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热门景区中山陵,同样在高峰期找车位,时间却只用了一半!”再次来到南京旅游,淮安市民彭义不禁发出感慨。
去年,彭义带着女儿自驾游南京,通过“12345”反映了景区停车难问题。今年故地重游,他发现通过‘南京的我’小程序,能直达有空余车位的停车场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上面这个小变化,是特大城市南京不断创新城市基层治理的缩影。

南京市“一网统管”综合平台展示。南京市委网信办供图
光靠感觉不行,要让数据说话
今年“五一”前,南京市12345政务热线根据往年工单,梳理出“景区管理”“预约”“停车”等十个大类假期主要诉求,并向南京市文旅局递交了一份旅游诉求热点分析报告。
以该报告为参考,南京市文旅局会同有关部门在“我的南京”APP、“南京的我”小程序开通上线了文旅服务功能,进一步方便市民游客出行。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南京在游客接待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0.2%的基础上,旅游诉求同比下降36.66%。“大客流期间,游客可以在线上提前了解景区人流量,错峰出行,合理规划线路和泊车位置。”南京市文旅局市场管理处处长楼钱良说。
以大数据跨部门协同赋能城市治理,是南京探索社会治理的方向之一。
不仅全市各部门之间以数据共享扩大其应用范围,南京还以“一网统管”打破传统意义上的职能分工。比如,玄武区城市数字治理中心通过AI大模型智能助手对比客流变化数据,及时调度周边力量开展管控和采取限流措施;雨花台区“及时雨”治理平台,不仅与全区“一网统管”数据库1.86亿条数据合并重组,还接入12345政务热线等市级垂直系统第一时间处置诉求。
南京还打造“听语+”等15个“宁好”网上群众路线矩阵IP,构建了网络民意和诉求征集、吸纳、办理、反馈的机制。其中,“听语+”平台累计征集市民网友有效建议5.2万余条,常态化推动解决市民急难愁盼民生事项4200余件。

众彩片区数字大屏可实时监测三轮车位置。人民网 杨维琼摄
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
“这是大家一起商量着办好的事”。前不久,南京众彩市场的商户们终于盼来了专门停放电动自行车的地方,售卖水果的摊主周长虹开心不已。
众彩市场有着华东地区“菜篮子”之称,4000多商户在这里经营,业态多元化、治理难度大,此前因为没有停车位,商户们抱怨不断。
今年6月,众彩片区“大党委”党群服务阵地组建,对线下网格“哨源”收集和12345等线上平台反映的重大疑难问题,定期汇总分析研判解决方案。众彩片区“大党委”副书记杨超说:“当时就汇总了有关电动自行车管理的系列问题,通过安装GPS导航定位、规范上牌等措施逐步解决。”
从经济发展到民生服务,从诉求满足到家长里短,基层治理涉及方方面面。近年来,南京鼓励和引导志愿者、“五老”人员、物业服务人员等力量参与纠纷预防,如众彩片区“大党委”吸纳了党员经营户、志愿者队伍、“两新”组织等成为市场治理的流动网格员;雨花台区成立“景阿姨”妇女微家,4位“景阿姨”8天时间调解了映景苑小区张阿姨与楼上秦大爷持续8年的矛盾。
数据显示,南京已设立各类人民调解组织近1500家,发动1.6万名政法干警、律师作为“政法网格员”进网入格,调解纠纷、纾困解难,把矛盾化解在“最前沿”。今年前5月,南京市法院系统新收一审民事案件同比下降17.21%。
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街镇治理效能研究博士工作站主任任克强认为,一方面,南京注重矛盾化解的源头治理,充分发挥一线多元主体作用,矛盾不上交;另一方面,南京注重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从薪酬待遇、教育培训、考核评价、上升通道等方面对社工队伍发展进行全面保障,稳定并建强了一支专业化的基层治理和服务队伍,夯实了基层基础。

小市街道社工成长营开展社工培训活动。小市街道供图
社工作用大,职业体系完善起来
“有事找社工哎”,是鼓楼区小市街道不少老百姓的“口头禅”。这里毗邻南京火车站、南京汽车客运站,是传统的工业集聚区,面临诸多复杂矛盾和跨区事项。
“我们在入户收集诉求、化解矛盾纠纷时就是网格员,不论遇到哪一个条口的事,都要记录下来,了解后再反馈处理。”小市街道安怀村社区党委书记邓超说,多年来,街道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通过社工成长营、“头雁理市”“青雁立市”讲坛等对社工进行专业培训,推动社工与网格员队伍一体建设、一体管理。
从2018年出台文件提出“三岗十八级”建立岗位薪酬体系,到2022年出台基层治理“1+2”文件,要求社工管理“五统一”,明确市、区跨级下沉事业编制,公务员岗位面向社区书记定向招录等举措,再到今年编印社区挂牌等六个方面规范手册,帮助社区工作者掌握政策、规范履职……
南京持续探索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相关成效正在逐步显现。在鼓楼区山西路社区做社工的姚丽萍,推动环境类、管理类等项目清单化认领,2022年底通过严格招录测评考取了事业编;沙洲街道金穗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刘林,曾调解租赁矛盾纠纷114件,群众满意率达98%,顺利通过定向公务员考试。
2022年以来,南京先后完成两批203人事业编入编定级工作,19名年轻社区(村)书记(主任)通过定向招录进入公务员队伍,南京城市基层治理学院培训社工7305人次。
上升渠道畅通了,社工这份职业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认同、尊重。与2021年相比,2023年岗位报考人数增加85.5%。在邓超看来,这正是因为在南京做社工,收入待遇有保障,还有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晋升体系。
“社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提高了,群众幸福感自然也会更高。”小市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贡亚琴说。

