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学习·知行丨总书记牵挂的“桃花源”开出“致富花”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5-09-14 05:42:50 | 浏览:15031次 ]

彭晓玲

2025年09月13日19: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从西藏林芝市区出发,沿318国道一路南行,错落有致的藏式民居映入眼帘,这里便是西藏“桃花第一村”——嘎拉村。

每年3、4月份,嘎拉村全村270余亩桃花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奔赴这处“世外桃源”。

2025年8月20日中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乘专机抵达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这是习近平向欢迎群众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2025年8月20日中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率中央代表团乘专机抵达拉萨,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这是习近平向欢迎群众挥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2021年7月21日,正在西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嘎拉村。这里漂亮整洁的村庄、热情淳朴的村民,给习近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村民达瓦坚参家中做客时,达瓦坚参告诉习近平,全家人靠着跑运输、桃花节分红、土地流转、种植养殖等,2020年全家收入超过30万元。

2021年7月21日下午,习近平在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同村民达瓦坚参一家人围坐在客厅里聊家常。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2021年7月21日下午,习近平在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同村民达瓦坚参一家人围坐在客厅里聊家常。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福利,送给你们一个桃花源啊。”听完达瓦坚参的介绍后,习近平很欣慰:“你们的收入,加减法算出来,好几十万了。很幸福的一家人。”

改革开放前,嘎拉村还只是个贫穷且闭塞的小村庄,伐木、放牧、种植青稞是村民维持生计的主要手段。达瓦坚参依稀记得,他的父亲过去住在深山里砍树卖柴,辛苦一个冬天,也就挣一千来块钱。

嘎拉村的变化发生在2016年。这一年,负责对口支援林芝的广东援藏工作队提出,将桃花产业作为推进嘎拉村快速发展的突破口。

此后,朵朵盛开的桃花逐渐铺起了嘎拉村的致富路。

嘎拉村桃花(无人机照片)。嘎拉村紧邻川藏公路,被称为西藏“桃花第一村”。图片来源 新华社

嘎拉村桃花(无人机照片)。嘎拉村紧邻川藏公路,被称为西藏“桃花第一村”。图片来源 新华社

在广东援藏资金的支持和援藏干部的帮扶下,嘎拉村以桃花产业带动致富增收,不断擦亮“桃花村”品牌。

“桃树是嘎拉村的最大特色,保护好桃树林,让桃花开得更盛、结出硕果,是全村人一致的观念。”嘎拉村村党支部书记边巴表示,近几年来,嘎拉村实施了更加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组建专职护林员队伍,种植适合当地的桃树品种,不断延续着“桃花村”的美丽风貌。

当地建起了游客服务中心和桃花观景台、100亩观光采摘园,村民们还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由村里统一经营管理,走出了一条把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特色发展之路。

今年桃花节期间,嘎拉村接待游客11万余人次,全村的旅游收入达到370万余元。

游客在林芝市嘎拉村体验马背观花。图片来源 新华社

游客在林芝市嘎拉村体验马背观花。图片来源 新华社

“得知这几年村里又有新变化,乡亲们的收入增加了,为你们高兴。”今年6月27日,嘎拉村的村民们收到了一封来自习近平的回信。

在回信中,习近平寄语嘎拉村全体村民:“希望你们在党的兴边富民好政策引领下,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把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保护好,把‘桃花村’品牌擦得更亮,为建设繁荣稳固的祖国边疆贡献力量。”

“总书记为我们村的发展成果感到欣慰,鼓励我们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现在村里依托桃树林发展的乡村旅游越来越火,老百姓的收入跟着往上涨,桃花山庄成了远近闻名的打卡地,村里环境更好了,交通便利、设施样样齐全,大家伙的心中满满都是幸福感。”达瓦坚参笑着说。

嘎拉村如今的好日子,正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生动缩影。

“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这是嘎拉村村民们的心声,也是新时代西藏这片雪域高原的发展密码。

  

采访支持:人民网西藏频道吴雨仁、次仁罗布

(责编:任一林、邓志慧)



习言道丨面对“沉思的雅典娜”,习近平提到一个中国成语

2025年09月13日20:25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小字号

  中新网9月12日电 题:面对“沉思的雅典娜”,习近平提到一个中国成语

  希腊有个传说。智慧女神雅典娜与海神波塞冬争当雅典城的守护神,最终雅典娜凭借一棵象征和平与富裕的橄榄树战胜了波塞冬。

  2019年11月,习近平主席来到这座城市,以参观雅典卫城博物馆作为在希腊访问的最后一场活动。

  参观过程中,他驻足在“沉思的雅典娜”浮雕前。时任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向习近平主席介绍,这是雅典娜女神刚刚参加完战争后休息、沉思。

