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8 17:58:03光明网
【学思践悟】
作者:张戈(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
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中央八项规定的第一条,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仅需要坚定的政治决心和切实的行动落实,还需要科学思维方法的有力支撑。作为谋事之基和成事之道,调查研究不是抽象的调查和盲目的研究,必须讲究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只有用好用活调查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切实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工作本领、提高工作效能的强大动力和良好成效。
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在调研中把握整体。归纳与演绎是从个别到一般和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在调查研究中坚持归纳与演绎相结合,能够指导我们树立系统观念和全局意识,从事物同质性部分中找到可推广、可复制的解决办法,从异质性部分中探索针对性、差异化的解决举措,从而整体性把握事物概貌和动态演变。这方面,我们党有着优良的传统。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各类事务较以往更加纷繁复杂,我们既要有“一叶知秋”的敏锐,也要有“窥斑见豹”的视野,聚焦发展所需、改革所急、群众所盼、民心所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开展调研,以小见大、点面结合,既把握规律性认识,又满足个体性需求,更好认识事物的全貌,做到“谋全局”与“谋一域”兼顾,切实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举措。
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在调研中抓住本质。分析与综合是在分解剖析事物要素基础上认识事物根本和实质的思维方法。在调查研究中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统一,能够多维度、多层面、多视角了解事物各方面的内在联系、各要素的排列组合、各方面工作的运行机制,加深对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认识,指导我们深入把握事物的本质。事实上,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生动比喻的“抽丝剥茧”“解剖麻雀”,即通过理出几个“线头”、解剖一些“麻雀”,形成条理,类推整合,探寻到最本质最关键的东西。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我们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做好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着眼时代前沿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探寻事物的内在本质与底层逻辑,真正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掌握实情,有的放矢抓工作,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坚实依据,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抽象与具体相映证,在调研中解决问题。抽象与具体是把事物的本质规定综合和统一起来形成真理性认识的思维方法。在调查研究中坚持抽象与具体相映证,能够在把握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的基础上,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直击问题要害,从而找准“病灶”、深挖“病根”、开对“药方”,确保“药到病除”。调查研究贵在虚实结合,既研究概念,又触及实体。如果一味琢磨概念不深入实际,就像是拿着“梨子”反复凝视,不尝一口,是感受不到梨子真正滋味的。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秉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开展靶向式调研,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明晰问题的重点与难点,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确保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历史与逻辑相融合,在调研中掌握规律。历史与逻辑是反映客观实在和思想认识的历史演进、历史特点、历史趋向的思维方法。在调查研究中坚持历史与逻辑相融合,能够把对事物历史过程的考察与对事物内部逻辑的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摸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把握事物演进的特点和规律,在预测未来的前提下,得出符合实际的客观结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我们要在调查研究中深化学习,在总结提炼中掌握规律,既要追溯事物的历史渊源,又要分析其内在逻辑,多渠道、全方位、各领域了解实际情况,全面、客观、准确掌握第一手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论证和科学决策。通过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持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解决新问题,做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为抓好当前工作、制定长远规划、应对未来挑战提供科学依据。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18日 06版)
