还复有今年,酒肉如山赛春社。吏不到门人昼眠,老稚安乐如登仙。县前归来传好语,黄纸赎放身丁钱。”两诗基本相同,只有细微差别。


   颜仁郁出生于晚唐大和九年(835年),卒年不详。父颜芳( 公元783--860年),明经进士,唐永贞元年(805年)由侯官经永泰入当时还属永泰县管辖的归德场归义乡山亭里(今泗滨村),受聘金员外家为塾师,为德化有史载以来最早教师。七子颜仁郁幼承庭训,饱学多才。他所生活的晚唐至五代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人民水深火热。唐昭宗乾宁5年(898年),颜仁郁在“政荒民散”、社会萧条、民不聊生的困难时期接任归德场场长。场,原是征税的机关,兼顾民政、治安的功能。他上任后,勤政爱民,倡导农桑,兴办陶瓷,发展生产。乾隆版《德化县志》载他上任后“一年襁负至,二年田莱辟,三年民用足”,就是说他治下的归德场,“第一年逃难的百姓纷纷回归安居;第二年田地都被开垦出来种上庄稼;第三年老百姓就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归德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稳定与繁荣。因此从诗的内容上看,契合当年的时代背景。


    从诗的风格上看,《赞神曲》具有颜诗的特点。《龙浔泗滨颜氏族谱》始修于北宋初期,迄今已至九修,是德化最早修纂族谱的姓氏,神奇的是,《颜谱》历经千年沧桑,九次修纂,都陈陈相因保留《仁郁公传》,《赞神曲》连同《谕农》等诗篇就收记入传中。根据《龙浔泗滨颜氏族谱》载,颜仁郁诗有《朱门》、《客路》、《边庭》、《城市》、《贫女》、《负薪》、《空门》、《山居》、《渔家》十门百首(各10首),白描了农家、朱门、城市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这些诗篇很快在民间广为传诵,人们称其为“颜长官诗”,并流入京师。昔曾编入《龙浔志》,惜大多已失传。其中《农家》、《山居》两组诗首章收入《全唐诗》和清乾隆版《德化县志》。如《谕农》:(一)夜半呼儿趁晓耕, 赢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 将谓田中谷自生。(八)夏日炎炎如火钻,野田禾秀半枯干;皇天不雨农家望,何恨龙神不我看!


   三百多年后,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福建建宁人、进士朱继芳任德化县令,在晋谒邑东颜长官祠(978年漳泉两州归宋后,于龙浔山腰及三班湖内寨(亦称归德寨)立祠,称“长官祠”,塑像奉祀)并读颜诗后,以次韵作《和颜长官百咏》。次韵,就是以原诗的韵脚并顺序所作百首和诗。《百咏》诗今犹存,收辑于《德化文史资料》第三期(1980年3月版)。读朱诗用次韵作的百咏和诗,可窥见颜诗风格之一斑。


   著名作家刘克定指出,“陆游的《剑南诗稿》版本很多,其中一些诗的真伪,争议也多。《四库总目提要》云:‘夫游之才情繁富,触手成吟,利钝互陈,诚所不免。故朱彝尊《曝书亭集》有是集《跋》,摘其自相蹈袭者至一百四十余联。是陈因窠臼,游且不能自免,何况后来。然其托兴深微,遣词雅隽者,全集之内,指不胜屈。安可以选者之误,并集矢於作者哉!今录其全集,庶几知剑南一派自有其真,非浅学者所可藉口焉。’这是非常客观的评价。后人编选‘剑南诗稿’时,核实、考证不严,重复和误选,张冠李戴的事就很难免,把唐代颜仁郁的诗误收入《剑南诗稿》就是这样,这并不奇怪。但《辞源》修订本何以失察于兹,就匪夷所思了”。(《新民晚报》2009年11月24日第B8版)


   其二,这首诗写于何时?有族谱研究者认为,这首《赞神曲》应写于后唐清泰二年(闽永和元年)即935年之后,理由是:诗的尾联有“身丁钱”一词,而福建实行“身丁钱”的时间是王审知之孙王昶(继鹏)承袭闽王之后。因此得出颜仁郁出生于五代(907年)后,公元935年后还健在,以佐证颜仁郁是福建颜氏入闽另一始祖长子、到归德任场长的臆断。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8月版):“身丁钱:五代至宋南方地区征收的丁赋。五代时吴越、南平、南汉按人丁征收钱米,称‘向丁钱’。宋南方仍沿袭此制。纳税对象为年二十至六十岁男丁,有些地区扩大至幼儿和老人。主要纳钱,也有纳绢、绵、米的,各地课额不同。”


   《通志》“丁钱:即丁税。唐末,马殷据湖南,始征梆桂等处民丁钱绢米麦。”


