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
祝记录时代的新闻人
节日快乐!
下滑继续赏析↓
一览记者风采
戳标题看记者“大作”!
时政要闻部记者 王晶

“守住自己的内心,才能‘安顿’好每一篇稿子,以及背后最难能可贵的真情。”
要有一种远见,才能超越你未见。而这种远见,源于持续积累与沉淀,大量的采写实践,更需要一个字又一个字敲出来的理性与坚持。就在前两个月,我收到其中一位全国政协委员的微信,点开之后是一条快讯,关于国考的最新公告,其中规定参考者部分年龄放宽至40岁。 我心中正欢喜,随后又有16个字映入眼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你我任重而道远。”这16个字,于我而言值千金。连续4年两会,我与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共同呼吁打破35岁职业“门槛”,并于2020年作为首家媒体开始呼吁报道这一话题,至今我的关注仍未间断。做记者多年,我常敲打自己,要有更细致入微的关怀,把笔下的一个个字,落成一件件实事。现在又多了一条“提醒”,守住自己的内心,才能“安顿”好每一篇稿子,以及背后最难能可贵的真情。
代表作品:
【“晶”采两会Vlog】我和一位“特殊”女委员对话:被光照耀的我们 也能成为光照耀别人
贵州频道记者 栾小琳

“这场战斗还未结束,我们的‘守护’之旅,也会继续下去”
回忆起跟进余华英案这段意义不同的经历,从去年11月开始,到现在再次听到“死刑”宣判,我们共同见证了这段艰难历程。人岂能被买卖!我以为,拐卖儿童是最残忍的罪行之一,也是最不可饶恕的。连续三次报道,我们推送的数十条短视频在多个平台引发热议,浏览量超千万人次。这场战斗还未结束,我们的“守护”之旅,也会继续下去。
代表作品:
央广网记者在现场!余华英被控拐卖儿童人数增至17人
视觉创意工场记者 郭薇

“采访不是猎奇,我的任务是挖掘出更多对社会、对公众有实际意义的新闻内容”
今年是我做记者的第十二个年头了。这十二年间,我采访过无数当事人,仍然非常珍惜每一次与采访对象交流的机会。
在采访中,我总是在提醒自己,采访不是猎奇,我的任务是挖掘出更多对社会、对公众有实际意义的新闻内容。今年三月,河北邯郸发生未成年人犯罪恶性事件,一时间,“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应当受到刑事处罚”这个话题再次引起舆论关注。我辗转联系到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此前,李玫瑾教授已经有近三年时间未接受过任何媒体采访。我诚恳表达,我们的采访不谈虚的,只想请她为公众解答有关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疑惑,如果这场采访中的一些话语能够使未成年人及他们的家长有所触动,那这就是一场有意义的对话。最终,我争取到了李玫瑾教授两个小时的采访时间,并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完成了视频、图文等一系列稿件,被全网几千万用户看到。
十二年的记者生涯,教会了我冷静、沉着地分析新闻事件。对于新闻事业,我始终秉持赤诚与敬畏,愿未来能持续为公众生产出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好文章、好视频。
代表作品:
独家专访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对违法少年的刑事司法介入也是一种保护
湖南频道记者 黄珂岚

“奔赴洪灾一线,记录自有力量”
7月初,湖南平江遭遇特大暴雨。2日下午,我跟随3名救援队员乘坐冲锋舟进入核心受灾区域,开展采访工作。当时,积水已淹没了一层建筑,最深处水位达到3米。
一路上,队员们一边寻找失联群众,一边为被困的居民发放水和食物。在救援行动临时群里,求助信息持续涌来,全国各地救援队伍以“车轮战”的方式进行24小时不间断救援。
每当救援队将被困群众转移到岸边,周边的居民都会立马上前帮忙,肩并肩、手挽手将他们从危险区撤离。
在现场,我亲历了洪灾的“无情”,也体会到人间的“有爱”。
抵达现场,记录自有力量。
代表作品:
洪水围城!记者直击湖南平江抗洪救援现场
《看丹观察》创作团队

“300期,正是闯的年纪!”
“看丹观察”这个创新融媒IP,在多位编辑记者坚持不懈的呵护下,已经从“宝宝”一路狂飙到了300期。作为初创团队的一员,能和这样一个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IP共同成长,我觉得很幸运。300期,每一期都来之不易,也让我们愈加坚定:要做一种很“新”的观察。“新”是快速反应的新消息,是理性思考的新观点,也是网友们认可的新鲜感。
每一天,用扎根现实的初心拥抱“新”变化。300期的“看丹观察”,正是闯的年纪!
代表作品:
骑手闯岗被保安锁脚!进小区的事,到底谁说了算?
海南频道记者 蔡文娟

