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 鑫
2025年04月19日05:5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网上有人说,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是西方经济学的概念,中国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经理人。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
——人民网网友19****5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透出一种“真关注”。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从之前全网刷屏的一个画面说起。
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当镜头扫过会场,不少熟悉的企业家进入眼帘。
他们当中,有来自改革开放大潮的老一辈企业家,也有成长于新时代的新生代创业者;有在传统行业深耕细作的“领军人”,也有在新兴产业崭露头角的“潜力股”……这一刻,传统与新兴同台,老将和新锐同框,中国的企业家队伍不仅规模可观,且正不断壮大。
进一步看,当我们在关注这些企业家时,不只有那些创业兴业的传奇故事,更有奋斗与成长背后的那股“精气神”。
心无旁骛,向新而行。深耕动力电池领域,王传福带领比亚迪研制“刀片电池”;长期坚持自主研发,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让人形机器人成功“破圈”。
自强不息,兼容并蓄。任正非带领华为踏上自立自强之路;专注智能语音,刘庆峰创办的科大讯飞成果频出。
回报社会,实业兴邦。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捐资在家乡宁波筹建东方理工大学;刘永好带领新希望集团培养近9万名新农人。
…………
企业、企业家不是舶来品。《清明上河图》描摹北宋商业活力,徽商晋商刻录古人信义为本传统。100多年前,民营企业家张謇兴实业、办教育、做公益,躬身践行“经世济民”义利观。40年前,改革先锋张瑞敏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如今,80后梁文锋带领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把开源模型做到全球领先……植根于丰富的具体实践,滋养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企业家精神历经岁月洗礼,日益饱满丰盈。
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在民企,也在国企。荣毅仁在国内兴办实业、广泛开展中外合作,将中信公司建成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满怀赤诚立志报国;许立荣积极推动远洋运输体制改革,带领中远海运巨轮驶向国际航运市场……新时代以来,高素质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不断开创国有企业发展新局面,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今天,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变革方兴未艾,无论“逆水行舟”还是“大河行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都格外需要赓续、弘扬企业家精神。
今天,精神焕发的中国企业家不会“独行”。
从“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到“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到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一项项举措破藩篱、优机制、激活力,万千企业“成长在中国希望的田野上”。
2024年,我国经营主体数量近2亿户。有优秀传统的浸润,有改革开放的洗礼,有新时代的滋养,有法治中国、创新中国的支撑,广大经营主体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对中国经济投出“信任票”,传递希望和信心。
这是一个企业家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的时代。中国企业家将在新时代伟大变革中厚积薄发、焕新出彩。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9日 01 版)
(责编:白宇、卫嘉)
三十一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
本报记者 王 政 刘温馨
2025年04月19日05:5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 |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4月1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等介绍了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0.9%,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凸显
【亮点】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拉动整体工业生产增长3.5个百分点。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扩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行业内需潜力进一步激发,我国装备工业延续去年以来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实现良好开局。
重点产品产销稳步增长。一季度,装备工业近七成重点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9.2%,比去年同期扩大16.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318.2万辆和307.5万辆,同比增长50.4%和47.1%。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达14.9万套和260.4万套,同比分别增长26%和20%。
重点行业工业投资稳步增长。一季度,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3个重点行业的投资增速、民间投资增速均实现了20%左右的增长。同时,工业领域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3%,增速比去年全年高7.2个百分点。
外贸出口稳步增长。一季度,汽车整车出口142万辆,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44.1万辆,同比增长43.9%。
“此外,陆海空电装备发展持续向好,智能装备类产业快速发展,细分行业亮点纷呈。”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将继续稳增长、补短板、促转型,推动装备工业高质量发展。
11.5%,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亮点】一季度,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5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各地紧抓‘两重’‘两新’政策契机,推进产业项目建设。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3个百分点。”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表示,在电子产品消费方面,购新补贴扩围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消费需求有效提振。在软件生态建设方面,开源潜力迸发,赋能千行百业成效初显。
“制造业是人工智能技术产品落地应用的重要领域,近两年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成效突出。”谢少锋表示。
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我国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产业体系。算力规模居全球前列,建成钢铁、煤炭等高质量行业数据集,培育出一批竞争力强的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国产大模型登顶全球主流开源社区下载量榜单。
产品装备加速迭代。国产厂商研发的人工智能手机、电脑、眼镜等智能产品已超百款,人形机器人主流产品实现“站得住、走得稳、跑得快”,正加快向“工厂里用起来”转变,在制造场景加速落地。
应用赋能扎实推进。大模型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加快落地,在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得到应用。
产业生态持续优化。推进11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央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产业集聚。着力培育经营主体,已累计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我们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一手抓供给,一手抓应用,持续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谢少锋说。
8.2%,中小企业发展韧性强活力足
【亮点】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企业生产积极性增强,经营效益平稳增长。
“中小企业的发展韧性和活力,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平稳起步。”谢少锋表示,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聚焦中小企业痛点难点,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60万家。
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助企服务。围绕拖欠中小企业款项问题,推动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通过建立国家统一的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加强函询约谈和督办通报等监督管理措施,切实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会同16个部门联合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提出73条具体举措。进一步完善中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新上线“找模型”版块,加强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服务网已累计服务企业102万家,提供专精特新、规模、类型等免费自测服务超5.4万次。
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组织对10余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具体画像、全面评估,帮助企业融资增信;同时,对31个省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引导地方加大梯度培育和服务力度。全国已培育认定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00个,推动各地培育省级集群1100余个。国家级集群近3年产值年均增速达13%,在培育优质中小企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9日 03 版)
(责编:白宇、卫嘉)
三十一个省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
本报记者 王 政 刘温馨
