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学习进行时|永远铭记烈士们的牺牲和奉献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5-04-04 21:03:44 | 浏览:3894次 ]
分享到:

2025-04-04 20:29:52新华社

0人参与0评论

【学习进行时】“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清明时节,人们更加深切缅怀那些为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作出牺牲和奉献的英雄先烈们。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铭记历史、缅怀英烈,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情之所牵、行之所至。

1

国庆节前一天纪念烈士,有特殊考虑

2014年9月3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2014年9月3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红缎鲜花,青松翠柏。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会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

献花曲深情悠远。每年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登上纪念碑基座,都要在花篮前驻足凝视,仔细整理花篮缎带,向永垂不朽的人民英雄致以崇高敬意。

“烈士纪念日”是国庆节的前一天。既是铭记英烈,也是告慰英烈,充分体现“国庆勿忘祭先烈”的情怀、突出国家褒扬烈士的主题。

2024年9月3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2024年9月3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下,我国通过立法确定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公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以国家的名义,以法律的意志,全社会崇尚英烈、捍卫英烈的行动纷纷开展。

这是以国家之名尊崇英烈的体现,这是最高规格最深情意的由衷缅怀。

2

缅怀革命先烈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2021年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桂林全州县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21年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桂林全州县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广西考察,第一站就来到了位于桂林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油画《陈树湘》前停下脚步,凝视良久。

画面中,这位“绝命后卫师”师长躺在担架上,腹部鲜血直流。湘江战役中,重伤被俘的他“断肠明志”,英勇牺牲,年仅29岁。

“壮烈啊!陈树湘是牺牲英雄中很典型的一个。”习近平总书记由衷感叹。

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到广西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这里,目的是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革命意志。

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都要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一些场所还被列为考察行程的首站,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的第一站,是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目的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缅怀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灵。”

2019年9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信阳市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19年9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信阳市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从北京到合肥一下飞机,就驱车1个半小时来到金寨县红军广场,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

当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考察,从六盘山机场一下飞机,就前往西吉县将台堡参观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离京来到贵州遵义考察,一下飞机就直奔红军山烈士陵园,向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

……

从西柏坡到沂蒙山区,从遵义到井冈山,从大别山区到吕梁山区,从淮海战役纪念馆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缅怀先烈的足迹遍布国内大江南北及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十处英烈纪念设施和其他革命纪念场馆。

3

一刻也没有忘记牺牲在海外的英烈

红旗环绕,乐曲肃穆,鲜花一捧,向英烈献祭!

2016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当地时间17日下午,刚刚抵达贝尔格莱德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第一场活动就是前往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凭吊在使馆被炸事件中英勇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3位烈士。

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凭吊在我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中英勇牺牲的烈士。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凭吊在我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中英勇牺牲的烈士。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塞尔维亚礼兵抬花圈前行,习近平主席和塞尔维亚时任总统尼科利奇缓步随行至纪念碑前驻足。塞尔维亚礼兵将花圈摆放至纪念碑前,两国元首一同趋前整理缎带。全体默哀30秒。

中国国家元首亲临被炸使馆旧址凭吊英烈,打动国人心。镌刻“缅怀烈士 珍爱和平”的碑石竖立在异国土地上,涵义深远。

这是2023年5月4日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拍摄的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旧址纪念碑。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

这是2023年5月4日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拍摄的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旧址纪念碑。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

祖国不会忘记,世界更该铭记。这庄严肃穆的祭奠表明,纵远隔千山万水,祖国一刻也没有忘记牺牲在海外的英烈。这也向世界昭告,中国人民不忘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2013年3月,在坦桑尼亚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专程来到援坦中国专家公墓,缅怀为中坦、中非友好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们。走出墓园,他在纪念簿上题词:“烈士精神永励后人,中坦友谊世代传承。”

2019年6月访问朝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安排时间,参谒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的丰功伟绩而修建的中朝友谊塔。怀着对为中朝友谊英勇献身的祖国优秀儿女的深切缅怀,他在题词簿上题词:“缅怀先烈,世代友好”。

……

号声低沉,思念长存。今天,我们可以告慰长眠在地下的烈士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中国成为捍卫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安息吧,烈士们。历史,将永远铭记你们!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

4

“你们的亲人也是我们的亲人”

