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尚书公修谱考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16-10-04 21:30:20 | 浏览:2303次 ]
分享到:

  (荣显讯)仅供参考

《晋江尚书棫公谱序》全文:“颜氏之先皆兖国公所出也。唐师古以博洽闻。真卿以忠义显。而本朝如凫绎先生。岐者皆其系欤。今鲁公之后。家于永嘉者。族党繁甚。若凫绎之子孙。尚有居于闽之合沙,制之吴门。近世龙学尚书公师鲁。则又家闽之清漳。皆繇之固始来也。谱系既远。族属既广。有漠焉。不知其派别所由分也。惟泉之永春。为族凡四十五位。其间齿名仕坂。虽未卓然闻于时者。而人自箕裘。家自诗礼。其为子若弟盖为己也。安知异时无亢于平原之忠义者。若夫岁月深驶。族属湮微。似续益远。传闻易讹。则图之纪志。服属之戚疏要。不可不详告来者。而敬祖尊宗。睦族厚俗。则深望于南北阮矣。庆元六年岁次庚申六月溯朝散郎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监公事升吏部侍郎权工部尚书九世孙棫谨书。”
“尚书公谱序”透露出以下谱史信息:
(1)“颜氏之先皆兖国公所出也”指明我姓的祖先是“兖国公”颜回,我们都是颜回的子孙,这是毫无疑义的。尚书公此时修谱,因距唐末入闽时间已近二百年,对先祖已经模糊得只剩下“兖国公所出也”。
(2)“皆繇之固始来也。谱系既远。族属既广。有漠焉。不知其派别所由分也。惟泉之永春。”要修谱,首先要正本清源,尚书公明确指出当时的传闻我姓“固始来也”是谣传,必须纠正。并指出“族属既广”要衔接上老祖宗的派系有不清楚的地方,但是,像永春那样“不知其派别所由分也”是个别现象,很遗憾。
(3)“为族凡四十五位。其间齿名仕坂。虽未卓然闻于时者。而人自箕裘。家自诗礼。”从兖国公至先祖已有四十五世,其间有很多名臣士大夫名列青史;先祖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闻名于世,却是一个出身书香门第、品德高尚的士大夫。
(4)“若夫岁月深驶。族属湮微。似续益远。传闻易讹。则图之纪志。服属之戚疏要。不可不详告来者。”指出修谱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唐末入闽至今(南宋庆元年间)时间已经过去几百年,如果还不赶快修谱,族属派系分衍的信息就会因为时间的流失而散失,要写就更加困难,而道听途说容易以讹传讹,必须马上计划修谱(则图之纪志)。今后各地宗亲如要修谱,不管亲疏,只要有不清楚的地方,都必须详细准确地告诉来访者。
(5)“而敬祖尊宗。睦族厚俗。”通过修谱达到敬祖爱宗、敦亲睦族、光大我姓家族家风。
尚书棫公于南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修谱时自称“九世孙”。晋江尚书棫公修谱时,按常理,肯定寻找永春“承祧以奉礼祀”这一支派后裔,把它收入谱中,遗憾的是永春这一支派后裔,竟然“不知其派别所由分也”。由于族谱散失,晋江尚书公到底有没有把永春桃源颜氏收入谱中?“不知其派别所由分也惟泉之永春”如何解读?古人喜欢把句子倒装,“惟泉之永春不知其派别所由分也”倒过来“不知其派别所由分也惟泉之永春”,其意思相同;至于《下荇颜氏宗谱序》中“大抵兵豕之秋,窜居逃迹,故未及记载耳”和《麟溪颜氏宗谱》中“其派别之在永春者不知所分”的记载,说明当时修谱之先人对这句话的解读都是“只有永春不知其派从哪儿分衍来的”。坚称“晋江尚书棫公谱”是棫公为永春颜氏第一次修谱不知要如何自圆其说。”皆繇之固始来也”

(水龙讯)

