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全军合成训练现场会召开 张又侠出席并讲话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4-10-24 04:27:37 | 浏览:1665次 ]
分享到:

全军合成训练现场会召开 张又侠出席并讲话

新华社石家庄10月22日电(记者梅常伟)经习近平主席批准,全军合成训练现场会20日至22日在河北张家口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出席会议,观摩示范课目演练和夜间实弹检验性演习,参加合成训练交流总结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关于加强军事训练的重要指示,探索合成训练新模式,蹚出部队作战能力生成新路径。

张又侠指出,要聚焦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瞄准形成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加快构建新型军事训练体系,下大力抓好合成训练创新发展。要突出强化单元集成训、战术协同训、对抗检验训,不断推动合成训练实践走深走实。

张又侠强调,要结合军事训练大纲编修完善训练内容,抓紧培养懂合成、善组训的专业人才队伍,进一步规范训练组织,搞好保障条件配套,不断把训练实践引向深入。要压实抓训责任,健全制度机制,纯正训练风气,凝聚推进合成训练的整体合力,努力开创实战化训练新局面。

军委机关有关部门、军委联指中心、各战区、各军兵种、军委各直属单位、武警部队和相关院校领导参加会议,全军旅团级以上作战部队、有关训练机构和院校、省军区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同步跟学跟训。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4-10-23 21:34:41新华社

新华社俄罗斯喀山10月23日电(记者倪四义 胡晓光)当地时间10月23日上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喀山会展中心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主持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巴西总统卢拉(线上)、埃及总统塞西、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印度总理莫迪、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等出席。

习近平首先出席小范围会议。

习近平欢迎新成员加入金砖大家庭以及邀请多个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习近平指出,扩员是金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国际格局演变的标志性事件。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基于共同追求,顺应世界和平和发展大势。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既有多极化的新局,也有“新冷战”的危局。金砖国家要把握历史机遇,展现历史主动,坚守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初心使命,顺应全球南方崛起大势,坚持求同存异,同心同德,进一步凝聚金砖国家共同价值,维护金砖国家共同利益,促进金砖国家联合自强,把金砖打造成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主要渠道、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

习近平强调,世界越是动荡,我们越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淬炼金砖成色,展现金砖力量。要发出和平之声,倡导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安全。要共谋发展之路,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多极化,坚守共同发展的大道。要夯实合作之基,深化农业、能源、矿产、经贸等传统领域合作,拓展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维护贸易投资和金融安全。

随后,习近平出席大范围会议,就未来金砖发展发表重要意见,提出五点建议。

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是任由世界动荡不安,还是推动其重回和平发展的正道,面临关键抉择。时代的风浪越大,我们越要勇立潮头,以坚韧不拔之志、敢为人先之勇、识变应变之谋,共同谱写“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我们要建设“和平金砖”,做共同安全的维护者。只有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才能走出一条普遍安全之路。要坚持“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三原则,推动乌克兰危机局势尽快缓和。推动加沙地区尽快停火,为全面、公正、持久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不懈努力。

——我们要建设“创新金砖”,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要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步伐,培育新质生产力。中方新近成立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将建立金砖国家深海资源国际研究中心、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金砖国家工业能力中国中心、金砖国家数字产业生态合作网络,欢迎各方积极参与。

——我们要建设“绿色金砖”,做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优质产能,为世界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中方愿同金砖国家拓展绿色产业、清洁能源以及绿色矿产合作,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充实合作“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我们要建设“公正金砖”,做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引领者。国际力量对比正在深刻演变,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长期滞后。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公平正义、开放包容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改革,提升全球南方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促进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维护高水平金融安全,做大做强新开发银行,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变化。

——我们要建设“人文金砖”,做文明和合共生的倡导者。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倡导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中方提出的金砖数字教育合作倡议已经落地,将实施金砖数字教育能力建设计划,未来5年在金砖国家设立10个海外学习中心,为1000名教育管理人员和师生提供培训机会。