2025年04月19日05:5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 |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4月1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等介绍了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0.9%,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凸显
【亮点】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拉动整体工业生产增长3.5个百分点。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扩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行业内需潜力进一步激发,我国装备工业延续去年以来持续回升向好态势,实现良好开局。
重点产品产销稳步增长。一季度,装备工业近七成重点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9.2%,比去年同期扩大16.7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318.2万辆和307.5万辆,同比增长50.4%和47.1%。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达14.9万套和260.4万套,同比分别增长26%和20%。
重点行业工业投资稳步增长。一季度,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3个重点行业的投资增速、民间投资增速均实现了20%左右的增长。同时,工业领域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3%,增速比去年全年高7.2个百分点。
外贸出口稳步增长。一季度,汽车整车出口142万辆,同比增长7.3%,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44.1万辆,同比增长43.9%。
“此外,陆海空电装备发展持续向好,智能装备类产业快速发展,细分行业亮点纷呈。”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将继续稳增长、补短板、促转型,推动装备工业高质量发展。
11.5%,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亮点】一季度,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5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各地紧抓‘两重’‘两新’政策契机,推进产业项目建设。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3个百分点。”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表示,在电子产品消费方面,购新补贴扩围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消费需求有效提振。在软件生态建设方面,开源潜力迸发,赋能千行百业成效初显。
“制造业是人工智能技术产品落地应用的重要领域,近两年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成效突出。”谢少锋表示。
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我国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产业体系。算力规模居全球前列,建成钢铁、煤炭等高质量行业数据集,培育出一批竞争力强的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国产大模型登顶全球主流开源社区下载量榜单。
产品装备加速迭代。国产厂商研发的人工智能手机、电脑、眼镜等智能产品已超百款,人形机器人主流产品实现“站得住、走得稳、跑得快”,正加快向“工厂里用起来”转变,在制造场景加速落地。
应用赋能扎实推进。大模型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加快落地,在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得到应用。
产业生态持续优化。推进11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央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产业集聚。着力培育经营主体,已累计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我们将全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一手抓供给,一手抓应用,持续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谢少锋说。
8.2%,中小企业发展韧性强活力足
【亮点】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企业生产积极性增强,经营效益平稳增长。
“中小企业的发展韧性和活力,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平稳起步。”谢少锋表示,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聚焦中小企业痛点难点,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60万家。
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助企服务。围绕拖欠中小企业款项问题,推动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通过建立国家统一的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加强函询约谈和督办通报等监督管理措施,切实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会同16个部门联合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提出73条具体举措。进一步完善中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新上线“找模型”版块,加强个性化、精准化服务,服务网已累计服务企业102万家,提供专精特新、规模、类型等免费自测服务超5.4万次。
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组织对10余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具体画像、全面评估,帮助企业融资增信;同时,对31个省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引导地方加大梯度培育和服务力度。全国已培育认定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00个,推动各地培育省级集群1100余个。国家级集群近3年产值年均增速达13%,在培育优质中小企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9日 03 版)
(责编:白宇、卫嘉)
研究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听取“3·15”晚会曝光问题处置情况汇报,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草案)》,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草案)》
2025年04月19日05:5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听取“3·15”晚会曝光问题处置情况汇报,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草案)》,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草案)》。
会议指出,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要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加力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政策措施,锚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着力稳就业稳外贸,着力促消费扩内需,着力优结构提质量,做强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加强就业公共服务。要稳定外贸外资发展,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要促进养老、生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要持续稳定股市,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相关举措一旦推出,要直达企业和群众,提高落地效率,确保实施效果。
会议指出,“3·15”晚会曝光问题处置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要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强化日常监管和预防工作,聚焦民生关切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压紧压实全链条监管责任,严惩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要着力提升基层监管能力水平,推动行政执法和监管力量下沉,注重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切实提高监管的预见性、精准性和时效性。要探索建立穿透式监管体系,加力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会议指出,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兜底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科学确定救助水平,强化部门协同,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形成为困难群众兜底保障的强大合力。
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草案)》。会议指出,要以此次条例修订为契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进一步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助力种业创新发展。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9日 01 版)
(责编:白宇、卫嘉)
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4月27日至30日在京举行
2025年04月19日05:5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本报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彭波)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委员长会议1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赵乐际委员长主持会议。会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4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
委员长会议建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原子能法草案、仲裁法修订草案;审议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的议案;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监狱法修订草案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适用种子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与合作的协定》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关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条约》的议案。