尚书公修谱考
《晋江尚书棫公谱序》全文:“颜氏之先皆兖国公所出也。唐师古以博洽闻。真卿以忠义显。而本朝如凫绎先生。岐者皆其系欤。今鲁公之后。家于永嘉者。族党繁甚。若凫绎之子孙。尚有居于闽之合沙,制之吴门。近世龙学尚书公师鲁。则又家闽之清漳。皆繇之固始来也。谱系既远。族属既广。有漠焉。不知其派别所由分也。惟泉之永春。为族凡四十五位。其间齿名仕坂。虽未卓然闻于时者。而人自箕裘。家自诗礼。其为子若弟盖为己也。安知异时无亢于平原之忠义者。若夫岁月深驶。族属湮微。似续益远。传闻易讹。则图之纪志。服属之戚疏要。不可不详告来者。而敬祖尊宗。睦族厚俗。则深望于南北阮矣。庆元六年岁次庚申六月溯朝散郎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监公事升吏部侍郎权工部尚书九世孙棫谨书。”
“尚书公谱序”透露出以下谱史信息:
(1)“颜氏之先皆兖国公所出也”指明我姓的祖先是“兖国公”颜回,我们都是颜回的子孙,这是毫无疑义的。尚书公此时修谱,因距唐末入闽时间已近四百年,对先祖已经模糊得只剩下“兖国公所出也”。
(2)“皆繇之固始来也。谱系既远。族属既广。有漠焉。不知其派别所由分也。惟泉之永春。”要修谱,首先要正本清源,尚书公明确指出当时的传闻我姓“固始来也”是谣传,必须纠正。并指出“族属既广”要衔接上老祖宗的派系有不清楚的地方,但是,像永春那样“不知其派别所由分也”是个别现象,很遗憾。
(3)“为族凡四十五位。其间齿名仕坂。虽未卓然闻于时者。而人自箕裘。家自诗礼。”从兖国公至先祖已有四十五世,其间有很多名臣士大夫名列青史;先祖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闻名于世,却是一个出身书香门第、品德高尚的士大夫。
(4)“若夫岁月深驶。族属湮微。似续益远。传闻易讹。则图之纪志。服属之戚疏要。不可不详告来者。”指出修谱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唐末入闽至今(南宋庆元年间)时间已经过去几百年,如果还不赶快修谱,族属派系分衍的信息就会因为时间的流失而散失,要写就更加困难,而道听途说容易以讹传讹,必须马上计划修谱(则图之纪志)。今后各地宗亲如要修谱,不管亲疏,只要有不清楚的地方,都必须详细准确地告诉来访者。
(5)“而敬祖尊宗。睦族厚俗。”通过修谱达到敬祖爱宗、敦亲睦族、光大我姓家族家风。
尚书棫公于南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修谱时自称“九世孙”。晋江尚书棫公修谱时,按常理,肯定寻找永春“承祧以奉礼祀”这一支派后裔,把它收入谱中,遗憾的是永春这一支派后裔,竟然“不知其派别所由分也”。由于族谱散失,晋江尚书公到底有没有把永春桃源颜氏收入谱中?“不知其派别所由分也惟泉之永春”如何解读?古人喜欢把句子倒装,“惟泉之永春不知其派别所由分也”倒过来“不知其派别所由分也惟泉之永春”,其意思相同;至于《下荇颜氏宗谱序》中“大抵兵豕之秋,窜居逃迹,故未及记载耳”和《麟溪颜氏宗谱》中“其派别之在永春者不知所分”的记载,说明当时修谱之先人对这句话的解读都是“只有永春不知其派从哪儿分衍来的”。坚称“晋江尚书棫公谱”是棫公为永春颜氏第一次修谱不知要如何自圆其说。”皆繇之固始来也”是棫公为正本清源特别指出的。为什么?宋后,凡是在朝为官者,都认为从固始来的是“寇”,都认为“吾祖非寇”,因此,“从固始来的都是谣传。”这是其一。其二,如果棫公是说:“繇固始来也”,那就读”由”,“繇之”这个“之”在这里是“是”或“的”,如果不解读为“是谣传”而解读为“由”就强词夺理了。是棫公为正本清源特别指出的。为什么?宋后,凡是在朝为官者,都认为从固始来的是“寇”,都认为“吾祖非寇”,因此,“从固始来的都是谣传。”这是其一。其二,如果棫公是说:“繇固始来也”,那就读”由”,“繇之”这个“之”在这里是“是”或“的”,如果不解读为“是谣传”而解读为“由”就强词夺理了。