  习近平主席说,她在思考战争的意义究竟何在。

  他讲起中国成语“止戈为武”,帕夫洛普洛斯边听边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

  “中国人自古以来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为公’、‘和谐万邦’的理念,中国绝不会搞国强必霸,也不认同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因为中国人从来没有这种文化基因,也没有这种野心。”前一天的元首会谈中,习近平主席这样说。

  不同文明之间,是注定走向冲突,还是能够和谐共存?随着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这个问题再次摆在人类社会面前。

  这些年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文明冲突论”“中国威胁论”,习近平主席多次宣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2013年,习近平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在莫斯科向世界阐发了“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一年后,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深刻阐释新时代中国的文明观。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深化互利合作、加强文明互鉴提出了中国方案。

  “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

  “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

  “只有各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人权才有基础。”

  ……

  这些话语,掷地有声。

  如今,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32个国家共同建立国际调解院,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带来新机遇。

  前不久的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拓展到“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担当作为。

  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从历史的纵深处思考和平与发展。

  “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历史的接力一棒接着一棒向前奔跑。面对时代之问,中国的答案始终坚定清晰。

  |出品人:陈陆军

  |总策划:俞岚

  |策划:吴庆才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袁秀月

  |校对:孙静波

  |视觉:司方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责编:牛镛、岳弘彬)



新华时评丨破解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国方案——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①

2025年09月13日20:25 | 来源:新华社

小字号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题:破解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国方案——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①

  新华社记者谢彬彬

  习近平主席9月初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进一步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这一倡议聚焦“构建什么样的全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这个时代课题,以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基本遵循,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80年前,联合国的成立掀开全球治理新的一页。80年后的今天,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另一方面,冷战思维、霸权主义、保护主义阴霾不散,新威胁新挑战有增无减,现行国际机制存在全球南方代表性严重不足、权威性遭到侵蚀、有效性亟待提升三大短板。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十分及时,十分关键,顺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符合当今世界的紧迫需求。与会各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高度评价、积极支持全球治理倡议,认为当今世界亟需更加公正合理的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正当其时。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明确了倡议的核心理念,即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这五大理念阐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路径,为新形势下全球治理变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全球治理倡议的这些精神内涵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一脉相承,同时旨在增强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的执行力、有效性,使之更符合变化的形势,更及时有效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更好服务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利益。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说,全球治理倡议的提出是朝着更加公正的世界迈出的有效一步。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说:“我们认为,这是在国家主权平等、尊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基础上,推动改善国际关系的重要且及时的举措。”

  全球治理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后,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四大全球倡议各有侧重,并行不悖,分别从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担当作为。巴西新闻网站《真实巴西》认为,习近平主席此次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与此前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相辅相成,为全球和平发展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凝聚共识。

  “执大象,天下往。”国际形势越是纷繁复杂,越要秉持和平共处的初心,坚定合作共赢的信心,坚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国将继续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进步一边,站在多边主义一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携手各方探寻全球治理改革完善之道,共同开辟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责编:牛镛、岳弘彬)



习言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2025年09月13日20:26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小字号

  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重要场合发表关于和平的重要论述,多次向世界宣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主张。


(责编:牛镛、岳弘彬)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安葬

2025年09月13日15:13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新华社沈阳9月13日电(记者刘一诺、武江民)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13日上午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30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在阔别祖国70多年后回到中华大地安息。

10时许,仪式正式开始,军乐队奏响婉转低回的《思念曲》,两侧标兵持枪肃立,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缓步进入纪念广场,全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致祭文后,全体人员向志愿军烈士遗骸三鞠躬。27名礼兵连续鸣枪12响,向志愿军烈士致以崇高敬意。

松柏无声,草木含悲。礼兵抬起志愿军烈士棺椁绕广场半周,缓缓走向安葬地宫。全场人员排起长队,向烈士献花致敬,并瞻仰烈士英名墙。

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港澳办、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外交部、教育部、财政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广电总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辽宁省、沈阳市,驻沈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北部战区陆军等单位有关同志,抗美援朝老战士、烈士亲属代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受阅官兵、抗美援朝英雄连队官兵代表,奥运冠军代表、部队官兵代表、港澳台师生代表、青少年学生代表等300余人参加仪式。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北部战区陆军某旅奉命执行安葬仪式礼兵任务。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12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我空军专机从韩国接回。2014年至今,累计有1011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