习近平最后强调,中方愿同金砖各国一道,开创“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与会领导人围绕“加强多边主义,促进公正的全球发展和安全”主题,就金砖合作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领导人们积极评价金砖国家机制发展及其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金砖国家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感召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成为多边主义的典范。金砖国家应该秉持金砖精神,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大金砖”战略伙伴关系,强化政治安全、经贸财金、人文交流“三轮驱动”合作,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全球南方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代表性,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核心作用,支持联合国在人工智能等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支持一切有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推动现有国际经济金融架构改革,将新开发银行打造成21世纪新型多边开发银行。赞赏联合国大会通过中方提出的“文明对话国际日”相关决议,呼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会晤发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喀山宣言》,宣布设置金砖伙伴国。

会晤期间,金砖国家领导人还听取了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等金砖机制负责人工作汇报,并集体合影。

蔡奇、王毅等参加上述活动。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上的讲话(全文)

2024-10-23 20:06:16新华社

新华社俄罗斯喀山10月23日电

登高望远,穿云破雾

推动“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

——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上的讲话

(2024年10月23日,喀山)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普京总统,

各位同事:

祝贺峰会成功召开,感谢普京总统及东道主俄罗斯的周到安排和热情接待。

我想借此机会再次欢迎新成员加入金砖大家庭。扩员是金砖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国际格局演变的标志性事件。这次峰会我们又决定邀请多个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这是金砖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进展。中国人常讲:“君子处事,于义合者为利。”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基于共同追求,顺应世界和平和发展大势。我们要利用好这次峰会,保持好金砖发展势头,谋划好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问题,同心同德,勇毅前行,推动金砖国家集体再出发。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临关键抉择。是任由世界动荡不安,还是推动其重回和平发展的正道?我想到俄罗斯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作《怎么办?》,书中主人公的坚强意志和奋斗激情,正是当前我们所需要的精神力量。时代的风浪越大,我们越要勇立潮头,以坚韧不拔之志、敢为人先之勇、识变应变之谋,把金砖打造成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主要渠道、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先锋力量。

——我们要建设“和平金砖”,做共同安全的维护者。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只有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才能走出一条普遍安全之路。乌克兰危机还在延宕。中国和巴西会同有关“全球南方”国家发起了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旨在汇集更多致力于和平的声音。我们要坚持“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三原则,推动局势尽快缓和。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形势持续恶化,黎巴嫩战火又起,相关各方间的冲突还在进一步升级。我们要推动尽快停火、停止杀戮,为全面、公正、持久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不懈努力。

——我们要建设“创新金砖”,做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培育新质生产力。中方新近成立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愿同各方深化创新合作,释放人工智能能量。中方将建立金砖国家深海资源国际研究中心、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金砖国家工业能力中国中心、金砖国家数字产业生态合作网络。欢迎各方积极参与,推动金砖合作提质升级。

——我们要建设“绿色金砖”,做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绿色是这个时代的底色,金砖国家要主动融入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洪流。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优质产能,为世界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中方愿发挥自身优势,同金砖国家拓展绿色产业、清洁能源以及绿色矿产合作,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充实合作“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我们要建设“公正金砖”,做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引领者。国际力量对比正在深刻演变,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长期滞后。我们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公平正义、开放包容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改革。我们要顺应“全球南方”崛起大势,积极回应各国加入金砖合作机制的呼声,推进扩员和设置伙伴国进程,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当前形势下,国际金融架构改革紧迫性突出。金砖国家要发挥引领作用,深化财金合作,促进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维护高水平金融安全,做大做强新开发银行,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变化。

——我们要建设“人文金砖”,做文明和合共生的倡导者。金砖国家汇聚了深厚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我们要积极倡导不同文明包容共存,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挖掘教育、体育、艺术等领域合作潜力,让不同文明交相辉映,照亮金砖前行之路。去年,我提出金砖数字教育合作倡议,很高兴看到这一机制已经落地。中方将实施金砖数字教育能力建设计划,未来5年在金砖国家设立10个海外学习中心,为1000名教育管理人员和师生提供培训机会,助力金砖人文交流走深走实。

各位同事!

中方愿同金砖各国一道,开创“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携手更多“全球南方”国家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谢谢大家!