学习进行时|永远铭记烈士们的牺牲和奉献

这是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读英烈子女的回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你们的父辈勇于担当作为,甘于牺牲奉献,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铭记和发扬。希望你们以英雄的父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训练。“中秋节、国庆节就要到了,请转达我对你们家人的问候。”

对千千万万为国牺牲的烈士,习近平总书记总是牵挂于心,到各地调研时,也会特意留出时间看望烈士家属。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在井冈山看望了6位革命烈士后代,同大家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看望了于都县的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在红军烈士后代孙观发家,总书记仔细察看厨房、卧室、后院和厕所,关切询问他家收入怎么样,家里还有什么困难和愿望。

2020年8月19日,安徽巢湖大堤上,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了在抗洪中牺牲的三位同志陈陆、甘磊、帖克艳的家属。总书记深情地说:“你们的亲人也是我们的亲人,是祖国和人民的亲人,他们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每当危难时刻总有英雄挺身而出,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你们要把工作生活安排好,保重身体,以最好的方式来告慰他们。”

“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要照顾好烈士的亲属子女。”“要关心照顾好他们的家人。”总书记的谆谆嘱托,饱含深情。

5

永远铭记烈士们的牺牲和奉献

2020年9月3日,习近平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20年9月3日,习近平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20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讲到了众多英雄烈士。

“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

在这个特殊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这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大时刻发表讲话,总会讲到英雄烈士们。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在发表新年贺词时,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

“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脱贫攻坚殉职人员的付出和贡献彪炳史册,党和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

“他们为祖国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他们的崇高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

浩然英雄气,激荡天地间。为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富强作出突出贡献的英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缅怀是为了更好地奋进。这是铭记,是缅怀,是致敬,更是传承。

策划:储学军

统筹:车玉明 李志晖

执行:万方 王子晖 万宏 翁伟庆

主笔:赵刚

新华网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壹视界·任仲平文章解读丨以好作风好形象创造新伟业

2025-04-04 20:33:36人民网

0人参与0评论

Loaded34.92%Picture-in-PicturePauseCurrent Time 0:21/Duration 2:10FullscreenMute自动播放

作风建设是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好作风好形象创造新伟业。”

形势越严峻,任务越繁重,越需要锤炼过硬作风,为基层减负赋能,砥砺奋发有为的精气神。

“指尖”上的负担,一个形式主义的顽疾。

“清理了功能重合的APP,整合了工作群,减少了考核留痕,‘指尖’上的负担轻了,干劲足了,入户走访多了,居民脸上的笑容也多了。”甘肃金塔县,一名村干部深有感触。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一场攻坚战、持久战。

2015年,全面督查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情况,“解决乱摊派、评比考核过多等基层负担过重问题”成为一个主要内容;

2018年,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要求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2019年,“基层减负年”,中央层面建立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

2020年,印发通知要求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

2024年,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

从2023年底以来,中央层面已公开通报7批20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

…………

持续为基层减负,就是要让基层干部能够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抓落实。

六尺巷,可观照新时代党员干部创造性干事的新作为。

2024年10月,安徽桐城。

“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营造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环境”。

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决定了不能成为“诉讼大国”。如何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人民内部矛盾,用调解的办法解决。

桐城深入挖掘六尺巷典故蕴含的文化内涵,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创新提炼“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走出一条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的基层治理之路。

今年全国两会上,最高法工作报告专门提出“推广安徽‘六尺巷’等调解工作法”。

面对诸多前沿实践、未知领域,面对“四个之问”提出的新考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坚持“两个结合”,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就能找到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回首来路,“没有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就不会有今天这样一个高度团结、坚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在困难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党群关系,就不可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赢得历史主动。”

眺望前方,“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开辟的是人类迈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开创的是人类文明新形态。”

循着历史和实践的脉络,写好新时代以来作风建设的实践续篇,共谱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我们党定能永葆生机活力,以昂扬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而今迈步从头越。以八项规定催发更深层次的化学反应,以中国共产党之治引领中国之治,我们必将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全文链接: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徙木立信焕发新活力 干净干事创造新伟业

用忠诚践行初心 以生命诠释荣光——清明时节缅怀追记公安英烈

2025-04-04 20:39:20中国青年报

0人参与0评论

清明寄哀思,忠魂励初心。

人民警察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大的群体。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有208名民警、174名辅警因公牺牲。

他们中,有与歹徒英勇搏斗的邱建军、史礼海、武霖;有在工作过程中突然病发的张俏、赵华伟;还有为了救人失去生命的阿力木·热合曼……公安英烈用鲜血和生命忠实践行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生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人们会铭记那一个个闪亮的名字。