2025-04-18 21:30:19中国日报网
0:08/2:05自动播放
吴哥秘境,高棉传奇
碧海遗珠,淳朴人情
这里是柬埔寨
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南部
与越南、泰国和老挝毗邻
西南濒临暹罗湾
国土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约460千米
首都金边,魅力交织
全国总人口约1600万
高棉族占总人口80%
华人华侨约110万
这里属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分旱雨两季
森林覆盖率61.4%
盛产柚木、铁木、紫檀、黑檀等高级木材
木材储量约11亿多立方米
湄公河贯穿全境,水资源丰富
洞里萨湖作为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鱼湖”之称
农业,传统与韧性的原始交响
湄公河滋养,沃土生金
稻米产量巨大,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天然橡胶产量居世界前列
糖棕树,千年流淌的“树上蜜罐”
贡布胡椒风味独特,获欧盟PGI认证
高棉美食,河流与雨林的味觉献礼
阿莫克鱼:以蕉叶包裹椰浆与香茅的馥郁,如湄公河在舌尖泛起涟漪
柬式春卷:薄如蝉翼的米皮包裹着色泽饱满的馅料,恰似雨季初霁的清新
高棉酸汤:罗望子的酸与菠萝的清甜在鱼骨熬煮的韵脚里浮沉
“普拉霍克”鱼酱:发酵哲学,将时间的魔法封存在陶罐深处
旅游业,自然与古迹的双重礼赞
作为支柱性产业,被视为“绿色黄金”
吴哥窟:时间裂缝中的神秘之城
柏威夏神庙:六百米海拔,云端上的国境边疆
国戈遗址:被密林吞没的时间胶囊
三波坡雷古:古老王朝遗落的建筑诗稿
中柬友谊源远流长
1958年7月19日两国正式建交
2010年12月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19年4月,两国签署《构建中柬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2019-2023)
柬埔寨是首个同我国签署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国家
2022年1月1日,《中柬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实施
这是柬对外签署的首个双边自贸安排
2023年9月,两国签署《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2024-2028)》
双方高层互访频繁……
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钻石六边”合作架构更加充实
“工业发展走廊”、“鱼米走廊”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已连续12年保持柬埔寨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中柬经贸关系显示出巨大潜力与发展空间
让我们共同期待
中柬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风雨同舟,历久弥坚
携手共进,共同发展
让中柬关系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2025-04-18 21:35:04中国日报网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中国研究所所长郭应伦(Ky Sereyvath)4月18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领导人于4月17日至18日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此访预计将进一步巩固两国“铁杆友谊”。
中柬经贸成果丰硕
文章指出,自2016年以来,中柬贸易实现了稳步增长。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51亿美元,同比增长23%.8。其中,柬埔寨对华出口额从2022年的12.4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17.5亿美元。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中柬双边贸易也保持增长,可见两国经济韧性十足。此外,中国连续12年成为柬埔寨第一大外资来源国。2024年,中国对柬投资额占柬外资总额的近50%。
在此背景下,中国领导人的国事访问有望让两国合作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柬埔寨是受美国“对等关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对从柬埔寨进口的商品征收49%的关税,随后又实施90天“暂缓期”。无论如何,柬埔寨预计将扩大对华农产品贸易,以保持在区域和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对于中国来说,从柬埔寨进口百万吨大米以及腰果并非难事。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尤其热衷于扩大腰果出口,并致力于加强“鱼米走廊”建设、深化产业链合作。
中国扩大开放惠及柬埔寨
文章进一步指出,柬埔寨致力于加强与中国在服务业的合作,包括旅游等领域。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惠及柬埔寨等贸易伙伴,并进一步促进了人文交流。以2019年上半年为例,中国游客数量占柬埔寨外国游客总量的38.7%,中国是柬埔寨最大旅游客源国。
作为新兴制造业中心,柬埔寨近年来吸引了大量中国投资。在当前背景下,两国还应进一步促进多个领域的合作,包括农业贸易、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等。
文章最后强调,通过改善铁路、水路、航空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柬埔寨可以成为中国产品在东盟的“中转站”。中国银行金边分行应发挥更大作用,促进东盟与中国之间的银行业务合作,从而扩大人民币的使用,促进中国对柬投资。
(英文原文刊发于《中国日报》智享汇栏目)
(编辑:严玉洁 王辉)