唐归德场与归德场长官仁郁公考
1、唐“归德场”考
据清乾隆版《德化县志》的《沿革志》记载:
“唐贞元年间析永泰县归义乡设归德场,属福建观察使治下的长安郡永泰县”;“五代后唐长兴四年,伪闽王延均废归德场建德化县”。
从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4年)到五代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归德场设立至建县,存在时间长达百余年。归德场的历史,正处唐末乱世,政荒民乱、社会动荡、军阀混战的动乱时期,也是颜氏入闽后的生息蕃衍迁徙的初始阶段。
2、记载“唐归德场长官颜仁郁”的县志、官方文书、我姓族谱考
清乾隆版《德化县志》(卷13·人物志·乡贤)把颜仁郁公列为首祀乡贤,载:“唐•颜仁郁,字文杰,归德场场长,号顔长官。时政荒民散,公抚之,一年繦负至,二年田莱辟,三年民用足。有诗百篇,传于民间,至今邑人歌之。”
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编纂的《瓷都德化陶瓷人物传》载:“颜仁郁,字文杰,生于唐文宗大和九年乙卯(公元835年),先居涂坑,后归西颜(今三班后房街)。唐昭宗乾宁五年(公元898年),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命之为归德场长官。”
福建省政协文史辑《王审知在福州大事记》载:“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闽王王审知任颜仁郁公负责农业,颜仁郁委派得力官员到各州县视察农业,劝农桑,为发展闽国农业做出了贡献。”
《龙浔泗滨颜氏族谱》不但详细记载长官公的官声宦绩,还录有收入《全唐诗》的《农家》、《山居》,而且对历朝历代重大的祭祀活动都有记载。如详细记载建安南宋绍定五年进士朱继芳“奉天子命字兹邑,晋谒祠下,因次韵以寄甘棠之思”的《和颜长官百咏》;记载仁郁公的裔孙颜敏德来德化当县令时泗滨祭祖谒庙《祭文》:“长官生于李唐而敏德生于皇宋之相去数百载而其裔则同也,长官生于德邑而敏德生于青漳地之相去数百里而其邑则不異也”;题谒归德寨“颜长官祠”诗:“二百年来孺慕深,德声教泽惬人心。造祠想见公如在,灵镇寨湖颂至今。”祭长官公墓题《纱帽峰》:“灵钟名彦壮名峰,纱帽高悬戴碧空。不假山神劳组织,灿然锦绣属天工。”颜敏德在浔山麓(今德化城关驾云亭公园)重建“归德长官祠”(该祠今已无存)并题诗一首:“輶轩祠宇一重光,德化当年归德场。梁栋履新重拜谒,浔山丁水共悠长。”颜敏德,字克和,号养斋。青礁漳州龙溪人。宋孝宗五年(公元1169年)进士,授德化知县,仁郁公十一世孙。芳公十二世孙。
《龙浔泗滨颜氏族谱》还记载“左史公”颜廷榘、“突山公”颜畴、颜种玉等官宦达人祭祀归德长官的祭文、题词、诗赋、楹联等等。
左史公颜廷榘云:“惟长官公之惠政在归德,遗庙俨然,血食至今,则有不可泯者。”因此,归德场长官仁郁公的官声宦绩是颜氏入闽后初始阶段卜居蕃衍生息迁徙历史十分重要的证据。
3、颜仁郁的父亲考
《德化县志》古墓葬篇记载:“颜芳墓(唐),在三班乡东山村钟形山。颜芳,字教先,颜真卿曾孙,为颜氏入闽始祖”;
德化县人民政府把“永茂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立保护碑,碑文云:“本堂始建于唐代,为颜氏入闽始祖颜芳肇基之地,归德场长官颜仁郁故居。”
德化《龙浔泗滨颜氏族谱》记载:唐,景茂公迁侯官令,携三子讳芳,字教先,从豫之温入闽。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芳公在归德场山亭里被金员外聘为西宾。唐元和十年(815年)芳公在泗滨定居,“始祖卜筑于斯,世衍蕃昌,直可与天地同其悠久也,名其宇曰永茂”。芳公生七子:长澣、次润,三瀚、四裴、五雅、六岿、七仁郁。
《永春桃源颜氏谱史》、《仙游颜氏古今概况》和“厦漳青礁颜子文化研究会”一口咬定仁郁公是“五代末”入闽的“另一个入闽始祖颜洎的长子”。
下面就芳公入闽时间、仁郁公任归德场长官时间与永新县令任职时间与颜洎入闽时间,考证仁郁公究竟是“芳公的七子”还是“颜洎的长子”。
(1)芳公入闽时间与颜洎入闽时间考:
《德化县志》办学篇载:“(唐)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金员外聘颜芳为师,为德化最早的办学形式。”芳公(787--860)18岁入闽,因性格使然,阴差阳错来到归德场,被归德场金员外聘为“西宾”。成为我县史载的教师第一人。芳公于唐永和十年(公元815年)定居归德场山亭里。
《永春县姓氏志》称:“五代末,颜真卿后裔颜洎,由江西永新入闽,再入永春达埔定居蕃衍。颜洎传三子,仁郁、仁贤、仁贵;长仁郁迁归德场,为德化三班颜氏始祖,其后裔部分迁入永春。”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颜氏委员会会议专刊》十、《永春县颜氏族亲风貌》称:“颜回40世孙颜真卿之孙弘,官金陵同州参军,其长子诩为永新(今江西)令。五代末,诩之子洎,字甚之,由江西入闽”。这个“五代末”的时间不是准确的时间,跨度可达十数年。按五代年间53年来算,五代末是哪一年?后汉至后周(947-960)算为“五代末”可否?由此算来,芳公“唐永贞元年入闽”(805年)比颜洎“五代末入闽”(947-960年)要早100多年;唐归德场的历史正是芳公入闽后生息蕃衍迁徙历史的初始阶段;唐归德场的历史没有颜洎的痕迹。客观地说颜洎五代末入闽,“长仁郁迁归德场”是“杜撰谬甚”的。五代末,归德场早已建县,五代末人迁归德场,时间是错误的。前人不清楚五代末和归德场的历史,被批为“杜撰谬甚”;今天还弄不清楚五代末和归德场的历史,就是无知浅薄的表现,还硬把归德场塞进五代末,否认“先有颜长官,后有德化县”的归德场历史,如此蛮横的对待自己的老祖宗,更让人不敢苟同。
(2)“归德场”的历史和“归德场长官”任职时间与永新县令任职时间考:
据《德化县志》的《沿革志》载:“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4年)析永泰县归义乡设归德场”;“五代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3年)伪闽王延均废归德场建德化县”;归德场存在的时间就是归德场历史。
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瓷都德化陶瓷人物传》载:唐昭宗乾宁5年(公元898年),仁郁公被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命为“归德场长官”。福建省政协文史资料第八辑载: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闽王王审知命仁郁公负责农业。
《江西永新县诩、翊、翔后裔支派》谱史载,诩公后唐庄宗同光年间(公元923年)授永新县令。
就唐昭宗乾宁5年(公元898年)仁郁公就任归德场长官和后唐同光年间(公元923年)诩公授永新县令,归德长官的任职时间比永新令早25年;也就是在仁郁公“归德场长官”任满履新14年后,诩公才赴任“永新令”;在仁郁公归德场长官任满履新几十年后的某一年颜洎才入闽。
《瓷都德化陶瓷人物传》载:仁郁公生于唐文宗大和九年乙卯(公元835年);《江西永新县诩、翊、翔后裔支派》载:永新令颜诩生于唐懿宗咸通13年(公元872年)。如此算来,仁郁公的年龄比永新令诩公大37岁;桃源谱史称,永新令诩公是颜洎之父,而仁郁公是颜洎的长子,孙的年龄比祖父大37岁,这可能吗?那些坚称仁郁公是颜洎的长子的人如此贬损自己的祖宗,“揆诸冥漠中之先灵,得无怨恫乎?”此举到底是“尊祖”还是“诬先”!