2024年5月6日,河南省安阳市公安局殷都分局特警大队大队长、一级警长张俏因连续值班执勤、超负荷工作,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3岁。

入警23年,张俏始终视群众如亲人。2023年3月14日,张俏在值班过程中,接报一女孩因琐事想要跳河轻生。因该女孩位置不定,张俏立即指派巡逻车及摩托车联动处警,分段沿安阳河进行查找。他第一时间联系社区民警,发动社区干部、网格员、热心群众等30余人扩圈查找,并联系医护人员做好救治准备。近半小时后,张俏在一座桥下找到这名女孩,并最终劝说她安全回家。

2024年“五一”假期,张俏与特警大队承担起安阳殷墟景区、热闹繁华的重点区域的社会面巡逻值守和治安防控工作。为了游客安全,张俏每天都值守到23时。

5月2日上午,殷墟景区附近,一辆拉着乘客的出租车,因临时停靠位置不对,造成后门乘客开门撞倒一个女孩,女孩额头鲜血直流。正在执勤中的张俏看见后立即对小女孩进行急救,并拨打120。围观的群众将这件事用手机记录下来发到网上,大家纷纷留言称赞。

赵华伟生前任贵州省黔西市公安局钟山派出所所长。2023年7月24日,37岁的他在单位值班期间突发脑溢血,经医院抢救无效,于7月26日因公牺牲。

2015年9月,当地有两名13岁的女孩失踪。接警后,赵华伟立即带队投入案件侦破。他通过调取监控,及时排查出可疑车辆,顺线追踪到邻近的修文县。赵华伟带领大家两天两夜没合眼,如大海捞针一般,从茫茫车流中发现了可疑车辆踪迹,最终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解救了两名失踪的孩子。随后,他带领大家连续作战,一举端掉了涉及五省市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0多名,成功侦破了这起案件。

“他是把我们老百姓放在心上的好民警。”村民白建波说,他的孩子由于在家里出生,没有医院出具的出生医学证明,就一直没有落户,2024年9月要上小学了,一家人急得团团转。赵华伟得知情况后,立即带领管片民警进村入户开展户口调查。调查结束后,他又联系相关部门及时审批,仅用3天就为白建波的孩子登记了户口,随后孩子顺利入学。

史杰,生前系甘肃省酒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渊泉高速公路大队三级警长。2024年8月17日,她在执行勤务时不幸遭遇交通事故,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29岁。

2024年2月16日至20日,新疆境内迎来大风扬沙、强降雪天气。甘肃、新疆交界处星星峡路段能见度不足50米,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5℃,路面积雪达到60厘米,不具备通行条件,造成严重交通拥堵。史杰毅然穿上防护服、顶起“绿荧光”,不顾个人安危,穿梭在风雪中连续奋战40多个小时。她与同事整夜对辖区过往车辆进行警车“压速带道”护送出辖区。

回顾史杰的6年从警之路,“爱岗敬业守护平安大道,六载芳华铸就忠诚警魂”是对她最好的诠释。

阿力木·热合曼是一名维吾尔族小伙儿,生前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市公安局齐满派出所辅警。2024年7月4日23时50分许,阿力木·热合曼一行5人的巡逻小组正在辖区巴扎村正常巡逻,突然对讲机中传出一急促指令,“渭干村区域防渗渠有群众落水,请你们迅速在下游拦截救援”。

面对宽10余米、水深约3米、水流异常湍急的防渗渠,阿力木·热合曼看见从上游冲下来的落水群众在拼命挣扎。现场唯一会游泳的他来不及多想,便跃入渠中救人。

7月5日0时13分,经过阿力木·热合曼及同事的不懈努力,其中两名落水群众被成功救上岸。此时,虽已筋疲力尽,但在发现第3名落水群众时,年仅20岁的他仍用尽最后的力气把落水群众推向同事,之后,他便被水流冲走了。

“快,快,快!先把他拉上去。”这是阿力木·热合曼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7月5日11时30分,当地干部群众在河道下游40公里处找到了他的遗体……

忠诚铸警魂,薪火永相传。

今年清明节前夕,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组织开展“传承允若精神 筑牢忠诚警魂”主题祭扫活动。4月1日,30余名民警与自发前来的辖区群众齐聚许允若墓前,缅怀这位人民群众心中的好交警。