结束对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国事访问
2025年04月19日05:5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本报北京4月18日电 4月1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圆满结束对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国事访问后回到北京。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公安部部长王小洪等陪同人员同机返回。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9日 01 版)
(责编:白宇、卫嘉)
2025年04月19日05:5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本报金边4月18日电 (记者王洲、赵益普)4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对柬埔寨的国事访问返回北京。
离开金边时,柬埔寨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参议院第一副主席吴波烈,国会第一副主席钱业,郭索帕、布拉索昆、韩春那洛、韶索卡、洪玛尼等五位副首相,王家军陆军副司令洪玛讷等高级官员到机场送行。
洪森在机场为习近平主席举行隆重欢送仪式。习近平在洪森陪同下检阅仪仗队。习近平向欢送人群挥手致意。
前往机场途中,柬埔寨数万名民众、在柬中资企业人员、留学生和华侨华人聚集在道路两旁,挥舞中柬两国国旗,手持“中柬友谊万古长青”等红色横幅,热烈祝贺习近平访问柬埔寨取得圆满成功。
当天上午,洪森偕首相洪玛奈和洪玛尼、洪玛讷专程前往习近平下榻的饭店,同习近平话别。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9日 01 版)
(责编:白宇、卫嘉)
2025年04月18日10:09 | 来源:央视网
小字号
4月17日,习近平主席从吉隆坡飞赴金边,开始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习主席东南亚之行的最后一站。
近年来,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入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新时代。此访期间,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携手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这是中柬关系新定位。
<video id="_v_p_236" class="video-js vjs-default-skin" playsinline="playsinline" webkit-playsinline="true" x5-playsinline="true" x5-video-player-type="h5" x5-video-player-fullscreen="false" controls="" autoplay="autoplay" width="640" height="360" poster="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5/0418/c1001-40463096.html" data-setup="{"example_option":true}"
△视频:习近平抵达金边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
1、最高礼遇 迎接“家人”
17日上午11时05分许,习近平主席乘坐的专机抵达金边国际机场。这是时隔9年,习主席再次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
△金边街头的巨幅两国领导人照片和两国国旗。(总台央视记者陆泓宇拍摄)
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曾以“亲如一家”比喻柬中关系。2016年10月,习主席访问柬埔寨期间,莫尼列太后诚挚地说,“欢迎你到家里来,我们就像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
习主席此次访柬,柬方给予最隆重的礼遇、最热情的接待。西哈莫尼国王亲自到机场迎接,并为习主席举行欢迎仪式。这是他登基20年以来首次在机场举行欢迎仪式。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也到场迎接。打破常规的安排,彰显铁杆友谊的分量。
△欢迎仪式现场,当地群众热烈欢迎习主席到访。(总台央视记者王晓东拍摄)
△柬埔寨王室珍娜公主向习主席献上的茉莉花手环。(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此访适逢柬埔寨传统新年之际。习主席在当地媒体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说,很高兴在柬埔寨传统新年之际应邀到好朋友家里做客。
在抵达机场发表的书面讲话中,习主席再次向柬埔寨政府和人民致以美好的新年祝福。
△当地青年热情迎接习主席到访。(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当天,两万余名当地民众以及华侨华人、中资企业和留学生代表簇拥在街道两旁,欢迎习主席到访。场面热烈,令人动容。
△从机场到下榻酒店途中,两万余人热烈欢迎习主席到访。(总台记者程爱华拍摄)
2、密集会晤 赓续友谊
当天下午,习近平主席分别会见西哈莫尼国王和莫尼列太后,会见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同洪玛奈首相举行会谈。
友谊,始终是密集国事活动中的高频词。
△金边街头悬挂的中柬两国国旗。(总台央视记者卢心雨拍摄)
中国始终珍视同柬埔寨王室的友谊。西哈莫尼国王和莫尼列太后每年来中国,习主席多次同他们见面、拉家常。
这次在金边同西哈莫尼国王举行会见,习主席强调,新形势下,中柬双方要珍惜并传承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西哈努克太皇共同缔造的中柬铁杆友谊。
△金边王宫,习主席同西哈莫尼国王、莫尼列太后的会见在这里举行。(总台央视记者刘琦拍摄)
在会见中,西哈莫尼国王用“月月有进步,年年有成果”形容柬中友好合作。当天,他向习主席颁授了“柬埔寨王国民族独立大项链级勋章”。
