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习近平回信勉励中国一重产业工人代表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4-09-28 16:49:05 | 浏览:1645次 ]
分享到:

2024-09-28 14:28:28新华社

原标题:习近平回信勉励中国一重产业工人代表

坚守技能报国初心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继续为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一重产业工人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

习近平指出,我曾两次到一重,大家对科技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执着追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年,你们聚焦重大装备制造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奋力攻关,取得不少新突破,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产业工人的爱国心、创造力。

习近平强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新时代新征程,希望你们坚守技能报国初心,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苦练内功、提高本领,继续为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央企业要深化改革创新,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做强做优做大,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装备制造业领域的重要骨干企业,总部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中国一重有关制造基地考察,对企业改革创新、经营管理等提出要求。近日,获得过先进模范称号的中国一重产业工人代表给习总书记写信,汇报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强技术攻关等情况,表达为东北全面振兴、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回信全文】

习近平给中国一重产业工人代表的回信

习近平给中国一重产业工人代表的回信

2024-09-28 14:29:46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习近平给中国一重产业工人代表的回信

中国一重产业工人代表:

你们好!来信收悉。我曾两次到一重,大家对科技创新和产品质量的执着追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年,你们聚焦重大装备制造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奋力攻关,取得不少新突破,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产业工人的爱国心、创造力。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新时代新征程,希望你们坚守技能报国初心,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苦练内功、提高本领,继续为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央企业要深化改革创新,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做强做优做大,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24年9月27日

习言道|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09-28 14:30:38中国新闻网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27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

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19亿人次

2024-09-28 14:56:44光明网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光明日报记者 訾谦

国庆黄金周临近,假期出行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9月2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国庆假期出行服务保障有关情况。

据悉,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今年国庆假期,七座以下(含七座)小型客车通行收费公路继续执行免收通行费政策,免费通行时段起止时间为10月1日0时至10月7日24时。交通运输部预测,国庆黄金周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19.4亿人次,平均每天2.77亿人次,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长0.7%,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19.4%。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指出,今年的国庆假期出行有四个特点:一是自驾出行的比例高;二是客流的高峰期会拉长;三是中长途出行需求会增加;四是国内国际出行需求两旺。

“本次黄金周假期,大家的出行意愿十分强烈,预计将超过19亿人次。”李扬表示,交通运输部门将全力加强运输服务供给,全力改善交通出行体验,全力提升运输质量,全力保障出行安全。

根据预测,今年国庆假期期间自驾出行比例将超过80%,达15.26亿人次。对此,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周荣峰表示,近年来,自驾成为出行的主力,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流量持续快速增长,这对交通运输部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我们不断加密公路沿线充电设施的配备,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累计建成充电桩2.88万个,充电停车位(充电枪)4.48万个。”周荣峰表示,交通运输部门还不断加强繁忙区域充电供给,会同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指导各地提前研判充电繁忙服务区,通过强化充电信息发布、增设移动充电设施、探索引导到对向服务区充电等举措,做好充电保障工作。

此外,为了缓解服务区“停车难”问题,交通运输部推动服务区设施改造提升,增加停车位数量。同时,完善第三卫生间、母婴室、无障碍设施等服务设施,强化日常保洁工作,确保服务区环境卫生整洁、服务便捷高效。

国庆假期期间,在提升公路出行信息服务水平方面,交通运输部还将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公路服务区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不断优化升级“e路畅通”小程序,健全完善充电桩随手查、车辆阳光救援等各项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服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越是假期,出行越繁忙,安全越重要。我们将加大重点景区景点、枢纽场站、繁忙路段执法力量的投入,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和气象部门的沟通共享,及时应对天气变化。”李扬强调,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这一共同愿景,是交通人的使命和担当,交通运输部门将在加强出行研判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出行保障方案,让大家出行更安全、更便捷。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28日 04版)

史上首次!国内外百余位文庙书院代表相聚山东曲阜

2024-09-28 14:23:44大众新闻

在9月27日晚举办的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上,正式启动了“斯文在兹”全球文庙书院溯源之旅。

文庙书院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广泛分布在海内外。这次“斯文在兹”全球文庙书院溯源之旅活动,是国内外百余位文庙书院代表历史上的首次相聚,他们将围绕儒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进行交流研讨,共同发布《文庙书院保护传承曲阜宣言》。

全球文庙书院管理者为何在此时相聚山东曲阜?今年,是孔子诞辰2575周年,是中国曲阜“孔庙、孔府、孔林”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30周年。为此,本届国际孔子文化节邀请海内外文庙书院的管理者、专家学者,共聚孔子诞生地、文庙书院的发源地曲阜,举行“斯文在兹”全球文庙书院溯源之旅活动。