在重温入警誓词仪式上,20名刚刚加入警队的青年民警面向警旗庄严宣誓。“我从未见过许师傅,但他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也激励着我们青年民警接续奋斗、不断前行。”新警刘丁铭说。

4月1日,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公安局举行史礼海烈士缅怀仪式,西乡县公安局民辅警代表和西乡县第一中学学生代表共400余人参加活动。

史礼海生前系西乡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四级警长。他所在派出所所长赵开贵说:“礼海,你放心,我们将继承你的遗志,发扬你的精神,沿着你的脚步,坚定地走下去,为维护社会安定、守护人民安宁作出更大贡献!”

血染青山铸警魂——追忆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公安局民警史礼海

2025-04-04 16:09:02新华社

0人参与0评论

新华社西安4月2日电 题:血染青山铸警魂——追忆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公安局民警史礼海

新华社记者李浩

一件血染的警服,感动秦巴大地。史礼海穿着它,直面刀尖,挡在群众身前,用生命完成最后一次处警。

2024年4月10日22时许,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十里村一名10岁男孩报警,称爷爷刘某“发酒疯”打奶奶,自己很害怕。城北派出所民警史礼海和两名同事赶到现场,看到刘某正在追打报警男孩。史礼海立刻上前喝止。

经过史礼海和村干部、邻居耐心劝说,刘某情绪缓和返回家中。史礼海和同事正要离开,刘某却手持利刃,突然冲向劝其回屋的邻居,接连刺伤两名村民。

“让!快让!”史礼海高喊着让群众让开,自己却冲向醉汉与之搏斗。史礼海用身躯阻断了群众面临的险情,自己却不幸身中4刀,经抢救无效牺牲。还有6天,就是他的33岁生日。

史礼海牺牲后,被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和“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

这并不是史礼海第一次用身躯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20年10月14日,有人手持斧头拦截车辆,史礼海在制止行凶者的过程中手部受伤。在当天的工作日志中,他仅写下一句话:“将在高速上堵路的当事人强行带离现场,并带回办案中心进行询问调查。”

史礼海牺牲后,留下9本工作日志,每日工作计划、案件侦破思路、重点要点、嫌犯特征……记录着他从警6年的成长轨迹。“史礼海大学专业是消防工程,考入公安队伍后,他自认为是‘门外汉’,便加倍学习法条,丰富业务知识。”战友彭成说。

“2018年1月1日,晴。今天查看过去的案件卷宗进行学习,更加了解和熟悉公安工作。鼓励自己要加快学习进度,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人民警察。”刚刚入警,史礼海写下对梦想的热爱。

洪水中解救老人,化解夫妻矛盾,打掉赌博场所,反诈宣传帮群众挽回损失……勤奋带来飞速成长,史礼海很快成为同事心中“最靠谱”的搭档,大家对他的一致评价是:好学习、爱思考,脑子活、办法多,有事往前冲。

“案子不破怎么向受害人交待”,这是史礼海常说的一句话。史礼海从警以来,先后主办和参与侦办各类刑事案件100余起,办理行政案件20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00余名,止付追回涉案财物价值100余万元。

所办案件无一差错。这些数字背后,是史礼海无数个日夜的坚守和付出。

西乡县城北街道二里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宁说,史礼海在负责二里社区警务工作期间,白天入户走访,掌握社情民意、宣讲法律知识,夜晚组织开展巡逻防控,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借着一双“铁脚板”和一副“热心肠”,社区群众亲切地叫他“小海警官”。

2024年1月,辖区两邻居发生纠纷,矛盾不断激化。史礼海多次到两家了解情况、化解矛盾,并联系相关单位开展联合调解,最终两家人被他的真情打动,握手言和,事心双解。

“我是一名人民警察,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对党忠诚、积极工作。”在入党志愿书中写下的铮铮誓词,史礼海全部做到了。

“铭记英雄名字,追忆英雄事迹,弘扬英模精神,不负职责使命。”这是史礼海牺牲后城北派出所全体民辅警作出的庄严承诺。

西乡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所长赵开贵说:“礼海虽然走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要用忠诚诠释初心,用实干彰显担当,用铭记深沉悼念,用传承守护一方安宁。”(完)


上一篇:争取一年干得比一年好
下一篇:海内外中华儿女共赴“寻根之旅” 乙巳(2025)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举行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