习近平会见印度总理莫迪

2024-10-24 00:15:13新华社 来自北京市

当地时间10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会见印度总理莫迪。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当地时间10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会见印度总理莫迪。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新华社俄罗斯喀山10月23日电(记者韩梁 彭培根)当地时间10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会见印度总理莫迪。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印度同为文明古国、发展中大国、全球南方重要成员,都处在各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印正确把握历史潮流和两国关系发展方向,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双方应该加强沟通合作,增进战略互信,相互成就彼此发展梦想。双方也要肩负起国际责任,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作出表率,为推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作出贡献。

习近平强调,中印关系本质是两个14亿多人口的相邻发展中大国如何相处的问题。发展是中印两国当前最大的“公约数”。双方应该继续坚持中印“互为发展机遇、互不构成威胁”、“是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等重要共识,坚持正确战略认知,共谋相邻大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光明正道。

当地时间10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会见印度总理莫迪。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当地时间10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会见印度总理莫迪。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莫迪表示,印中关系保持稳定发展对两国和两国人民至关重要,事关28亿人民的福祉和未来,对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也十分重要。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作为两大古老文明和两大经济引擎,印中合作有利于促进经济复苏和世界多极化。印方愿同中方加强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拓展互利合作。印方愿全力支持中方担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工作,并在金砖等多边框架内加强沟通合作。

两位领导人积极评价近期双方通过密集沟通就解决边境地区有关问题取得重要进展。莫迪就改善和发展两国关系提出设想和建议,习近平对此表示原则赞同。

双方同意,发挥好两国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机制作用,共同维护好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寻求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

双方同意,两国外长和各层级官员开展对话,推动两国关系早日重回稳定发展轨道。

双方同意,在多边场合加强沟通和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双方认为,本次会见具有建设性和重要意义,同意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处理中印关系,不让具体分歧影响两国关系大局,为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繁荣、推进世界多极化作出积极贡献。

蔡奇、王毅等参加会见。

习近平会见埃及总统塞西

2024-10-24 01:28:49新华社 来自北京市

新华社俄罗斯喀山10月23日电(记者孙奕 史霄萌)当地时间10月23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会见埃及总统塞西。

习近平祝贺并欢迎埃及首次作为正式成员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埃伙伴年”和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方坚定支持埃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愿同埃方做守望相助的真诚朋友、携手发展的亲密伙伴。双方要继续坚定相互支持,巩固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密切人文交流,推动双边关系朝着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埃命运共同体目标持续迈进。中方也愿同埃方加强协调,推动“大金砖合作”行稳致远,进一步提升全球南方影响力和发言权,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塞西表示,再次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埃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0年来,两国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国是埃及和非洲国家最真诚的朋友。感谢中方为埃方提供的各种宝贵帮助。埃方坚定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完全理解台湾问题对于中国的极端重要性。埃方愿将自身发展战略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对接,进一步加强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感谢中方支持埃及正式加入金砖合作机制,愿同中方密切多边协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共同利益,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双方就当前中东地区局势交换意见。习近平指出,中方对当前中东地区局势深感担忧。地区生战生乱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当务之急是全面有效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尽快在加沙停火止战。只有把“两国方案”落到实处,才能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中方赞赏埃方为推动停火止战所作努力,愿同埃方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巴以冲突早日平息,地区局势走向缓和。

蔡奇、王毅等参加会见。

习近平会见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

2024-10-24 00:58:26新华社 来自北京市

新华社俄罗斯喀山10月23日电(记者赵嫣 安淑萍)当地时间10月23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会见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

习近平指出,伊朗是具有重要地区和国际影响的国家,也是中国的好朋友、好伙伴。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中伊关系的战略意义更加突显。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中方都将毫不动摇发展同伊朗友好合作。中方支持伊朗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稳步推进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并深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中方愿同伊方坚定相互支持,维护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两国的正当权益。中方愿同伊方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习近平祝贺并欢迎伊朗首次作为正式成员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指出中方愿同伊方在金砖等多边框架内加强合作,进一步提升全球南方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佩泽希齐扬表示,中国是伊朗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伊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及各领域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伊方希同中方共同努力,落实好两国全面合作计划,推动两国在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等领域深化合作,取得更多成果,这不仅将助力伊朗国家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伊方愿同中方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共同反对霸权霸凌。感谢中方支持伊朗正式加入金砖合作机制,期待同中方在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密切协作。

双方还就当前中东地区形势交换意见。习近平指出,中方对当前中东地区局势深感忧虑。尽早实现加沙停火止战,是缓和地区局势紧张的关键。国际社会应该形成合力,敦促有关各方切实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决议,避免地区局势进一步动荡。

蔡奇、王毅等参加会见。

新华社经济随笔:1.8亿分之一的分量

2024-10-23 21:31:24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 题:1.8亿分之一的分量

新华社记者安蓓

中国经济的大海中,1.8亿分之一,分量有多重?