<video id="_v_p_513" class="video-js vjs-default-skin" playsinline="playsinline" webkit-playsinline="true" x5-playsinline="true" x5-video-player-type="h5" x5-video-player-fullscreen="false" controls="" autoplay="autoplay" width="640" height="360" poster="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5/0418/c1001-40463096.html" data-setup="{"example_option":true}"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接受“柬埔寨王国民族独立大项链级勋章”
至高勋章,是铁杆友谊的见证。莫尼列太后是中柬友好的亲历者和推动者。2020年11月,习主席在北京为她颁授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友谊勋章”。
在这次会见中,习主席说,莫尼列太后获颁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实至名归。“中国就是你的第二个家,欢迎随时到中国来。”
△金边王宫金銮殿前广场。(总台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中柬两国领导人像走亲戚一样常来往,结下特殊友谊。
新冠疫情期间,时任柬埔寨首相洪森顶风冒雪“逆行”访华,表达对中方支持。去年12月,洪森在北京同习主席会谈时说,对华友好是柬人民党坚定政治共识,不会因柬领导层代际交接发生任何变化。
2023年9月,洪玛奈就任柬埔寨首相后不到一个月,选择中国作为第一个进行双边访问的国家。他对习主席说,此举就是为了体现柬新一届政府将继续坚定奉行对华友好政策。
△金边和平大厦,习主席同洪森、洪玛奈的会见会谈在这里举行。(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这次同两位柬埔寨领导人面对面交流时,习主席强调,“中柬两国是友好邻邦,更是铁杆朋友。”“中柬铁杆友谊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牢固政治基础、强大内生动力。”
洪森表示,“中国是柬埔寨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可依靠的合作伙伴。”洪玛奈表示,“中国是柬埔寨最可靠、最信赖的朋友。”
国际形势变乱交织,铁杆友谊更显珍贵。
△习主席会见洪森前的合影现场。(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3、新的定位 新的内涵
习近平主席开启东南亚之行前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介绍此访主要安排及相关期待时透露,中国和柬埔寨双方将探讨提升中柬关系新定位。
17日下午,习主席在同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举行会谈时,两国领导人一致同意携手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
<video id="_v_p_901" class="video-js vjs-default-skin" playsinline="playsinline" webkit-playsinline="true" x5-playsinline="true" x5-video-player-type="h5" x5-video-player-fullscreen="false" controls="" width="640" height="360" poster="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5/0418/c1001-40463096.html" data-setup="{"example_option":true}"
△视频:习近平同柬埔寨首相洪玛奈举行会谈
中柬两国始终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前列。
2016年10月,习主席访柬期间,两国领导人一致决定中柬继续做高度互信的好朋友、肝胆相照的好伙伴、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2019年,柬埔寨成为首个同中国签署构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国家。2023年,中柬签署新版中柬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
△柬埔寨金边。(总台央视记者杨新禹拍摄)
携手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赋予中柬命运共同体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再上新台阶。
习主席在同洪玛奈首相举行会谈时表示,双方要以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为新起点,乘势而上,继续落实好新版中柬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
会谈后,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关于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落实三大全球倡议的联合声明》。
△习主席同洪玛奈会谈前现场。(总台央视记者周志国拍摄)
柬埔寨领导人对中柬关系新定位给予高度评价。
洪森表示,两国决定构建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推动双边关系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发展,始终携手并进、风雨同舟、命运与共。
△金边街头的两国国旗和标语。(总台央视记者鄂介甫拍摄)
4、团结合作 共迎挑战
合作,是习近平主席此访期间的又一个高频词。
2023年,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时任柬埔寨首相洪森时提出,双方可以从政治、产能、农业、能源、安全、人文六大领域入手,着力打造中柬“钻石六边”合作架构。