(责编:朱一丹、胡永秋)



现场手记丨“最可爱的人”回家了

人民网记者 王子锋

2025年09月13日09:31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还有几分钟抵达?”9月12日上午,在烈士遗骸迎回仪式的媒体采访区里,记者们目光一直望向远方。

10时58分,运载着第十二批30位抗美援朝烈士遗骸棺椁的运-20飞机,在4架歼-20战斗机的护航下,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的跑道上,缓缓向前滑行。

一瞬间,仪式现场响起无数的快门声。大家开始屏息,生怕错过一个瞬间、一帧画面、一个镜头。

11时03分,运-20飞机穿过水门、歼-20战斗机在水门上方飞过,仪式现场用“双20”,向30位“最可爱的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11时36分,70辆摩托车护卫队护送着承载30位烈士遗骸棺椁的车辆,向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驶去。

热血洒疆场,忠魂归故乡。

从机场到烈士陵园,大约半个小时路程。许多群众自发来到沿途两侧,挥舞国旗为烈士们引航,并告慰他们:放心,你们回家了!

英雄从未离去,我们不会忘记。

一场烈士遗骸迎回仪式,饱含着中国人独特的家国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英雄的崇高敬仰,凝聚着祖国和人民对革命先烈伟大精神的铭记与传承。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弘扬英雄精神,汲取奋进力量,正是对先烈的最好致敬。

(责编:唐宋、邓志慧)



钟声:着眼中美经贸大局 坚持平等互惠原则

2025年09月13日20:47 |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小字号

经双方商定,中美将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谈。双方将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滥用出口管制及TikTok等经贸问题。中方将一如既往坚定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和多边贸易体制,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平等对话协商增进互信、减少误解、加强合作,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承担应尽之责。

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过去几个月,在中美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指引下,双方经贸团队在日内瓦、伦敦、斯德哥尔摩举行三次会谈,达成积极共识,为稳定双边经贸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中美经贸关系既对两国意义重大,也对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中方始终本着负责任态度,积极推动双方妥善管控矛盾、化解分歧,争取互利共赢的结果。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同舟共济是唯一出路,保护主义只会适得其反。国际社会乐见中美磋商取得阶段性进展,期待双方在对话协商的轨道上继续前行,为维护国际经贸秩序注入正能量。

对于TikTok问题,中方将坚持原则,坚定维护中资企业正当合法权益。TikTok已在美国运营多年,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和较高的用户黏性,深受美国民众喜爱,也为促进美国国内就业和拉动消费作出了积极贡献。TikTok的成长壮大是市场规律和企业创新能力的体现,其合法合规经营理应受到公正对待。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据隐私与安全,从来没有也不会要求企业或个人以违反当地法律的方式,为中国政府采集或提供位于外国境内的数据。美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泛安全化,无视市场经济规律,试图强取豪夺,不仅损害企业正当权益,也损害美国市场信誉。

涉及中国企业的具体商业安排,必须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相关安排如涉及向境外转移技术,无论是采用贸易还是投资等其他方式,均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并依法履行政府审批程序。这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必要之举,也是为了规范技术进出口秩序,促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健康发展。

着眼中美经贸关系大局,中方对磋商持开放态度,愿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各自关切,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磋商是有原则的,美方有义务为包括TikTok在内的中资企业在美持续运营提供开放、公平、公正和非歧视的营商环境。若美方执意损害中资企业的正当利益,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合法权益。

任何会谈共识的达成,都需要双方共同付出努力。总想着自己占“便宜”,让对方“吃亏”,绝非长远相处之道。中美双方应认真落实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充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的积极作用,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寻求互利共赢,争取更多积极进展,让中美互利合作的成果更好造福两国、增益世界。

(责编:岳弘彬、牛镛)



行进中国丨到喀什,连欧亚

人民网“行进中国”新疆调研采访团

2025年09月13日10:22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8月初,全球贸易通集团(中亚运营中心)和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签下3亿元的出口订单。这再次坚定了负责人赵志江扎根新疆喀什的决心。

全球贸易通集团(中亚运营中心)。人民网 李欣洋摄

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喀什凭借“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区位优势,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亚欧黄金通道的关键节点,也是直通中亚、西亚、南亚的重要枢纽。