   《宋史食货志》曰:“丁口赋,百姓岁输身丁钱米是也。”宋代沿袭前朝仍然“岁输”丁口赋。“本朝经国之制,县乡版籍,分户五等,以两税输谷帛,以丁口供力役。


    “唐代建中元年(780)推行新制,废止此前‘惟以资产为宗’的租庸调制,改行‘以丁身为本’的两税新法,实可为其中关键性的转折。”(包伟民“唐宋转折视野之下的赋役制度研究”《中国经济史论坛》)


    上述记载与研究表明,福建与其它地区一样,至少在唐建中元年(780年)就实行“身丁钱”的税赋,五代至宋以后因袭前朝做法,至清朝初期才推动“摊丁入亩”的改革。


    梁开平四年(910年),王审知进封闽王。鉴于颜仁郁为政归德场时,实行很多惠农举措,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深得王审知青睐,任命颜仁郁为闽国农官(据《十国春秋》卷90)。因此,颜仁郁卸任归德场长当在公元910年,后由硕杰郑昭祖继任,有省、县志书可查。“县前归来传好语,黄纸赎放身丁钱。”应是他任归德场长时到永泰县城公干归来,带回来朝廷减免“人口税”的好消息。“身丁钱”始于王昶为闽王的935年之后,显然有违史实。更不用说此时归德场业已作古,升为德化县了。因此,此诗应写于颜仁郁任归德场长时(898——910年间)


    再说,德化文庙奉颜仁郁为首祀乡贤(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若是外邑来任就应奉为首祀名宦(本地任职而勤政爱民,着有德业之官员,逝后由当地士民举荐,经本省总督、巡抚,会同学政审核批准,将其牌位入祀于所在州县名宦祠。)


    其三,《赞神曲》写的什么?很多陶瓷文化研究者和陶瓷专著把《赞神曲》捧为晚唐诗人颜仁郁描写陶瓷生产的诗歌,因为诗中首联即是:村南村北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地碓”,不就是舂瓷土的吗?于是“描绘了当时德化县陶瓷作坊遍布乡里的情景”,“形象地勾画出了当时德化陶瓷生产的胜景”等等。若如此推断,诗中赞颂的神祇就是窑神啰?非也!诗中要歌颂的神祇是土地神。这要从全诗来解读。(这里以《剑南诗稿》为准,也许编者误选编《诗稿》时作了订正)南村北村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稻陂①正满绿针密,麦陇②无际黄云③平。前年谷与金同价,家家流涕伐桑柘④。岂知还复有今年,酒肉如山赛春社⑤。吏不到门人昼眠,老稚安乐如登仙。县前归来传好语,黄纸⑥赎放身丁钱。注:①陂:这里作山坡、斜坡解。稻陂:长满稻谷的梯田。②陇:古同“垄”,土埂。


   ③黄云:五谷熟,田野金黄。《东方朔传》:“天有黄云来覆车,五谷大熟。”④桑柘:桑树和柘树,叶均可饲蚕。这里是采摘野菜的意思。⑤春社: 古代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唐宋时期最为兴盛。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现民间仍有以农历二月二日,祭“土地公公生日”习俗。⑥黄纸:即黄册也。统计户口之册籍。赎放:犹减免。全诗的意思是:赞颂土地神的歌 连连绵绵的春雨停了,雨后初晴的农村景色真是美丽;你听,村子里此起彼伏地传来了地碓舂米(或舂糍舂粿)的声音。看,绿油油的梯田里,水稻茁壮成长,像一根根绿针刺向天空;金黄色的麦垄一望无际,一派丰收的景象。大家还记得前年吗?那真是灾害无穷啊,稻谷与金子是一样的价钱;家家户户都揭不开锅,只好到处采摘野菜来充饥。今年真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呀;祭土地神那天,祭祀场面真是壮观,供桌上的酒肉堆得象小山一样,人们喝得醉醺醺才相扶而归。如今社会安定,官吏也没来骚扰,大白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老老少少日子过得象神仙一样自在。最近刚从县里办事回来,还有好消息告诉大家;今后,身丁钱税赋能减免了。我们真要感谢土地神的保佑啊!


    这分明写的就是他任归德场长后 “一年襁负至,二年田莱辟,三年民用足”的情景嘛。非得说“家家户户地碓声”写陶瓷生产的话,也许舂米的声音里夹杂着舂瓷土的声音,或者就是用舂瓷土的碓臼舂米了。


    中国古代传统的观念是“以农为本,以商为末”。陶瓷生产属百工之流,一般是不入正史或家谱。德化陶瓷历史悠久,涌现了多少陶瓷大师、能工巧匠,我们现在很难找到确切记载。《龙浔泗滨颜氏族谱》能记载唐顔仁郁侄颜化采著《陶业法》、绘梅岭图,对德化陶瓷史是一大贡献。



上一篇:颜纯炯到三班镇泗滨村颜氏宗祠谒祖省亲
下一篇:颜国正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