这1.8亿分之一,是实现新一代光伏技术产业化、跃升为全球最年轻光伏独角兽企业的华晟新能源;是在福建光泽县山坳里十年磨一剑,有效破解白羽肉鸡种源受制于人的圣农集团;是用耐心资本浇灌创新雨林,10余年孵化培育超500家硬科技企业的西科控股;是44年坚守街头巷尾人间烟火气的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个体饭店悦宾饭馆……

各类经营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是中国经济的力量载体。当前我国经营主体数量已超1.8亿户。

三季度以来,新华社组织多路记者,选择各个行业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调研采访。当我们走进一个个企业,观察它们的创新、转型、市场开拓,挖掘它们的突围之道、改革之道、发展之道,从它们身上感受到中国经济所蕴藏的力量。

这力量,在于顶住一轮又一轮行业周期波动和内外因素冲击,在市场经济的考验中,一次次突围求生,一次次自我超越,一次次脱胎换骨,迎来成长壮大。

浙江星月集团,不惧转型阵痛,自主研发高速插秧机打破国外品牌垄断,扛过资金链担保链危机,探路生物医药赛道,从未停下敢闯敢试的步伐。

不破不立、向死而生,青海创安主动引进民营资本,推进以产权重组为核心、以混合所有制为形式的改革,老国企焕发新生机。

有着70多年历史的沈阳机床,经历破产重整,以猛药去疴、换轻装上阵,重构创新体系,聚焦主业发力,正在“二次创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这力量,在于敢为天下之先,把握危中之机,做创新的尝试者、引领者,成为国际市场的探索者、开拓者,为中国经济积蓄能量和动力。

希迪智驾,面对自动驾驶行业的激烈竞争、困难重重的商业化落地,在矿山场景下杀出应用之路,成长为商用车自动驾驶“独角兽”企业。

攀巅峰之巅、破极限之限,潍柴集团以改革为动力,深耕发动机研发制造,柴油发动机本体热效率连续刷新世界纪录,以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10余家欧美企业。

破局、成势、出海,联影医疗瞄准当时90%依靠进口的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市场,10余年矢志攻关,成为行业领跑者,“反向输出”闯进欧美日等市场。

深度剖析样本,经验和教训都弥足珍贵;从样本观全局,启示和价值更具重大现实意义。

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森林,这1.8亿多户经营主体,就是组成繁茂森林的一棵棵树木。树木葱郁,方见森林繁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

市场活力来自于人,来自经营主体。

一个有韧性的经济体,广大经营主体总能在革新发展中迎来新的生长,从而激发一轮又一轮更新和更有效率的经济活动。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一些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但我们看到,身处全球经济格局重构、中国经济转型关键期,一些企业顶压前行,一些企业奋力突围,在政策的暖意中守护多年奋斗的心血,在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中积蓄关键一跃的动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闯、去拼,依靠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面对风雨挑战,千千万万中国企业,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完善中,把握机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重大改革举措作出系统部署,将为更多企业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亿万经营主体的努力生长,共同托起中国经济的盎然生机;中国经济的稳定向好,也将助力亿万经营主体在市场大潮中乘风远航,驶向令人憧憬的远方。

习近平开启喀山之行,“大金砖”续写新愿景

2024-10-23 20:10:51中国新闻网

(近观中国)习近平开启喀山之行,“大金砖”续写新愿景

中新社北京10月22日电 题:习近平开启喀山之行,“大金砖”续写新愿景

中新社记者 郭金超 黄钰钦

10月22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赴喀山,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这是金砖扩员后的首次领导人会晤,受到广泛关注。