在此访之际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习主席提出“五个更高”:深化更高水平政治互信,拓展更高质量互利合作,筑牢更高层次安全保障,开展更高频率人文交流,强化更高标准战略协作。这是让“钻石六边”合作更加璀璨坚固的“施工图”。
△金边街头。(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在同洪玛奈首相会谈时,习主席强调,双方要大力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充实“钻石六边”合作架构,为各自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力。
会谈后,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中柬双方交换3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涵盖产供链合作、人工智能、发展援助、海关检验检疫、卫生、新闻等领域。
△中柬合作文本交换仪式现场。(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加强协调配合,共迎风险挑战,是携手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在会见洪森时,习主席说,贸易战破坏多边贸易体制,也冲击世界经济秩序,各国要团结起来,把国家安全和发展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洪森表示,贸易战、关税战损害各国正当利益,引发国际局势动荡,柬方愿同中方加强合作,携手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柬埔寨独立纪念碑。(总台央视记者鄂介甫拍摄)
在同洪玛奈首相会谈时,习主席指出,中柬两国作为全球南方重要力量,要坚守和平、团结、合作的共同价值追求,反对一切单边霸凌行径,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洪玛奈表示,在单边主义引发世界局势动荡、多边贸易体系受到冲击的形势下,中国发挥了领导作用,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稳定性。柬方愿同中方加强协调和配合,维护双方共同利益。
“古交如真金,百炼色不回。”在携手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上,两国铁杆友谊将更加深厚、坚不可摧。
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
主笔丨覃思
记者丨李洁 马立飞 刘琦 范一鸣 鄂介甫 李增仁 蒋硕 刘会民 吴倩 程铖 谢晓光 李雪瑶 高鑫翼 周婧琳
视觉丨陈括 张晶
(责编:袁勃、刘军涛)
2025年04月18日21:14 | 来源:中国日报网
小字号
吴哥秘境,高棉传奇
碧海遗珠,淳朴人情
这里是柬埔寨
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南部
与越南、泰国和老挝毗邻
西南濒临暹罗湾
国土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约460千米
首都金边,魅力交织
全国总人口约1600万
高棉族占总人口80%
华人华侨约110万
这里属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分旱雨两季
森林覆盖率61.4%
盛产柚木、铁木、紫檀、黑檀等高级木材
木材储量约11亿多立方米
湄公河贯穿全境,水资源丰富
洞里萨湖作为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鱼湖”之称
农业,传统与韧性的原始交响
湄公河滋养,沃土生金
稻米产量巨大,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天然橡胶产量居世界前列
糖棕树,千年流淌的“树上蜜罐”
贡布胡椒风味独特,获欧盟PGI认证
高棉美食,河流与雨林的味觉献礼
阿莫克鱼:以蕉叶包裹椰浆与香茅的馥郁,如湄公河在舌尖泛起涟漪
柬式春卷:薄如蝉翼的米皮包裹着色泽饱满的馅料,恰似雨季初霁的清新
高棉酸汤:罗望子的酸与菠萝的清甜在鱼骨熬煮的韵脚里浮沉
“普拉霍克”鱼酱:发酵哲学,将时间的魔法封存在陶罐深处
旅游业,自然与古迹的双重礼赞
作为支柱性产业,被视为“绿色黄金”
吴哥窟:时间裂缝中的神秘之城
柏威夏神庙:六百米海拔,云端上的国境边疆
国戈遗址:被密林吞没的时间胶囊
三波坡雷古:古老王朝遗落的建筑诗稿
中柬友谊源远流长
1958年7月19日两国正式建交
2010年12月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19年4月,两国签署《构建中柬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2019-2023)
柬埔寨是首个同我国签署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国家
2022年1月1日,《中柬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实施
这是柬对外签署的首个双边自贸安排
2023年9月,两国签署《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2024-2028)》
双方高层互访频繁……
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钻石六边”合作架构更加充实
“工业发展走廊”、“鱼米走廊”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已连续12年保持柬埔寨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中柬经贸关系显示出巨大潜力与发展空间
让我们共同期待
中柬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风雨同舟,历久弥坚
携手共进,共同发展
让中柬关系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责编:牛镛、岳弘彬)
2025年04月30日18:01 | 来源:新华网小字号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
扫描二维码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