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习近平对全军军事理论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指示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4-10-16 06:35:39 | 浏览:1559次 ]
分享到:

2024-10-15 18:38:25新华社

原标题:习近平对全军军事理论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全面加强新时代新征程军事理论工作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全军军事理论工作会议10月14日至15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军事理论现代化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在强军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先导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我国安全和发展需求深刻变化,实现强军目标任务更加紧迫,必须全面加强军事理论工作。要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相结合,汲取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精华,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面向未来,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扭住新的历史条件下战建备重大问题研究,优化军事理论创新顶层设计,改进军事理论研究模式,加强军事理论转化运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军事理论体系,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科学支撑和引领。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主席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出席会议并讲话,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着眼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聚焦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深刻把握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的使命,深入研究新时代战争和作战理论,重点在立起理论内容体系、构建组织管理体系、建强研究力量体系、完善政策制度体系等方面求突破,不断开创新时代新征程军事理论工作新局面。

会议研究讨论了加快军事理论现代化有关问题,细化明晰了任务分工和落实措施,6个单位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军委机关各部委、军委各直属机构、军委联指中心、各战区、各军兵种、军委各直属单位、武警部队有关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AI时政画报 | 西子风华

2024-10-15 19:26:21央视网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要求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央视网《AI时政画报》围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鲜活实践,探寻绿色发展赋予美丽中国的诗情画意。

AI时政画报 | 西子风华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而杭州最让人回味的,还是那“一半勾留是此湖”中的西湖。西湖的今日,与始于2002年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有着密切关系。

2002年,是习近平履职浙江第一年,他将杭州考察的第一站定在西湖。在热火朝天的杨公堤新西湖景区建设工地现场,习近平仔细察看规划图纸,特别叮嘱道:“把西湖建设好,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使西湖的历史面貌得以还原,得到恢复,这是德政,也是得民心的善举。”

在习近平的关心下,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保护工程首先对西湖的“东南西北中”进行了全方位保护和整治,开展“西湖西进”、南线景区建设、湖中“三岛三堤”整治与恢复等。同时在湖底栽种沉水植被形成“水下森林”,它们可以固化湖底淤泥,吸收西湖的富养元素,帮助西湖恢复健康天然的生态系统。

一位从1990年起就在西湖当船工的老师傅感叹,那时候只要一到高温天,西湖里的水是泛浑发黄的。现在船工在岸边等客人的时候,一眼望过去,湖水始终是清的。

西湖之美,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千年文化积淀共同缔造。保护好西湖历史文化遗存,是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重要任务。

对此,习近平有着深远思考。2003年9月,他在《之江新语》栏目发表《加强对西湖文化的保护》一文,文内强调:“西湖的周围,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对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为了集中展示西湖自然与人文之美,习近平提出要在西湖边建设西湖博物馆。

2005年5月,习近平来到西湖博物馆的建设工地,在临时搭建的简陋工棚内,他讲了一番话,令当时在场人员至今难忘:“建筑是‘丫环’,西湖是‘主人’,西湖博物馆的建筑形式要符合西湖特色,要进一步坚持‘浓抹自然、淡妆建筑’的理念。”

按照习近平的理念,西湖博物馆设计为半地下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西湖博物馆落成后,成为挖掘、传承杭州城市文化和西湖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成为服务社会、传承传统文化的学习场所。

图为西湖博物馆。

图为西湖博物馆。

以人为本、还湖于民。习近平不仅着眼大局,亦很关切“小事”。

西湖免费开放后,增设了不少长椅供市民游客休息。习近平考虑到西湖边谈恋爱的情侣较多,如果长椅间距近,他们会感到不自在,建议长椅之间保持距离。

西湖水域拓展后,游船经过新西湖上的桥洞时经常会磕碰,这样既不安全也会造成桥洞和船体损伤。在习近平的建议下,游船船头增设了橡胶轮胎防护。

西湖边的高档会所也在习近平的指示下关停整顿,向着“公益性、大众化、可进入、可消费”的方向转型。曾被“垄断”的美景对老百姓打开了平价大门,“点一杯茶,可以在这里坐一天”,如今湖畔的茶馆已成为市民热衷的休闲小聚之地。

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背后,皆映射出习近平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洞察。

生态保护、环境美化、景观修复、水质治理、建筑整治、文脉延续……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实施后,不仅在湖西重新恢复了0.9平方公里水域,西湖主湖区外湖年均透明度也从2001年的45厘米提高至2023年的86.9厘米;湖区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全湖沉水植被总面积达31.7万平方米;西湖180多处人文景点修复重建,园、亭、寺、塔与吴越文化、南宋文化、明清文化深入融合,“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西湖全景重返人间。

实践证明,这是一项还湖于民的“民心工程”、保护环境的“生态工程”、传承历史的“文脉工程”和提升城市品位的“竞争力工程”,也为日后西湖申遗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果说杭州是一首诗,那么西湖就是这首诗的魂。”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方社交平台账号上发了这样一句话。这一年的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明净如玉的西湖,柳岸花堤、水榭亭台、一草一木都成为全人类共同呵护的瑰宝。

5年后,已是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回到西子湖畔,在G20杭州峰会上,他向世界介绍西湖的风光:“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的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

2024年10月4日,杭州西湖景区迎来国庆假期旅游高峰。

2024年10月4日,杭州西湖景区迎来国庆假期旅游高峰。

今年国庆期间,杭州共接待游客量1758.58万人次,西湖景区接待游客量达422.60万人次。“读白居易写下的诗,走苏东坡走过的桥,品陆游品过的茶……”今天的杭州游客与市民,依然能够乐享千年文化的熏陶。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保护与传承,让江南的风雅化入四时景色,今日的我们有幸替千年前的诗人圆梦。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刘禛

编 辑丨王卓婕

技 术丨毛永丰

视 觉丨郝凤林

校 对丨孟利铮 孙洁 闫田田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支 持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学习时节|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2024-10-14 15:00 来源:南方网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动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十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我国文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一系列代表性作品、标志性现象和时代性特征,勾画了新时代文艺的独特景观,彰显了新时代文艺的丰富内涵。


  统筹:李琳 杨格

  策划:李婷

  设计:汪婉莹

  校对:陈学德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卢绍聪   校对:陈学德




上一篇: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强调 扭住目标不放松 一张蓝图绘到底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下一篇: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