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看图学习·清澈的爱丨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 人民幸福 总书记心系“温暖中国”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4-10-06 05:25:51 | 浏览:1611次 ]
分享到:

2024-10-05 20:16:28央广网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深刻阐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和谐统一,强调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

新征程上,我们要团结和依靠全体人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一起来学习!

总监制:骆红秉

总策划:张军 于锋

监 制:伍刚 王薇

编 辑:姜葳

设 计:刘璐

学习新语·非遗|“年轻一代要很好培养,更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024-10-05 20:17:35新华社

策划:唐颢宸 张瑜

设计:赵丹阳

素材支持:新疆克州党委宣传部

16万公里铁路,托举起流动的中国

2024-10-05 07:48:34人民日报

开通运营!10月1日10时08分,随着C8218次首发列车从银川站驶出,包银(包头至银川)高铁惠银(惠农至银川)段正式开通。

历史新高!10月1日,铁路发送旅客2144.8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平稳运行!10月4日,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45万人次。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启动以来,铁路旅客发送量已连续4天超1700万人次,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国庆前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孙中山先生100多年前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设想在新时代走进现实。

“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点赞。

16万公里铁路网,连通山海、压缩时空。10月1日,记者登上G79次列车,沿着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铁,感受流动的中国。

压缩时空,旅行说走就走

10月1日10时整,G79次列车从北京西站缓缓驶出。

“北京到香港,全程2400公里,只需8小时12分,太快了!”国庆假期,游客许女士带着父亲、女儿赴香港旅游,“节前两天抢到票,说走就走。”

“全线都能每小时跑350公里,回家更快了!”京广高铁武广段安全标准示范线今年6月15日全面建成,京广全线实现高标运营,在北京读书的广州学生林青颐回家更方便了。

京广高铁,全长2298公里。“10余年来,得益于路网、列车的持续升级,G79次列车越跑越快,车厢日益舒适,服务持续升级。”G79次列车乘务长杨永红说。

放眼全国,复兴号奔跑在广袤大地上,托举起流动的中国。

川西高原,动车开进九寨黄龙。“九寨迷人的风光令人陶醉,中国高铁舒适的体验令人震撼。”来自柬埔寨金边的游客黎肃哈女士说。

中原大地,“米”字形高铁通达四方。“我从济南来,坐高铁大约两小时”“我是西安的,高铁过来很快”……在河南开封,八方旅客感受古都魅力。

为期10天的铁路国庆黄金周,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5亿人次。上亿人次的出行背后,是中国16万公里铁路网提供的强大支持。

以轨为尺,路网越织越密。

从林海雪原到江南水乡,从大漠戈壁到东海之滨,“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形,香港进入全国高铁网。2012年以来,中国铁路累计建成投产铁路6.6万公里,其中高铁3.8万公里。16万公里的铁路,覆盖了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覆盖96%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

以风为速,列车越跑越快。

今日中国,在京沪、京津、京张、成渝、京广等高铁,复兴号实现最高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是世界上唯一实现高铁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的国家。

今日中国,全国铁路旅客列车单日最大开行能力超过1.2万列,较2012年增长184%。其中高铁动车组达1万列以上,较2012年增长426%。

跨越大江大河,通达四面八方,中国铁路把广袤大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紧密连接起来。

路网重构,串联活力中国

10月1日12时21分,G79次列车行至郑州东站。

“节前大任务圆满完成,假期可以好好放松下。”中铁装备集团掘进机研究院引江补汉项目TBM总设计师毛晴松是京广高铁的常客,“平时工作跑广州,这回休假去长沙”。

9月26日,“江汉先锋号”硬岩掘进机在中铁装备郑州生产基地顺利下线。这个直径12.23米、长160米的大家伙,是国内工程应用的最大直径单护盾硬岩掘进机。

“这台装备具有超前探测、智能掘进、安全可靠等优点,将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建设。”毛晴松介绍,后续中铁装备还将为引江补汉项目再提供5台硬岩掘进机。

在郑州东站停留3分钟后,G79次列车奔向武汉。

这头,旅客透过车窗,欣赏武汉长江大桥与黄鹤楼“同框”的精彩瞬间。那头,临近三峡大坝的枝城港,铁水联运班列风笛阵阵。

原来,水运货物通过三峡船闸排队时间较长,若遇上大坝检修,只能借力铁水联运班列。为此,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在武汉至成都间双向开行长江铁水联运班列,班列较水路运输时间平均压缩7天,节约物流成本30%以上。

出湖北,进湖南,山峦起伏。这个假期,梁鹏程准备沿京广高铁南下,回家探亲。

身为时代新材风电产品事业部开发中心主任,梁鹏程虽已踏上归途,但仍惦记着公司首支126米海上漂浮式风电叶片的下线进展。

“纵观风电行业发展趋势,深远海域风资源条件更优,挺进深远海是未来重要发展方向。”梁鹏程说,126米漂浮式风电叶片,天生适合应对深远海域的复杂环境,海上作业时间短,安装方便,极大扩展了风力发电的覆盖范围。