4、青礁颜氏祖宗考
德化《龙浔泗滨颜氏族谱》载:仁郁公,字文杰,先居涂坑,后归西颜。唐归德场长官,妣郑氏,继妣姚氏,生子蕃。六世慥迁青礁,为青礁颜氏始祖。
《青礁颜氏族谱》世系图载:一世仁郁公;二世蕃公;三世四世空白;五世慥公。《青漳颜氏族谱序》载:青漳先颜氏者,自归德出派青礁以来,开基鼎峙。一居府前前坊之西桥也。一居本处之峙前也。一居龙溪南门外凤塘也。一居漳浦卅三都之白沙也。这段谱史的解读是:“青漳颜氏的先祖,是从德化迁徙青礁,开基鼎峙。”(录自马来西亚颜荣文著《鲁国颜氏谱史宗亲录》)
《漳州青礁颜氏始祖教授公行实录》载:公讳慥,字汝实,号朴菴。先居泉郡之德化县,唐时为归德场长官仁郁公之五世孙,为德化硕傑巨族。慥公少时与蔡公襄同窗友谊,读书白莲书院。不求仕进,以文章德行相高。宋仁宗庆历年间,襄为泉郡守,辟公为漳州教授。这段谱史的解读是:“慥公的先祖卜居泉州之德化县,唐朝归德场长官仁郁公的五世孙,颜氏是德化望族。” (录自马来西亚颜荣文著《鲁国颜氏谱史宗亲录》)
青礁颜氏始祖慥公墓,位于厦门海沧青礁村后,1999年重修。《重修青礁颜氏始祖墓碑记》云:“始祖讳慥,字汝实,号朴庵,宋恩贡。先居泉之德化,时为归德场长官仁郁公之五世孙。庆历四年,泉郡守、端明殿大学士蔡公襄荐辟为漳州路教授,遂肇基漳郡之青礁(今厦门市)为一世始祖。娶许氏太孺人,子孙繁盛,遍布闽粤台及海内外,科甲联登。祖生于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己酉正月十六日,卒于熙宁十年(1077年)八月十五日,与祖妣许氏俱葬于此地。为铭记祖德宗功,与本次重修祖坟之际,特立碑为记。青礁崇恩堂理事会立,公元一九九九年三月,岁次己卯年正月。”(录自新编《陋巷志》)

《重修青礁颜氏始祖墓碑记》慥公的谱史是录自《漳州青礁颜氏始祖教授公行实录》,“唐时为归德场长官仁郁公之五世孙”,青礁崇恩堂理事会刻碑时把“唐”字去掉,成为“时为归德场长官仁郁公之五世孙”;殊不知这个“唐”字是“唐朝归德场”的历史时间,去掉“唐”字这个事实,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都表现出极不严肃的态度。“青礁崇恩堂理事会”改掉一个“唐”字,比起“青礁颜氏文化研究会”是小巫见大巫。2015年,“青礁颜氏文化研究会”送交“福建省颜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会刊的谱史资料,厦门颜氏把“青礁崇恩堂理事会”1999年《重修青礁颜氏始祖墓碑记》碑文中慥公谱史“先居泉之德化,时为归德场长官仁郁公之五世孙”篡改为“颜姓入闽始祖洎公长子仁郁公裔孙,青礁颜氏肇基祖”;漳州颜氏把“唐时为归德场长官仁郁公”篡改为“颜姓入闽始祖洎公的长子”。青礁慥公后裔现代子孙篡改上述谱史中最关键的记载,否认“归德场”是“唐朝”的产物、否认“先有颜长官,后有德化县”的归德场历史、否认仁郁公是“唐朝人”、否认《青漳颜氏族谱序》、《漳州青礁颜氏始祖教授公行实录》和《重修青礁颜氏始祖墓碑记》的记载,把祖宗“唐归德场长官仁郁公”诬为“五代末入闽的颜洎的长子”。“青礁颜氏”上“中央电视台”讲慥公谱史,到台湾讲谱史,如果不按古谱记载的谱史讲,硬把“唐朝归德场”塞进“五代末”,把“唐朝归德场长官”诬为“五代末人”,否认“先有颜长官,后有德化县”的历史,将给全世界的颜氏和青礁颜氏后代子孙留下“数典忘祖”的丑陋形象。青礁颜氏篡改始祖慥公谱史,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都是十分错误荒谬的,难道“唐朝归德场”的历史会因为你们篡改谱史而穿越到“五代末”!在史实面前,就不要嘴硬了,你们的谱史没有错,是你们把它改错了;如果认为你们的篡改“归德场是五代末”是对的,请拿出证据来证明!篡改者有纠错的历史责任!