今年1月,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国家合作,“金砖大家庭”实现历史性扩员。如今,在喀山这座以东西方文化交融闻名的城市,以机制扩员为新起点,“金砖时间”再次开启。

当地时间10月20日,俄罗斯喀山大街上悬挂着金砖峰会条幅。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将于2024年10月22日至24日在俄罗斯喀山举行。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当地时间10月20日,俄罗斯喀山大街上悬挂着金砖峰会条幅。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将于2024年10月22日至24日在俄罗斯喀山举行。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当今时代,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版图。”习近平在2023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闭幕式上发表致辞时表示,“无论有多少阻力,金砖国家这支积极、稳定、向善的力量都将蓬勃发展。”

当前“大金砖合作”正式开启,有评论指出,这将增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也展示出金砖机制的国际影响力。面对当前世界局势持续动荡,金砖国家在数量上“添砖”之后,如何在合作上“加瓦”,将是各成员国面临的又一道必答题。

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王友明认为,金砖扩员后首次举行的领导人会晤意义重大,无论是规划进入新阶段的“大金砖合作”机制,还是系统梳理金砖国家合作重点,都是喀山峰会的重要看点。扩员后的首次金砖峰会或将在完成新成员国整合的同时,加强合作的机制化和规范化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多边与区域合作研究室主任李勇慧认为,面对乌克兰危机和加沙冲突延宕,安全问题或将成为本次领导人会晤期间各方探讨的重点议题之一。

当地时间10月20日,俄罗斯喀山大街上悬挂着金砖峰会条幅。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将于2024年10月22日至24日在俄罗斯喀山举行。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当地时间10月20日,俄罗斯喀山大街上悬挂着金砖峰会条幅。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将于2024年10月22日至24日在俄罗斯喀山举行。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去年11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召开,各方就巴以问题协调立场、采取行动,为扩员后的“大金砖合作”开了个好头。今年5月,中国和巴西共同发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共识,目前已得到超过110个国家的积极回应。

北京师范大学金砖国家合作研究中心主任王磊指出,政治安全是金砖国家打造的“三轮驱动”合作架构之一,作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阵,金砖国家既就重大地区热点问题发声,又以实际行动为解决冲突提供可行方案。此次峰会期间,各成员国如何进一步发出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金砖和声”,值得外界高度关注。

不可否认的是,在金砖国家实现历史性扩员后,国际舆论场不时出现以“阵营对抗”视角抹黑金砖机制的论调。但金砖国家始终以行动表明,金砖合作机制的感召力,源自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王从越表示,金砖国家是具有包容性的组织,在金砖合作机制下,不同文化背景、政治制度、经济模式的国家,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为导向,加强团结合作,谋求共同发展,影响力日益扩大。

“一直以来,金砖都是‘非西方’但非‘反西方’的机制。”王磊进一步分析称,这一机制反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这决定了金砖是“非西方”的多边合作平台,但同时金砖对现行国际体系采取的态度并不是推倒重来,更不是制造阵营对抗。

正如习近平所言,金砖国家不是封闭的俱乐部,也不是排外的“小圈子”,而是守望相助的大家庭、合作共赢的好伙伴。时间是最好的见证,成立以来,金砖合作机制历经风云变幻保持强大生命力、吸引力的发展逻辑始终如一。

如今,金砖扩员后的首次领导人会晤即将开启,外界期待在千年古城喀山,“金砖和声”将再次响起,“大金砖合作”的新愿景得以续写。(完)

镜观·回响|人文交流 拉紧金砖合作友谊的纽带

2024-10-23 20:09:11新华社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全力推动下,金砖合作从政治、经济“双轮驱动”升级为政治安全、经贸财金和人文交流“三轮驱动”的架构。习近平主席多次倡导金砖国家用好各种机制,深化人文交流,增进民心相通。

镜观·回响|人文交流 拉紧金砖合作友谊的纽带

近年来,中国和金砖伙伴一道,积极在文化、艺术、教育、学术等领域开展交流对话,架起一座座民心相通、文明对话之桥。

2024年9月23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观众参加第四届中国电影周开幕式。

2024年9月23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观众参加第四届中国电影周开幕式。

2024年9月22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俄青少年在《熊猫剧场》年度开播暨金砖国家影视文化交流活动上表演节目。