文庙书院,和而不同。启动仪式上,10位国内外文庙书院代表走上台,展示各自文庙书院的标识物品。

◎越南河内国子监文化科学院副院长阮文秀带来了越南河内文庙的奎宿亭微缩模型。

◎印度尼西亚泗水文庙代表姚平波带来了1900年出版的“四书五经”印尼文译本。

◎马来西亚孔圣庙中华三校校长杨来福带来了孔圣庙中华三校的校徽、校训、校歌。

◎韩国成均馆儒道会总本部会长崔瑛甲带来的是成均馆祭孔典礼照片。

◎日本多久市市长、多久圣庙理事长横尾俊彦带来了一组照片,是多久孔庙祭孔典礼期间学生们表演乐舞、腰鼓舞、舞狮的场景。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副馆长李晴带来的是“国子监立体浮雕”创意产品。

◎福建省朱熹纪念馆馆长吴吉民带来的是和刻本《论语集注》。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助理于月带来了建于明代的文庙石牌坊匾额“德配天地”照片。

◎台湾桃园孔庙代表、台湾中华孔子后裔儒学促进会荣誉理事长孔繁晋带来的是桃园孔庙奉祀的清代孔子像照片。桃园孔庙建成以来每年都举行隆重的祭孔典礼。

◎曲阜孔庙代表、曲阜市文物局局长孔德民带来了绘于明代的“《三圣图》轴”,现收藏于孔子博物馆。“今年是孔子诞辰2575周年,也是曲阜‘三孔’列入世界文化遗产30周年。作为曲阜孔庙的代表,热烈欢迎国内外同仁来曲阜开展交流互鉴!”孔德民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庙389处、书院176处;海外文庙书院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9月28日,文庙书院管理者还将参加祭孔大典,在曲阜开展座谈交流。

(大众新闻记者 赵琳 杨帆)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 赵喻明:十六载孜孜以求 为应急救援装备制造“上大分”

2024-09-28 14:53:12中工网

中工网记者 姚怡梦

挖掘机试验启动的一瞬间,赵喻明的心跟着悬了起来。

随着动臂一上一下,铲斗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试验结束,赵喻明迅速将重要的复盘数据记录在电脑上。

“一台装备从开始有想法,到方案设计、原理验证,最后成型,至少十年时间。”看着自己设计研发的挖掘机,赵喻明感触良多。

今年41岁的赵喻明是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河智能)特种装备事业部高级工程师。扎根工程机械领域十六载,赵喻明倾情于科研立项和成果转化。

凭借着甘坐“冷板凳”的毅力和敢为人先的勇气,他带领团队打破了多项“卡脖子”技术,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让应急救援装备智能化及节能技术全面开花。

1

工作中的赵喻明。中工网记者姚怡梦 摄

智能应急救援装备研发的先行者

在一间只有4平方米的远程操控间,赵喻明坐在操控位上,紧盯着眼前的屏幕说道:“开始操作。”随后,他双手握住两侧的手柄,向前一推。

突然间,距离他五米远的挖掘机举起“大小臂”,转动“身躯”,开始了挖掘动作。

“有了它,在地震等灾害救援中,救援人员能通过远程操控快速清理救援通道,提升救援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谈及自主研发的遥控挖掘装备,有些腼腆的“理工男”打开了话匣子。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博士毕业后,赵喻明便一直扎根在科研一线。更多的时候,他把精力投入到了研发应急救援装备项目上。

“我们的应急救援装备必须可靠!在救援现场,装备如果出了问题,不但人没救到,还可能阻挡救援的生命通道。”赵喻明说,在装备出厂前,都要进行严苛的试验,包括极高温、极寒、高原试验。

2

2021年,赵喻明(右二)和团队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开展应急救援装备户外严寒实验。受访者供图

2021年春节,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赵喻明放弃了与家人团圆,带领团队远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开展应急救援装备户外的性能试验和试用。

凌晨3点到早上9点,是他们选择的试验时间。彼时的最低气温已经降至-52℃,手机拿出来不到1分钟就关机,人呼出的寒气把眉毛都染成了白色。

3

赵喻明 受访者供图

赵喻明和他的团队在这一待就是两个月。

在最冷的地方最冷的时候做试验,考验装备的可靠性,也考验人的毅力。

“一天晚上,实验科目已经完成,我们正准备把装备撤回去时,装备不动了。”这件事让赵喻明记忆犹新。

太阳一落山,温度下降得更快,团队成员迅速将应急照明灯升起。为了操作方便,赵喻明摘下了手套。但是刚一拿起扳手,手却被冻得粘了上去,只能等维修完成后慢慢地扯下来。

近三年,不管是最低气温-52℃的极寒区,还是地面温度53℃的极热区,又或是海拔5300米的高原,都留下过赵喻明和队员们“战斗”的身影。

如今,赵喻明自主研发的各类应急救援装备被武警、消防等专业应急队伍所采用,不断出现在各地抢险救灾现场,提供抢险救援装备和技术支持。

4

工作中的赵喻明。受访者供图

解决“卡脖子”难题

2010年,赵喻明在上海看到密密麻麻作业的工程机械一字排开非常气派,可惜这些都是进口设备。

当时他便意识到:“国内工程机械创新才有出路!”