南京市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鬼市”相关话题。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截图
网友声音不可小觑,融聚网络空间正能量
前段时间,“南京鬼市”相关话题在网上引发热议。
7月18日,有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南京市区“鬼市”每周不间断出现。4天后,建邺区城管局回复网友表示,探索设立摊点疏导点。
截至目前,除建邺区外,南京市城管局在秦淮区、雨花台区、栖霞区各增设一个摊点疏导点,引导违规占道夜市摊点进入。
聚焦“鬼市”这一话题,7月23日,“南京发布”推出网评《莫让包容成放纵 “鬼市”也得上路子》,文章说:“鬼市”存在虽然具有合理性,管理者也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完善举措,在包容的大框架之下加大整治力度,引导其规范发展。
近年来,作为南京市委市政府权威发布平台,“南京发布”开设了“江钟秦”“成贤街语”“经济V视角”“古都新事”“周末漫语”等一系列网络评论栏目,在群众关心的重要话题、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中主动发声、表明态度、正向引导,努力增强网络空间治理的主动性。
作为拥有超750万网民的互联网大市,南京既运用大数据技术感知群众的冷暖需求,构建基层治理线上线下“共同体”,也把网络空间治理作为社会治理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增强管网治网用网的能力,聚力打造城市治理升级版。南京在全国首创建立房产、教育、文旅、经济、法律等7个属地新媒体专委会,团结引导属地网络达人,用新话语、新表达传递党委政府的想法和声音。
江苏省社科院社会政策所所长张春龙认为,“赶在前”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南京实践的精髓所在、特色所在,“这不仅是治理方式方法的守正创新,更是治理思路的转变。在把握‘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导向的基础上,要从被动响应走向主动治理,增强未诉先办、无诉自办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从源头消弭矛盾生成的可能因素。”
【理响中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2024-09-08 11:58:07求是网
好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让孩子通过学习拥有高尚的品德、创新的思维、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审美、劳动的习惯,都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批示要求“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到回信强调美术教育“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再到勉励孩子们“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格外关切。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发展”,“要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并从多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关于创新教育,总书记强调“要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鼓励学生善于奇思妙想并努力实践,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以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
关于身体素质培养,总书记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关于美育,总书记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配齐配好美育教师,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关于劳动教育,总书记要求“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要采取适应当前环境和条件的有效措施,加强劳动教育,组织好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清代诗人袁枚的诗,阐述深刻的道理: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禀赋、才能、爱好和特长不尽相同,不能只关注学习好的学生,使很多学生被忽视、被遗忘,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就和成长的快乐,越来越没有信心。总书记要求:“以分数贴标签的做法必须彻底改!”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特长。特别是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城乡困境儿童、残疾儿童和学习成长相对落后的学生”。
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必须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注重教材建设,加强政治把关,使教材“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把非中合作的最新动态及时传递给读者”
2024-09-08 17:13:04光明网
光明日报记者 林卫光
“过去6年,塞内加尔和中国担任中非合作论坛的共同主席国,在非中合作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作为塞内加尔政府官方日报、历史最为悠久的报纸,我们《太阳报》高度重视这次峰会的报道工作,希望把非中合作的最新动态及时传递给读者。”
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太阳报》特派记者乌马尔·恩迪亚耶对本报记者这样说。
对恩迪亚耶来说,中国不是一个陌生的国度,这是他第三次来中国采访。“每次来中国采访,都是一次沉浸式体验,让我可以近距离感受中国的发展速度。中国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伟大国家,只有通过切身体会,才能理解这个国家,才能明白中国在国家治理、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诸多方面取得的成就。”
恩迪亚耶说,塞内加尔有幸在过去6年里担任第四任论坛非方共同主席国,这充分说明两国合作关系是具有“标杆性”的。“这种成熟的合作首先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果您来我们的国家,您会发现中国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塞内加尔提供了极大的支持,过去10年间,我们国内几乎所有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是由中国帮助实施的。”
他向记者介绍,中国企业建设的捷斯—图巴高速公路,连接了塞第二大城市捷斯与重要城市图巴,便利了民众出行,促进了塞各地区间的互联互通。同样也是中国企业设计施工的方久尼大桥,是塞内加尔最长桥梁,现已成为连接塞南北方的主干道之一,也是前往邻国的重要交通节点。中国援建的塞内加尔竞技摔跤场,是非洲首座竞技摔跤场,促进了塞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还在博物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塞内加尔提供了帮助,极大丰富了塞民众的文化生活。“我密切关注两国领导人这次的双边会晤,相信两国友谊和合作将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在谈到自己对采访本次峰会的感受时,恩迪亚耶说,他最为关注的是峰会对非洲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非洲希望中国加强对非技术援助,帮助非洲在现代化道路上不断进步。非洲有丰富的原材料和资源,需要通过工业化实现经济的更好发展”。非洲国家还期待学习中国在人工智能、数字化、电商等方面的发展经验,“我们也希望有自己的淘宝和拼多多”。
“还有一个我们关注的重点,那就是此次峰会对非洲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推动作用。”恩迪亚耶认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宝贵经验值得非洲国家借鉴,“在北京,我看到的是一个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每次来中国,都让我更加热爱中国,如果有机会,我会很高兴再来采访”。
《光明日报》(2024年09月08日 07版)
9人参与6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