委员长会议建议的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议程还有:审议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关于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和整改问责情况的报告;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审议有关任免案等。
委员长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外事工作计划,审议通过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重点督办建议选题。
委员长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刘奇就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议程草案和日程安排等作了汇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副秘书长,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就有关议题作了汇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王东明、肖捷、郑建邦、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何维、武维华、铁凝、彭清华、张庆伟、洛桑江村、雪克来提·扎克尔出席会议。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9日 01 版)
2025年04月19日05:5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18日在北京会见俄罗斯能源部部长齐维廖夫。
丁薛祥表示,能源合作是中俄务实合作的重要基石,为两国关系高水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方愿同俄方一道,以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重要共识为根本遵循,持续深化能源领域互利合作,稳步推进重大项目,积极拓展合作新空间,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利益。加强多边机制下的协调互动,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均衡普惠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
齐维廖夫表示,俄方完全赞同中方提出的多边倡议,始终视中国为可靠的合作伙伴,愿推动两国能源合作走深走实,更好助力俄中关系高水平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9日 01 版)
(责编:白宇、卫嘉)
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百分之十六
本报记者 朱 隽
2025年04月19日05:5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 |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
春耕春播进展总体顺利、农民收入保持增长、农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今年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克服内外部压力挑战,实现稳健开局,为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在4月18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说。
“米袋子”稳,“菜篮子”丰——
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农业农村经济开局稳健,首先看农业生产。
看“米袋子”——当前,春耕春播进展总体顺利,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近两成,进度同比略快。
面积稳。据农情调度,预计今年冬小麦面积3.4亿亩、基本保持稳定。冬油菜面积1.1亿亩,连续7年增加。
长势好。冬小麦拔节期一二类苗比例达91.2%,比常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冬油菜长势好于常年,夏油菜丰收在望。潘文博表示:“农业农村部将坚决打好‘奋战120天夺夏收粮油丰收行动’的收官战,一个关口一个关口地过,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
看“菜篮子”——总体看,当前“菜篮子”产品供应数量充足、品种丰富,价格总体稳定。蔬菜水果供给稳定,价格呈季节性波动。针对肉牛奶牛养殖亏损问题,持续加紧落实纾困政策措施,活牛价格连续9周小幅回升,生鲜乳价格逐步企稳。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介绍:“从后期看,全国的肉蛋奶、菜果鱼等产品产能充裕,保供基础非常扎实,完全能够满足城乡老百姓的生活所需。”
看农产品质量安全——一季度,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3%,继去年这一指标首次达到98%后,再提高0.3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定向好。”截至目前,认证登记的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等“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8.4万个。
品美食、住民宿、赏风景——
乡村富民产业提质增效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农业农村部帮扶司司长许健民表示:“农业农村部将慎终如始、全力以赴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各项重点工作,确保过渡期圆满收官。”
据介绍,通过实施精准帮扶,大多数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已消除风险,其余均已逐户完善帮扶措施,确保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农业农村部将指导地方以县域为单元,按照“巩固、升级、盘活、调整”的推进路径,提升帮扶产业的综合效益和联农带农效果。截至3月底,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达3089.8万人。
乡村富民产业提质增效。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良好,1至3月全国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到乡村品美食、住民宿、赏风景等成为城乡居民度假热选,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在产业带动、就业拉动下,农民收入保持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农村内需潜力不断释放。看投资,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等重大项目,一季度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看消费,一季度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9%。看出口,一季度农产品出口承压增长,出口额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6.8%。
更美、更方便、更干净——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在回答关于乡村建设行动成效问题时,陈邦勋表示,“近年来,各地深学细悟‘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创设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重点工程项目,扎实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乡村面貌不断改善。可以把它归结为‘三有’。”
硬件设施有改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显著,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农村危房加快改造,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快递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人居环境有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76%左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管控)超45%,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绝大多数村庄开展清洁行动。
公共服务有提升。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等深入实施,2188个县(市、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90%以上村卫生室已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累计建设农村敬老院超过1.6万家、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超过14万个。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加强规划政策引领,指导各地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规划布局,合理确定建设重点和时序。加力改善人居环境,协同有关部门推进“厕污共治”,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加快补上设施短板,持续推进村内道路、供水、寄递物流、养老等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和美乡村建设有关项目,让乡村变得更美、更方便、更干净。
记者手记
“三农”基本盘,稳中更有进
透过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绩单,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三农”发展稳的基础在巩固,进的态势在延续,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先看稳——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稳。“面积稳、长势好”,夏收粮油丰收有了好的基础。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夏粮稳,将为实现全年1.4万亿斤左右的粮食产量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再看进——进的态势既体现在乡村富民产业质效齐增、农村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上,也体现在乡村硬件设施有改进、人居环境有改善、公共服务有提升上,还体现在乡村治理体系效能不断提高上,更体现在深化农村改革的各项部署上。
应当看到,当前我国外部发展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越是应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三农”基本盘。不误农时高质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稳中有进推动“三农”工作,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9日 04 版)
(责编:白宇、卫嘉)
2025年04月30日18:01 | 来源:新华网小字号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
扫描二维码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