2012年前后,面对节能工程机械装备这片待开拓的广阔蓝海,赵喻明跟团队一起进行项目攻关。

从运用原理到产品结构,样机测试结果的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外同等水平,但投入施工节能效率却依然低下,赵喻明困惑不已。

“最开始我仿照外国先进的装备进行研究,但是很多关键技术,比如电驱动等,外国没有卖给我们,所以他们的方案我拿过来毫无用处。”赵喻明回想起当初的日子,一脸云淡风轻,谁也未曾想过,他也经历过一段“痛苦”的时光。

他们不给,我们就自己造!

时间紧、任务重,资料少、没经验……难题接踵而至,但这些困难动摇不了赵喻明的决心。

“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擅长什么?液压驱动呀!”

赵喻明从他最擅长的领域入手,一边查资料摸索,一边补充相关专业知识。他和团队花了两年时间,沉下心来,研制出一套液压的能量回收系统。

“没有能量回收系统,挖掘机抬臂的时候全部靠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有了回收,将液压回收的能量再利用,让斗杆抬起来。”赵喻明解释道。

最终自主研发的节能挖掘机成功下线。相较以前,每天可以节省1000块的燃油费,节油率超过了20%。

“决不能放弃!创新就是为了应用,不能转化为成果的创新都是无效的!”谈到自己的创新之路,一直笑着说话的赵喻明严肃了起来。

工作至今,赵喻明主持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6项,获成果鉴定3项,已授权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

伴随成就而来的,是诸多荣誉加身——他先后荣获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长沙市优秀技术工人等。今年5月,赵喻明又获得了湖南省第二届“湖湘工匠”。

5

工作中的赵喻明。受访者供图

攀登智能制造更高峰

格子间里,赵喻明端坐在电脑前,一会凝视着屏幕中的图纸,一会又陷入沉思,记录下一个个新想法。

作为核心人员,赵喻明在设计方案上总是有很多新的想法。

“赵博士学历高,但是他创新能力更高。你看他的头发就知道。”与赵喻明共事12年的老友段军武打趣地说道,“刚工作的时候也是郁郁葱葱的,现在你看看还有几根。”话语间轻松幽默,背后却是赵喻明跟团队已经记不清多少个挑灯夜战的日子。

“搞研究就像升级打怪,一路过关斩将。”赵喻明说,“头发多少是要牺牲的。”

赵喻明少的不只有头发,还有对家人的陪伴。“他和妻子的十周年结婚纪念日,都是在办公室里加班过的。”老搭档张大鹏吐槽道。对家庭赵喻明满怀歉意。

“我曾经以为自己会西装革履地在办公楼里谈笑风生,但一头扎进了这个行业。”赵喻明这句看似懊恼的话,实际上没有半分后悔的意味。

2020年9月17日,正在长沙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特别表扬了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

这份鼓励与嘱托,赵喻明始终牢记于心,每每回想起,都会让他心潮澎湃,接续奋斗。

“我将继续深耕细作、勇于作为,让中国智造走向世界更多、更远的地方。”赵喻明说。

四个维度为新型工业化新篇章画像

2024-09-28 14:58:34人民网

蒙古国总理:中国的快速发展为蒙古国带来新机遇

2024-09-28 17:45:24新华网

新华社乌兰巴托9月28日电(记者阿斯钢 苏力雅)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27日表示,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成就为蒙古国带来新机遇,并为两国合作创造新的平台。

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27日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奥云额尔登在致辞中表示,75年来,中国快速发展,如今已成为对世界的和平稳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

“我们两国间的传统友好关系,已成为国际和地区邻国关系的典范。”奥云额尔登说。

奥云额尔登表示,2023年蒙中双边贸易额达170亿美元,这是双方积极合作取得的成就。

奥云额尔登相信,在蒙古国“远景2050”长期发展政策、新复兴政策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蒙中俄经济走廊的框架内,蒙中将实现更多重大项目合作。他祝愿蒙中两国友好关系与合作蒸蒸日上、蓬勃发展。

中国驻蒙古国大使沈敏娟说,今年是中蒙建交75周年、《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签署30周年、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确立10周年。回首过去,中蒙友好最宝贵的财富是互信,是密切的高层往来、深厚的民间友谊,以及对彼此重大核心利益的理解尊重。





上一篇:时政微观察丨时隔5年再次举行表彰大会,三个“坚持”一以贯之
下一篇:第一观察|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重要指引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