(尚突讯)
文言文本较深奥,如何解读,必须通篇领会,并且查找当时的任何能够作为佐证的资料来加以印证,才能得出准确的解读,连语言学家都不敢说自己的解读是准确无误的,各位宗长断章取意有的甚至想凭各别子句就要武断的下结论,那是要闹笑话的,让外人知道了就会说颜氏真的是没文化人了!我虽然学汉语言的,都感到其意难明,需要深究,史料不全,不可妄断!宗亲们不知凭何底气,竟能轻下断言,用心何在,责任心何在?我真的很难理解!
我反复强调,没有充足的资料证明,几百年来,祖宗都没法断明,你凭三言两语,甚至一字一词就能说清?你觉得说清了,能让人信服吗?
所以啊,为了宗亲团结,大家还是三思而后言为好,别给人留下个维恐天下不乱的误会!

2.《上场颜氏族谱序》考
左史公颜廷榘明万历戊子年(公元1588年)编修的《上场颜氏族谱》,“谱序”中载几次修谱的情形即可看出,永春桃源颜氏谱史资料残缺、修谱艰难的多舛遭遇。
《上场颜氏族谱序》:“吾谱作于尚书公。前此所未有也。尚书公为少卿公九世孙。自九世以上至少卿公。图之纪志备焉。而上世之在归德者。传问异同。世次莫辩。惟长官公之惠政在归德。遗庙俨然。血食至今。则有不可泯者。自尚书公作谱后。一修于三十一处士公。再修于佥宪公。处士公去尚书公近。遭宋末兵革之秋。宗族散处。虑谱牒之散失。所修者存尚书公之旧谱序耳。佥宪公去尚书公远矣。中间百余年。厌元之乱。不以仕进为荣。惟事耕艺。诗书之风缺焉。至于名字俱亡。但以行称微。佥宪公则自处士公而下。一脉之传。几无所考耳。再修之功于是为天。然。谓派出于鲁公。则因芗城谱而慕之过也。不以尚书公之序存乎。恶得而附焉。自佥宪公后则杂记于曾大父恕庵公之手。至于吾父曲周公府君。因取而序次之。又有石渠吴先生之润色。论著而后。先世之行。谊盖以彰微。又二十余年矣则命不肖榘曰。赠文林郎公后。承祧在余。余老矣。孝子不匮。事莫大于修谱。兹惟汝。责榘跪而受简焉。则一切以尚书公谱序为据。而去其附芗城谱之谬。于郡邑志而稽其入士之宦绩。于长老而询其已逝之芳规。又于其履端之。曰大合族。而书其未书者。谱成较旧为详耳。中遭倭乱。几失而幸存。乃谬通士籍。浮沉于南北者十五六年。归来山中。依故事增辑往碟。则见族之子侄来见者。已不知其谁。何则自祖称而上。音容已远。而子孙焉得而知哉。不知祖则不知一本之亲。不知一本之亲。则视一从再从三从。以致九族皆为路人。于是凌侮牃嫚忘其尊卑者。有墙阋庭讼贱其骨肉者。有厚自封制其亲属勿述者。有袖手食贫者。而先祀用堕者。有不持正义惟知私己。敢犯族怒者。有腹剑口蜜自陷祸患。有辱及其亲者。有情薄礼废者。出入不相见。而庆吊不相及者。岂非不明谱致然。故作谱以彰往。亦以训来。为吾宗子孙。因是而朔。其流之所。自有不惕。然。兴孝悌之心者。是自丧其秉也。砥砺名行。元宗平原尚书公有是言也。而佥宪公不欲陷道笃亲。以无愧于鲁公矣。启曰。附之云乎。是不可思也。明万历戊子夏左史廷榘撰”
《上场颜氏族谱序》传达永春桃源颜氏几次修谱信息:
(1)“吾谱作于尚书公,前此所未有也。尚书公为少卿公九世孙。自九世以上至少卿公,图之纪志备焉。”尚书公第一次修“永春谱”。尚书公是少卿公的九世孙,有详细的自尚书公至少卿公的世序图与文字记载。(尚书公第一次修谱,上文已详细论证,这里不再赘述)
(2)“上世之在归德者。传问异同。世次莫辩。惟长官公之惠政在归德。遗庙俨然。血食至今。则有不可泯者。”(谱牒在宋末元初、元末明初,兵荒马乱、族人四处逃难中散失),致使老祖宗身份和世系有不清楚的地方。但长官公的宗庙坟墓在德化,族人年年祭祀,老祖宗在德化的历史是可靠的,老祖宗开发德化的功绩不会被人遗忘。
(3)“一修于三十一处士公。再修于佥宪公。处士公去尚书公近。遭宋末兵革之秋。宗族散处。虑谱牒之散失。所修者存尚书公之旧谱序耳。佥宪公去尚书公远矣。中间百余年。厌元之乱。不以仕进为荣。惟事耕艺。诗书之风缺焉。至于名字俱亡。但以行称微。佥宪公则自处士公而下。一脉之传。几无所考耳。再修之功于是为天。然。谓派出于鲁公。则因芗城谱而慕之过也。不以尚书公之序存乎。恶得而附焉。”古时“一次二次三次”是“一而再,再而三”。因此看来,“三十一处士公”才是永春颜氏族谱第一次编纂人。第二次修谱之人是佥宪公。左史公感叹“处士公”修谱的时间距“尚书公”修谱的时间较近,而“佥宪公”修谱的时间距离“尚书公”修谱的年代已经很远了。最令人遗憾的是:在宋末至明初一百多年,先是兵荒马乱,族人四处逃难,族谱散失,只存“尚书公之旧谱序”,后又以不做元朝官吏为荣,专心种田做手工艺,因此没有人读书,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以数字命名,世系也不知道。特别是处士公之下到佥宪公,一脉之传,几乎没有遗存什么族谱资料。从上述左史公的感叹可见,宋末几十年,战乱不断,族人四处逃难,生活十分不安定,无人专心读书;元朝建立后,社会较安定,“三十一处士公”第一次修谱,这次修谱距尚书公修谱时间已经有一百多年。元初,族人又不认同元朝统治,以不做元朝官吏为荣,专心种田做手工艺,没有人读书,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以数字命名,世系也不知道,“三十一处士公”不就是以数字命名的人吗?他是元朝年间少数读书识字的人之一,只是不想做元朝的官吏而被族人尊称为“处士公”。而佥宪公修谱时间左史公没有交代,大抵是天下太平,社会安定才修谱,距“三十一处士公”至少几十年。如此算来,佥宪公第二次修谱时间据尚书公修谱时间至少近200年,的确“去尚书公远矣”。特别是“佥宪公则自处士公而下。一脉之传。几无所考耳。”要如何续修族谱,让左史公特别伤脑筋:①先祖出处只知道“派出于鲁公”;②参考“芗城谱”时,则因芗城谱记载“颜洎是后唐副元帅,率17万大军平闽粤,自江西永新入闽”的故事太离奇