从北京到长沙,列车纵横驰骋,串联活力中国;放眼神州大地,路网重构版图,激发经济潜力。

16万公里铁路网,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今日中国,铁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均稳居世界首位。2023年,我国铁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完成50.1亿吨、36438亿吨公里。

16万公里铁路网,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

今日中国,中欧班列已联通中国境内123个城市,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4个城市。截至2024年8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突破9.6万列,发送货物939万标箱,运输货物货值约4000亿美元。

16万公里铁路网,也诠释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1949年,四川、重庆、贵州铁路里程为0公里;2012年,总里程增至5924公里;2024年,增至12259公里……中国铁路坚持协调发展,不断填补西部路网留白。2012年以来,145个县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低票价、站站停的公益性“慢火车”覆盖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停靠691个站点。

继续延伸,昂首阔步前行

16万公里,是重要节点,更是新的起点。

高铁新线不断延伸——

山东菏泽,京雄商高铁施工正酣。

“我们正在加紧施工,争取10日完成梁郓段菏泽特大桥连续梁的浇筑工作。”中铁十局雄商高铁梁郓段总工程师金楷然介绍,该连续梁全长136米,施工邻近京九铁路繁忙干线,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

浙江舟山,甬舟铁路建设如火如荼。

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甬舟铁路的控制性工程,主跨达1488米,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跨海桥,也是世界跨度最大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

“我们通过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提升施工质量,助力舟山人高铁‘上岛’的梦想照进现实。”中铁大桥局西堠门公铁大桥常务副经理李永旗说。

截至目前,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已建成投产约80%,开工在建规模约15%。国铁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2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5万公里,其中高铁5万公里,铁路网覆盖99.5%的城区人口20万以上城市,高铁网覆盖97.2%的城区人口50万以上城市。

铁路机车升级迭代——

两组数据对比鲜明: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可统计的机车有4069台,分别出自9个国家,机车型号多达198种,彼时的中国被称为“万国机车博物馆”。

如今,我国已经自主研制形成涵盖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不同速度等级,适应高原、高寒、风沙等各种运行环境的复兴号系列产品。

眼下,由国铁集团牵头研制的CR450动车组样车正在紧锣密鼓研制。在中车长客、中车四方生产线上,CR450动车组样车生产有序推进,今年年底有望正式下线,将填补世界高铁多项技术空白。

铁路装备持续“上新”——

掘爆机,将传统钻爆法与现代TBM掘进有效结合,是隧道掘进领域的一种突破性原创性技术成果。

5月份,由清华大学和中铁科工联合研制的世界首创掘爆机试验装备完成掘进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超硬岩地质条件下,掘进效率可提升30%。当前,掘爆机研发团队正依托厂内试验,对设备研发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铁路密布,高铁飞驰,一列列复兴号触摸发展脉动、澎湃创新活力,织就壮美的新时代画卷。

实现历史性变革!丨图说

2024-10-05 07:46:35经济日报

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大国,从需求失衡到三驾马车协同拉动,从地域发展不平衡到东西南北纵横联动发展……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实现历史性变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全局上谋势、在关键处落子,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大国竞争,产业为要。良性的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提升,经济从依赖单一产业为主转向三次产业共同带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和优化升级态势更加明显,第一产业基础地位巩固夯实,第二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没有产业体系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当前,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向好;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纵观全球,拥有强大国际话语权和经济影响力的国家,无不在制造业关键核心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瞄准高科技,追求高效能,迈向高质量,我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动能强劲。

内需市场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推进,消费和投资规模明显扩张,对外贸易持续发展,需求结构得到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需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凸显。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协调发展的“工笔画”由点及面,正连缀成一幅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壮阔画卷。

从历史维度看,城乡关系是影响一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间处于分割状态,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经济结构实现重大变革,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增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回望过去,我国经济创造奇迹、结构持续优化;展望未来,高质量发展铿锵有力,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前途!

来源/经济日报(数据整理/李瞳 朱双健 设计/王墨晗 张欣颖(见习) 文字作者/郭存举 )

监制/张益勇 审核/杜秀萍

编辑/刘莉 校对/张萌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庆假期,各行各业的许多劳动者——

坚守岗位拼搏奉献 干事创业再建新功

本报记者 栾心怡
2024年10月06日06:0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最是奋斗动人心。广袤的祖国大地上,升腾着昂扬进取的活力,涌动着踔厉奋发的干劲。

  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深情勉励:“在为国尽责、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展现人生风采”“努力成为善于干事创业的岗位能手、行家里手”“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国庆假期,许多人坚守岗位、奋战一线,用拼搏诠释责任担当,用行动守护万家灯火。每个人的铿锵足音,交汇成国家和民族凯歌而行的奋进乐章。

  推进重大项目

  加紧生产建设

  雄安新区,未来之城。

  “B01栋第七层顶板水平度检测合格。”穿梭在施工现场,中交未来科创城二标段测量班班长史建昆手拿设计图纸,肩扛检测仪器,为项目高质量建设保驾护航。

  从“一张白纸”着墨,到40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600多亿元,雄安新区建设紧锣密鼓,施工热火朝天。