“风雨中,我用镜头捕捉真相,用笔触记录温情”
今年是我成为记者的第十年。这一年,我亲历了超强台风“摩羯”的肆虐,也见证了海南连续暴雨导致多地洪涝的严峻考验。每一次深入一线,都是对责任与使命的深刻践行。风雨中,我用镜头捕捉真相,用笔触记录温情,传递着不屈与希望的力量。
回首十年,我见证了无数的人间冷暖,也收获了无数的感动与成长。成为“记者”,让我有机会成为历史的见证者,时代的记录者。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以笔为剑,以心为灯,不负韶华,不负初心,为真相发声,为正义前行。
代表作品:
记者现场直击台风“摩羯”:风打在脸上很疼 很难站直站稳
特别报道部记者 张胜坡

“反映群众诉求,回应社会关切,是调查报道的价值所在,也是每个特报记者应追寻的新闻理想”
2月份,为采访调查3·15策划相关选题,我和同事前往青岛莱西,进行生猪私屠滥宰黑作坊的暗访调查。为了能暗访到足够证据,我和同事在涉事作坊外围连续蹲守了四个通宵。一天下午,为了观察作坊的进货动向,我们隐藏在一个垃圾堆后面,守了五个小时。最终,我们扎扎实实地完成了这个选题。
反映群众诉求,回应社会关切是调查报道的价值所在,也是每个特报记者应追寻的新闻理想。为了这个,经历再多艰苦也值得!
代表作品:
记者暗访青岛莱西生猪私屠滥宰作坊:生猪无检疫,猪肉流向农贸市场
江苏频道记者 庄滨滨

“记者,永远在路上”
16岁少年参加省青少年拳击比赛受伤,在医院ICU昏迷多日,医药费时常欠费,还遭遇部门间“踢皮球”。我和同事深入报道,推动医院有关部门就此事给出初步解决方案,医药费问题也得到初步解决。由此,省级部门还探索设立运动员受伤保护专项基金,在制度层面建立长效机制。一则报道,让受伤少年救治不再担心费用,这也许就是记者这个职业的意义。记录时代,探求真相,抵达人心,记者,永远在路上。
代表作品:
江苏16岁拳击少年比赛中受伤昏迷近2个月 身陷“医药费困境”
产业生态事业群记者 李源

“每一次视频报道,都是一场酣畅淋漓的人生体验”
2024年,是我开启记者职业的第一年。
3月的北京,春风微拂,我的镜头里有全国两会;8月的北京,艳阳似火,我的镜头跟着采访对象在奥森公园里奔跑……
每一次视频报道,都是一场酣畅淋漓的人生体验。我在画面之外,与采访对象一起喜悦、沉思,也一起流汗、流泪。
记者,就是要把真实的瞬间记录下来。愿自己不忘初心,不负记者之名。
代表作品:
我的马拉松|67岁“六星跑者”:跑出去就好,回来就有收获
青海频道记者 汪晓青

“又高又难又复杂的表层之下,往往藏着‘闪闪发光’的新闻富矿”
在高原从事新闻工作,这意味着,我需要克服“三高”——跨越高海拔,跋涉远距离,融入多民族多语境。这些又高又难又复杂的表层之下,往往藏着“闪闪发光”的新闻富矿,那里有最朴素的表达、最鲜活的角色和最生动的现场。所以,感谢“三高”,让我看到了高原山水,记录下了青海故事,也见证了家乡变化。
代表作品:
【习声回响】三江源光伏海洋 澎湃绿色新动能
AIGC创意工作室

“以AI为工具,探索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2024,你AI了吗?今年,AIGC浪潮席卷而来,央广网AIGC创意工作室应运而生,原创栏目《AI中国范儿》诞生了。创作中我们以AI为工具,探索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近一年来,各具特色的AIGC作品不断“上新”,《奥运AI人物画传》《我们为什么一次次登上长城?》《AI眼里的24节气》《当战歌响起,我们不会忘记》《我的朋友在太空》《书海吟》等作品运用AI图像、视频、音乐、语音生成技术,还原真实故事,创新融媒作品表达方式。我们也将在这一“得力助手”的加持下持续探索,创作更多好作品。
代表作品:
AI中国范儿丨MV《闪亮的星光》 致敬中国奥运健儿
内蒙古频道记者 刘晓祺

“记者,首先是行者”
记者,首先是行者。行,是身临其境,是感同身受。作为一名守望祖国边疆的青年记者,目之所及是广阔北疆的无限风光,也常为一个个“守护”故事所感动落泪,惊叹北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塞外非遗的魅力。青年记者的答案永远在路上,唯有以坚韧破地理关、以真情破语言关、以守正破心理关,脚下的路才能越走越扎实,笔下的文字才能力透纸背。
代表作品:
文脉华章|守艺匠“新” 何以为器
财经中心记者 牛谷月

“无比幸运、使命在肩”
大国重器、生产消费、人工智能……我频频追踪和记录着这个飞速变革的时代。作为亲历者、见证者,个人成长能够和伟大时代交织共振,我感到无比幸运、使命在肩。
代表作品:
中国的稳与进丨锚定“双碳”,绿水青山成色更足
记录世间美好
报道事实真相
央广网永远在路上、在现场!