  “尚书公谱序”没有记载,“恶得而附焉”;由于左史公没有交代,“三十一处士公”和“佥宪公”名讳世系、修谱时间,所修之谱和谱序都一无所知。因此,“一修于三十一处士公”和“再修于佥宪公”都成历史之谜!这里就产生了疑问,族谱如此残缺,又如何证明晋江尚书公修的谱是为永春颜氏第一次修谱呢?又如何证明颜棫是从永春迁徙晋江的?又如何证明晋江尚书公颜棫是少卿公的九世孙?又如何证明少卿公即仁贵公?

(4)“吾父曲周公府君因取而序次之,又有石渠吴先生之润色,论著而后,先世之行,谊盖以彰微。又二十余年矣则命不肖榘曰。赠文林郎公后。承祧在余。余老矣。孝子不匮。事莫大于修谱。兹惟汝。责榘跪而受简焉。”曾任曲周县令的父亲命左史公修谱:赠文林郎公后,我担祭祀大任。现在老了,家族不缺孝子,最大的大事是修谱。这件大事只有你能胜任。当即举行隆重仪式,命左史公跪下,“曲周公”亲手把修谱的资料授予左史公。左史公发现族谱年久失修,旧谱散失无存,族谱资料严重缺失、特别是宋末至明初百余年,“佥宪公则自处士公而下,一脉之传,几无所考”,要如何修谱,感到困难重重,压力山大,也感慨良多。

 (5)“则一切以尚书公谱序为据。而去其附芗城谱之谬。于郡邑志而稽其入士之宦绩。于长老而询其已逝之芳规。”“曲周公”交代修谱的原则:一要以《尚书公谱序》为依据,虽然“尚书公谱”已经散失,谱序也可以作为续谱的依据;二要去掉《芗城谱》的谬误,说明当时就有人要求依附《芗城谱》修谱,而“曲周公”坚决抵制;三要录入当官的官声宦绩必须在府志县志中查找,说明“曲周公”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修谱态度;四要询问于族中德高望重的老者,重新制定已经遗失的族规谱例。