  夜里,史建昆一遍遍复核测量数据。“把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是我们每一个建设者的共同梦想。”史建昆说。

  天南地北,城市乡村,崇山峻岭,浩荡沙海,重大工程的建设者们一步一个脚印,共同造就神州大地的日新月异。

  “隧道温度控制得怎么样?”渝昆高铁彝良隧道施工现场,中国铁建大桥局渝昆高铁项目经理饶胜斌询问。

  彝良隧道位于云南昭通,是我国目前时速350公里的在建最长山岭高铁隧道。由于地质特殊,隧道内温度高达40摄氏度。饶胜斌和同事们利用雾炮机喷洒水雾、制冰机吸热制冷,逐渐降低温度,提高施工效率。国庆假期,彝良隧道约2300名建设者扎根乌蒙山深处,用汗水与智慧跑出建设加速度。

  库布其沙漠,烈日当空,黄沙无垠。10月5日,鄂尔多斯新能源项目120万千瓦风电项目二期暖水60万千瓦风电项目负责人高胜利对钢筋绑扎进行隐患排查。“国庆假期,我和近百名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坚守在此,推进道路基础等施工作业面。”高胜利说。

  新疆别迭里公路口岸是阿克苏地区第一个对外开放口岸。国庆假期,来自中建五局的100多名施工人员奋战一线,确保各节点工期目标顺利完成。“当前,项目国门查验区以及综合查验区等主体结构施工已接近尾声。”项目负责人原帅说。

  采取扎实举措

  确保出行安全

  流动的中国,生机勃勃。国庆假期,出游需求集中释放,文旅市场持续升温,10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8亿人次。相关部门以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行动、更贴心的服务,守护千家万户出行安全。

  “天游峰游客流量增多,请1号车支援。”对讲机里传来调度指令,福建省武夷山景区观光车驾驶员彭林武一路经过林间溪畔,到达站点。“国庆假期游客多,我们全员上岗,保障景区运力。”扒拉一口饭,彭林武开往下个站点,“希望通过我们的服务,让大家有愉快的旅程。”

  浙江衢州江郎山旅游度假区,门前车水马龙,自驾游客熙熙攘攘。“请您插好充电枪,扫描二维码……”国网衢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郑颖轩引导新能源车辆有序排队和规范使用,全力保障自驾车主出游顺利。

  晨光微露,安徽省天长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周鹏程骑着摩托穿梭在主干道上。自2012年以来,每个国庆假期,他都坚守在岗位上。“节日期间,市民游客出行热情高涨,这条路车流量大,排堵保畅工作必不可少,确保大家的节日过得安心。”周鹏程说。

  国庆黄金周运输启动以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1亿人次,列车纵横驰骋,串联活力中国。

  10月5日,一台和谐型机车停靠在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西检修车间试验线上,质检员张苏来到机车底部,对转向架和走行部大小部件逐一检查确认,“修一台机车,保一路平安。机车质量马虎不得,差一点儿也不行。”

  保障民生需求

  守护万家灯火

  田间地头,用心服务;工厂车间,挥洒汗水;门诊病房,奔波忙碌;城市乡村,履职为民……许多人的坚守,为更多人的国庆假期增添便利。

  “作为一名援疆医生,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是我义不容辞的使命。”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人民医院,来自福建厦门的神经医学科医生魏峰主动申请国庆假期值班,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为了村民们尽早入住、温暖过冬,再辛苦也值得。”在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住建中心质量监督工程师郝建峰每天走村入户,帮助村民自建房屋。8月建昌县发生汛情后,当地派出8个工作组,全力推进灾后重建。

  “我们一定确保粮食颗粒归仓、种植不误农时。”阴雨连绵数日,四川成都龙泉驿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张蓓奔走在田野中,帮助农民应对阴雨天气、调整播种收割安排。

  轰鸣声响起,无人机腾空。“线路上有塑料薄膜缠绕,得立即处理!”10月5日,浙江宁波,国网余姚市供电公司输电运检班的电力巡线员童威通过无人机操控屏上发现安全隐患,与同事张岳打开激光清障仪,5秒不到,薄膜收缩脱落。“在举国同庆的节日里,我们更要打起精神,守护平安。”童威说。

  在科尔沁沙地南端的辽宁省彰武县刘家村造林点,国网彰武县供电公司四合城供电所所长王洪宇和同事们接到报修电话后,急忙赶到这里。由于沙地无法使用机械设备,大家手拉肩扛开展电力抢修,确保树木灌溉用电。“绿色延伸到哪里,我们的电力就要保障到哪里。”王洪宇说。

  (本报记者邵玉姿、叶传增、张枨、施钰、郑海鸥、李俊杰、李亚楠、刘佳华、李凯旋、韩鑫、刘洪超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6日 01 版)

(责编:白宇、卫嘉)






上一篇:文化中国行丨走进和美乡村 感受乡村振兴新风貌
下一篇: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