2024年9月22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俄青少年在《熊猫剧场》年度开播暨金砖国家影视文化交流活动上表演节目。

2024年7月17日,观众在上海举行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图坦卡蒙的时代”展区参观埃赫那吞半身像。

2024年7月17日,观众在上海举行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图坦卡蒙的时代”展区参观埃赫那吞半身像。

2024年7月19日,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骨干教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博士留学生涂则钢(左)在教师钟平的指导下调试仪器。

2024年7月19日,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骨干教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博士留学生涂则钢(左)在教师钟平的指导下调试仪器。

2024年6月8日,人们在南非开普敦参加第二届“文化中国·开普敦龙舟节”比赛。

2024年6月8日,人们在南非开普敦参加第二届“文化中国·开普敦龙舟节”比赛。

2024年1月27日晚,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酋长国皇宫剧院,中国中央芭蕾舞团演员在演出中国贺岁芭蕾舞剧《过年》。新华社发(中央芭蕾舞团供图)

2024年1月27日晚,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酋长国皇宫剧院,中国中央芭蕾舞团演员在演出中国贺岁芭蕾舞剧《过年》。新华社发(中央芭蕾舞团供图)

2023年4月19日,表演者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中文日活动上展示汉服。当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联合国中文日活动上,观众欣赏汉服、武术和茶艺等表演,体验了解中国书法、中国美食、中文课程和中医文化。

2023年4月19日,表演者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中文日活动上展示汉服。当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联合国中文日活动上,观众欣赏汉服、武术和茶艺等表演,体验了解中国书法、中国美食、中文课程和中医文化。

记者:李学仁 马占成 沙达提 白雪骐 刘颖 孙凡越 王雷 王海洲 王天聪

编辑:毕晓洋 许睿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讲习所·众行致远】习近平:中俄世代友好的深厚情谊不会变 济世为民的大国担当不会变

2024-10-23 20:11:35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本期导读】

当地时间10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第十次踏上俄罗斯的土地,在中俄建交75周年之际,与金砖伙伴们共商金砖合作大计,再启元首外交时间。

习近平主席在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时指出,中俄世代友好的深厚情谊不会变,济世为民的大国担当不会变。双方要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深入对接,为促进各自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监制:蒋丽丽、戴爽、金近

策划:张倩楠

文案:马嘉欣

视觉:陈佳杰

审校:吕冬 娄珂馨

闪耀长征路 奋进新征程 | 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龙洞村实现致富新跨越

2024-10-23 21:36:40央广网

央广网昭通10月23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 实习记者 谢宛均 )远处青山如黛,近处石房景观别致,美丽赤水河绕村而过。10月21日,“闪耀长征路 奋进新征程——地球上的红飘带”主题采访活动于云南昭通举行。22日,记者探访了昭通市威信县水田镇龙洞村,这里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探索出了一条将红色文化、乡村振兴与生态旅游相融合的发展之路。

石头房民宿(央广网实习记者 谢宛均 摄)

石头房民宿(央广网实习记者 谢宛均 摄)

“这里以前不通路,没有材料,大家就地取材,我们这里一面临水三面环山,都是从山上把石头慢慢地凿下来,把房屋堆砌起来。”威信县水田镇龙洞村党总支书记郭政介绍,龙洞村过去交通闭塞,村民只能靠山吃山。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向好,村里终于打通了山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为发展奠定了基础。

特色石头咖啡店(央广网实习记者 谢宛均 摄)

特色石头咖啡店(央广网实习记者 谢宛均 摄)

近年来,龙洞村顺应乡村旅游消费升级需求趋势,充分利用辖区内人文自然景观独具一格的优势,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威信段)建设为契机,推动花石公路建设,推进油菜、李子等产业发展,营造起“春赏花、夏品果、秋尝味、冬观景”的旅游氛围,着力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旅游发展新业态。特别是民宿建筑,延续了老一辈村民手工打磨石块、堆砌房屋的传统,游客不仅可以体验到别具一格的乡村生活,感受独特的建筑风格。“到有石头的地方去”成为了龙洞村民宿别具一格的标语。