 (6)“不知祖则不知一本之亲。不知一本之亲。则视一从再从三从。以致九族皆为路人。于是凌侮牃嫚忘其尊卑者。有墙阋庭讼贱其骨肉者。有厚自封制其亲属勿述者。有袖手食贫者。而先祀用堕者。有不持正义惟知私己。敢犯族怒者。有腹剑口蜜自陷祸患。有辱及其亲者。有情薄礼废者。出入不相见。而庆吊不相及者。岂非不明谱致然。”左史公指出不知谱所产生的种种恶行是没有修谱所致和修谱的紧迫性、必要性。
 (7)“砥砺名行,元宗平原尚书公有是言也,而佥宪公不欲陷道笃亲,以无愧于鲁公矣。”左史公决心遵照鲁公的教诲,坚守自己名节操守;向佥宪公学习,坚持客观公正,不胡编乱造,认为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祖宗。
从左史公族谱序所述想象左史公的原谱,肯定没有《芗城谱》的种种谬误。应该是一部世系残缺、客观反映永春我姓族人蕃衍生息迁徙卜居的“大合族谱”。
 
《下荇颜氏宗谱序》考
《下荇颜氏宗谱序》全文如下:
“鼻祖者一人之身也。一家之亲也。久之而少者众矣。亲者疏矣。又久之而分居散处。相晤时希。苏长公所云。视至亲如路人。即吾祖少卿仁贵公。肇基达理山下。生兄弟有六。长必敬。予其派。至于第三必正公。分居达埔东村霞颜。而九世孙尚书棫公。作谱伊始。未详其世系。大抵兵豕之秋。窜居逃迹。故未及记载耳。今予修谱后。有必正公之裔孙矢志修谱。特来索序于予。予辄为之手额曰。谱之攸关大矣哉。倘家乘不辑则情谊有。乘睚眦小忿而萧墙起寡也。比闾聚居而庆吊不及也。其或是非莫办。屈膝当途相待如秦越也。滋生是举笃亲谊也。称锡类也。虽百世之遥。千万人之身。亦式好无尤。若夫。家自诗礼。人自箕裘。尚书公已明训矣。后世子孙勉乎哉。明万历22年甲冬奉议大夫岷山府长史司左长史20世孙上场派廷渠桃陵氏序”
这篇所谓的“谱序”是明万历22年(1594年),即左史公修谱后6年,因永春达埔下荇颜氏不满意左史公所修的谱,执意要重修族谱,派人到左史公府邸强索《谱序》。左史公在无奈之下,写下这篇不像“谱序”,倒像是把索谱序的经过写下来的“信”。这封反对下荇颜氏重修族谱的“信”记叙以下几层意思:
(1)“鼻祖者一人之身也,一家之亲也。久之而少者众矣,亲者疏矣。又久之而分居散处,相晤时希,苏长公所云,视至亲如路人。”这段开场白好像与来者寒暄,相见不相识的感叹:同为一个祖宗就是一家人。以前人不多,现在人多了,来往少了,亲情也疏远了。分居散处的时间久了,见面少了,路上碰见都不相识了。
(2)“即吾祖少卿仁贵公,肇基达理山下。生兄弟有六。长必敬,予其派。至于第三必正公,分居达埔东村霞颜。”这段话好像是与来者互报家门。来者:“我祖少卿仁贵公,在达理山下开基蕃衍。生兄弟六个。”左史公:我是老大必敬公的后裔。来者:我是老三必正公的后裔,现卜居达埔东村霞颜。这句“生兄弟有六”,是来者的口语,应该是“仁贵公生有六子”的意思。左史公照原话录下,似有讥诮来者言行举止粗鄙无礼之意。称“少卿公”为“少卿仁贵公”就是这里第一次出现,由强求“谱序”的达埔下荇族人口述,左史公不知是计,照原话录下,于是乎,借左史公之口称“少卿公”为“少卿仁贵公”之目的达到。从此,“少卿公”变成“少卿仁贵公”。
(3)“而九世孙尚书棫公,作谱伊始,未详其世系,大抵兵豕之秋,窜居逃迹,故未及记载耳。今予修谱后,有必正公之裔孙矢志修谱,特来索序于予。”今有必正公的裔孙坚决要重新修谱,特地派人来索要谱序。重修族谱的理由是:九世孙修谱时,由于兵荒马乱,族人四处逃难,族人不清楚派别世系,所以没有写入尚书公谱中。这段话表达的意思:①我已经把永春桃源颜氏族谱写好了,而且是大合族谱,没有必要重修;②必正公的裔孙坚决要重新修谱,来人态度很坚决;③重修族谱的理由是:因不知世系、不知其派别所由分,尚书公没有把永春颜氏写进《尚书公谱》;④来人态度有点狠,一定要左史公写谱序。