监制:王薇 赵净 刘娜
统筹:关宇玲
策划:张璐华 刘一荻 孙瑞婷
摄制:范博韬 王综鹤
海报:张曦
【地评线】贺兰山网评:立冬时节不畏难,青年奋进正当时
2024-11-08 11:47:42宁夏新闻网
随着北京时间11月7日6时20分立冬节气的到来,我们迎来了冬季的序章。
在这个“暮云重叠碧,远树浅深红”的时节,秋天缓缓将接力棒递给了冬天,也预示着一年中的又一个重要时间节点——立冬的到来。

张立军 设计
立冬,不仅是一个节气的转换,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激励着新青年们以火热的激情锤炼“初心”,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断前行。
立冬之际,万物虽渐入沉寂,但新青年们的初心却如腊梅般傲然绽放。
腊梅以其独有的坚韧和勇气,在冬日的迷离中独自盛开,展现出凌寒不屈的顽强生命力。这正如新青年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近年来,“天眼”眺望星河、“奋斗者号”勇探深海、高铁驰骋神州、5G纵联天下……大国重器横空出世,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每一位新青年的拼搏进取。
在立冬时节,新青年们更应如早梅一般,奋勇争先,以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用真抓实干、踏实作为诠释青春的价值和意义。
青年们的火热激情,就像那碗鲜美的羊汤,温暖着心房,也温暖着整个时代。
立冬不仅是季节的转换,更是新青年们锤炼初心、积累经验的宝贵时机。
正如古人所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凌寒绽放的梅花,以其“坚毅”与“执着”的品质,成为了新青年们学习的榜样。
在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时,新青年们需要学会合理利用零碎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做到有条不紊;也要勇于面对各种“疑难杂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宝贵经验,坚守初心、践行使命。
这种经历,就像那盘热乎的饺子,虽然外表简单,但内里却蕴含着丰富的味道和营养,滋养着新青年的成长之路。
立冬时节,新青年们更应传承初心,让希望之花在神州遍地开放。立冬,凋零的花朵虽已败落,但它们化作春泥,继续为来年的花朵提供养分,展现着无私的奉献精神。
新青年们当擦亮初心底色,激发担当意识与奉献精神;传承好初心的接力棒,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强劲的动力,向着更远大的目标发起全力冲刺。
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中,新青年们将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立冬时节不仅是季节的转换,更是新青年们锤炼初心、积累经验、传承使命的重要时刻。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里,新青年们应以腊梅为榜样,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以事业为舞台,锤炼意志、积累经验;以初心为指引,传承使命、书写辉煌!(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苗瑞祥)
6万亿元!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近年来力度最大化债举措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罗沙、申铖)记者从8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获悉,这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议案提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建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宏才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议案提出,为便于操作、尽早发挥政策效用,新增债务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按此安排,2024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将由29.52万亿元增加到35.52万亿元。
许宏才表示,议案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财政部门将按程序尽早下达分地区限额,地方政府将依法做好债券置换工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将依法做好监督工作。
中国式现代化是造福人民的现代化(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2024-11-08 13:16:47人民网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中国带来繁荣,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
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宏大,但其每一步发展都体现在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我和我的团队对此做了许多研究,希望更深入理解这一史无前例的发展历程,从中探寻适合巴基斯坦的发展经验。
我曾参访过浙江省的一处乡村,那里生长着连片的竹林,但因为地处丘陵,缺乏适合发展传统农业的平坦土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当地政府积极带领村民发挥自然资源特色,开发竹笋食品、生产竹制品、发展竹林旅游。当地还与竹林资源同样丰富的中国西南地区乡镇开展交流,带去竹产业发展经验,帮助后者搭建类似产业,拓展新商机。
近年来,浙江乡村的竹山上,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起来,许多村民家的屋顶装上了光伏发电设备。随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成为当地新潮流。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中国涌现出光伏、新能源汽车等大规模新兴产业,不仅推动本国经济和技术快速发展,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作出关键贡献。
我的另一个发现是火遍全村的直播带货。在当地政府鼓励下,村民开通直播,推广自家的竹笋和竹制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在直播带货热潮的背后,我看到中国在互联网和物流基础设施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高速互联网让村民们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快递物流的通达带来了新商机。
以浙江省农村地区为例,我们能发现中国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一系列宏观政策协同发力,能实现“1+1>2”的效应。在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政府主动作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线上购物、直播带货等新兴领域,政府简化行政程序、注重优化服务,通过优化管理做大市场。与此同时,中国还十分注重让东部沿海地区加大对内陆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是造福人民的现代化。中国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安稳、便利,更积极地投身新的奋斗,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涵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方面面。巴基斯坦看好中国发展的前景,期待中国新一轮改革创造更多辉煌成就。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中国带来繁荣,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中国的成功鼓舞着巴基斯坦等全球南方国家继续努力,根据本国国情推进相应改革,为民众带来福祉。
(作者为巴基斯坦亚洲生态文明研究与发展研究所首席执行官)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8日 03 版)
141人参与18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