据介绍,龙洞村的乡村旅游路线以红色文化为主线,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红色文化教育,还能品尝到极具特色的“红军餐”,体验农家乐式的乡村生活。据悉,自红色旅游路线开发以来,龙洞村48户、151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如今的15000多元,游客年接待量已突破5万人次,主要来自浙江、四川、广州等地,尤其是在4—6月的旅游旺季,龙洞村已成为避暑与体验红色文化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通过红色旅游,不仅带动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更传承和发扬了长征精神。”郭振表示,未来,龙洞村将继续深挖红色文化内涵,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金观平: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新路

2024-10-23 09:51:29中国经济网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科学把握两者辩证关系、推动两者深度融合,促进生产力跃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所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以产业创新推动科技创新,才能形成良性互动的新发展格局。

在实践中如何才能闯出新路?

要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这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的一体改革。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顺应科学研究边界、研究范式、技术趋势等发展变化强化制度供给。通过改革,打破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同时,优化创新环境,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加强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高能级科创平台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对于集聚创新资源、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营造创新生态具有重要意义。高能级科创平台能够促进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提高创新的集中度和显示度。通过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中心、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产业化。

实施科技重大攻关行动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技术需求,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科技重大攻关行动中,要注意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营造更加完善的创新环境、更有吸引力的人才环境必不可少。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吸引和培养一批高水平创新人才,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高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形成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体制机制、平台建设、重大攻关、企业主体、金融支持、人才环境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有力支撑。(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盼丰收也要促增收(人民时评)

2024-10-24 10:45:20人民网

打好政策、市场组合拳,推动农民增收与粮食丰收齐头并进

稻花香里说丰年,种粮农民的感受最真切。

在湖南宁乡市金洲镇箭楼村,种粮户黄铁山迎来好收成。去年,他家的6亩5分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种起来更省力了。今年,他精选杂交优质稻品种,购买了托管服务,亩均增产50斤左右,两季纯收益能增加不少钱。丰收粮变成红票票,黄铁山心里美:“明年还种双季稻。”

粮食连年增产,既是靠耕种条件、粮食品种、农业机械等要素升级,也离不开农民的辛勤付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让农民种粮有钱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今年6月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对调动种粮积极性作出多处针对性规定。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一以贯之的政策导向,为农民种粮有钱赚、得实惠营造了稳定的政策环境。

农民愿不愿意种粮、愿意种多少粮,关键看种粮能给农民带来多少收益。要强化政策保本功能,让农民安心种粮。从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到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再到切实发挥储备粮吞吐调节作用……新时代以来,我国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增强各环节兜底能力。各地着眼小农户需求,探索建设“粮食银行”存粮待售、推广农膜以旧换新等,不断提高扶持手段的精准性和激励效能。

也应看到,当前促进农民种粮增收还面临不少挑战,如农资成本上涨、耕地细碎化、粮食比较效益较低等。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村庄平均收入水平比以其他作物为主的村庄低20%左右。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农业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面临老龄化、兼业化,也让“谁来种地”成为绕不开的课题。正因此,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农业未来。

长期看,破解粮食收益偏低的难题,还有待在经营增效上下功夫。实践表明,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集约化标准化优势,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一些地方深入探索“小田并大田”、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加力补齐农业社会化服务缺口,推动粮食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要效益,收效良好,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一捧粮蕴藏万亿级大产业。让种粮更有奔头,要立足全产业链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从宏观层面看,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是导致粮食产业效益偏低的重要原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统筹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在主产区利益补偿上迈出实质步伐。”近年来,不少粮食产区主动作为,积极走出“产粮越多、财政越弱”的怪圈。比如,河南鼓励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产粮大县集聚,山东大力发展粮油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推动粮食产业产值持续提升。紧紧牵住产业“牛鼻子”,优化粮食产业上下游布局,做足“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就能助力种粮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金秋的田野上,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打好政策、市场组合拳,推动农民增收与粮食丰收齐头并进,必能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大国粮仓的根基更加稳固。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4日 09 版)














上一篇:大思政课 | 文化遗产让思政课“活起来”
下一篇:镜观·回响|让金砖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