(4)“予辄为之手额曰:谱之攸关大矣哉,倘家乘不辑则情谊有。乘睚眦小忿而萧墙起寡也,比闾聚居而庆吊不及也。其或是非莫办,屈膝当途相待如秦越也。滋生是举笃亲谊也,称锡类也。虽百世之遥,千万人之身,亦式好无尤。”这段话表达左史公反对态度异常坚决,指出修谱关系到整个家族,责任重大,不能毫无原则,说修就修;并用严厉的口吻表示(倘家乘不辑则情谊有)坚决反对重修族谱。还告诫来者不按常规乱修谱的种种危害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5)“若夫,家自诗礼,人自箕裘,尚书公已明训矣,后世子孙勉乎哉。”这句话是告诉来者,要遵照尚书公的教诲,教育我们的子孙要知书达理、温文尔雅;家是书香门第,人要品质高尚。
上述文字可见,左史公是写信表达坚决反对重修族谱的意见。但是达埔下荇颜氏根本不理会左史公的意见,不管三七二十一,是左史公亲笔所书,而且把“少卿公”变为“少卿仁贵公”的目的已经达到,管他是信还是谱序,加上题目就是左史公为下荇颜氏修谱亲笔手书的谱序了。由于左史公生性耿直、为人正派。生性狡诈之人只要略施小计就能达到借左史公之口蒙人骗人的目的。因为是把左史公的信原文照登,因而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个性鲜明、生性耿直、嫉恶如仇、为人正派的左史公的形象。按常理,修谱至少要30年后才续修,达埔下荇颜氏在左史公修谱后六年就急着修谱不符常规。晋江尚书公修谱时,没有把永春支派写入谱中,作为修谱的理由,是实情也是借口。通过重修族谱,把晋江尚书公和左史公不知道而没有写的谱史编造出来,篡改左史公谱才是目的。可以想象,如此编造之族谱,能客观如实反映谱史吗?“突山公”撰《伪谱辩》就是对修改左史公谱的无奈和不满。上场宗亲斯谋公乾隆年间为大田仙壶颜氏修谱,把修改左史公谱的人叫做“笔削手”的“屡屡笔削”《左史公谱》之事记入《仙壶颜氏族谱序》中,揭露有人借左史公的口蒙骗后人,误导后人的卑鄙行径。
    清乾隆进士“突山公”与《伪谱辩》
   永春上场“突山公”顔畴,清乾隆癸未科进士,文林郎,授泾县县令。为官刚直不阿,敢直言。他对家族中有人不顾历史事实,刻意塑造祖先科名功业、声名地位,来扩大家族的影响力,屡屡“笔削”左史公编纂的《桃源颜氏族谱》“改宗换祖”的做法十分不屑,对这股附会“芗城谱”之风又十分无奈,为针砭“时弊”,特撰《伪谱辩》以戒后人。“突山公”之《伪谱辩》全文如下:
“原吾宗所由来,未必非出自鲁公,顾无的确凭据,乌可冒昧而祖之。因予阅各处宗家谱,其世系上溯鲁公者不少,率多附会。世谱最荒唐者,莫若泉南传抄之谱,直以普洎潾三公,为鲁公四世或五世孫翊之子。且云翊入闽寻子,遂家居泉之双乳峰下,腹生二子,曰倡曰熀,分派南安及泉州北门外。余考朱子芗城谱,跋言翊五代间,受永新令,任满乐其风土之美,寄居双乳峰下,子侄廿余人,皆明经,业结户庐阜白鹿书院,进修者数人,后卒寓所。据此则翊之子孙,俱在永新。其所谓双乳峰者,乃永新之双乳峰也。抄谱者竟移作泉州双乳峰,谬甚矣。又云洎公登后唐之武第,为副元帅,提兵十七万同唐将军入闽征讨平定闽粤,封建德侯,食邑归德场,子顔仁郁任归德场场长。余按仁郁公为归德场长官,已在后唐长兴以前。洎公居归德时,回气之亲不少,有顔橹者为贡元,则其来也已久,非自后唐来也。闽自唐以来,历梁、后唐、晋,长为王氏所据。粤为刘所据。何平定之所言。当时王审知父子兄弟据闽。留从效分据泉漳,其事凿凿,载在史记。若洎公领兵17万来平闽粤,如许大事不特史传中从未之见。吾古谱亦毫无言及,则其诬也。岂待智者而后知哉,是谱盖出自青礁武官之手,妄为杜撰谬甚矣。显与青礁旧谱相背,青礁之人亦知其非而深识之。然此本已在泉南传抄,无识者奉为家宝。恐后人有所惑,故辩此以明之。”
突山公的《伪谱辩》指出“世谱最荒唐者,莫若泉南传抄之谱,直以普洎潾三公为鲁公四世或五世孫翊之子”是“谬甚矣”,批芗城谱载“洎公领兵17万来平闽粤”的离奇故事“妄为杜撰谬甚”,对用“此本已在泉南传抄,无识者奉为家宝”的“伪谱”来“笔削”左史公族谱“改宗换祖”的做法忧心忡忡;突山公这篇千古奇文《伪谱辩》“恐后人有所惑,故辩此以明之”,以犀利的笔戳穿了那些“笔削”左史公族谱的别有用心,告诫后人勿上当受骗。让人遗憾的是,“妄为杜撰谬甚”的“无识者奉为家宝”的 “伪谱”,如今竟成了“另一个入闽始祖”的证据,不但成为桃源族谱、青礁宗谱,还成为把“唐归德场长官”变为“五代末入闽”的“另一个入闽始祖”的长子的依据。因为撰写《伪谱辩》招惹“现代笔削手”记恨,进士“突山公”竟无缘入选《新篇陋巷志》名人录。


 

上一篇:湖南沅陵始祖颜庭珍寻祖
下一篇:湖北孝感寻亲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