“自去年8月落地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以来,我们的贸易额已突破68.7亿元,建材、电力设备、电器等商品在中亚地区很畅销。”赵志江说。

运输时效是外贸企业看中喀什的核心优势之一。比如,在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喀什经济开发区与瓜达尔港实现“前港后厂”联动,从这里出发到中东市场,物流成本能降低30%左右,对企业来说,是真金白银的效益。

喀什完善的交通网络让贸易更加畅通:中欧班列(喀什)常态化运行、四大公路口岸日夜不歇、国际航线版图不断拓展。

喀什综合保税区。人民网 李欣洋摄

区位优势不言而喻,政策优势不断加码。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四区”倍增效应持续释放。

“特别是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挂牌以来,我们推动中吉‘两国双园’、‘区港一体化’运营新模式等一批具有喀什特色的制度创新落地,为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创新力量。”喀什经开区发展改革促进局(招商局)副局长吴静静说,“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成为常态。

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新增企业同比增长51.31%。越来越多企业选择扎根喀什,抢占“黄金路口”。

在喀什经济开发区,某新能源企业的锂电池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产品通过中欧班列发往德国、波兰等国;光伏组件企业的订单排到了年底……

据喀什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喀什地区外贸进出口643.2亿元,同比增长15.1%,单一贸易伙伴数量增至205个,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

今年的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181家境外企业、1120家国内企业集聚喀什,共赴开放之约。

全球贸易通集团(中亚运营中心)商品琳琅满目。人民网 李欣洋摄

“到喀什,连欧亚”,已成为众识。赵志江准备在喀什大展拳脚,“中亚运营中心已与中亚各国政府在品牌共建理念上达成深度合作,我们作为跨境电商及供应链平台,将引领一批制造型企业落地喀什进行深度合作。”(唐晓勇、王欲然、唐佳、唐宋、杨睿、李欣洋、陈新辉)

点击进入专题

(责编:陈新辉、杨睿)




较去年提前76天!2025年度电影票房突破400亿

2025年09月13日16:03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9月13日电 (记者郭冠华)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025年9月13日13时05分,2025年度电影票房(含预售)突破400亿元,早于2024年76天到达。其中,国产电影票房占比超88.8%。

截至目前,年度票房榜前十均为国产电影,分别为《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捕风追影》《熊出没·重启未来》《长安的荔枝》《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误杀3》。

“电影市场票房突破400亿元,比去年提早了很多天,说明中国电影市场的内生动力很强。”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国产电影市场份额持续增加,对中国电影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作者需要及时捕捉时代的变迁、观众情绪的变化,加强与观众良性互动,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影院。”

(责编:乔业琼、吕骞)



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在成都举行 李书磊出席并宣布开幕

2025年09月13日17:18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新华社成都9月13日电 9月13日,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在成都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并宣布开幕。

中外嘉宾认为,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向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强调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对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不同文明和合共生意义重大。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解决当今世界紧迫问题、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中外嘉宾表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离不开文化文明的力量。要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促进不同文明在平等相待、互学互鉴中兼收并蓄、交相辉映。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媒体等领域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更好推动各国文化交融、民心相通。

2025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是第二届金熊猫奖的主体活动之一,今年的主题为“文明共聚 开创未来”,来自海内外的780余位嘉宾出席论坛,围绕“数智赋能”等主题深入开展交流。

(责编:朱一丹、胡永秋)


商务部: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

2025年09月13日22:06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 商务部13日发布公告,决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启动反歧视立案调查。

  公告称,商务部获得初步证据和信息显示,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以下称被调查措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七条规定的在贸易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的情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就美国被调查措施启动反歧视调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当天表示,近年来,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对华采取一系列禁止和限制措施,包括301调查和出口管制措施等。这些保护主义做法涉嫌对华歧视,是对中国发展先进计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的遏制打压,不仅危害中国发展利益,还严重损害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发言人说,本次调查将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开展,欢迎包括中国国内产业、企业在内受美方措施影响的各利害关系方积极参与调查。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责编:岳弘彬、牛镛)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绘就城市绿色出行新图景

人民网记者 乔雪峰

2025年09月13日09:32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城市公共交通是保障人民群众日常基本出行的社会公益性事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不断优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日常出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9月12日,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扬在2025年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启动仪式上表示,目前,全国每天有超2亿人次选择绿色方式出行,其中,每天有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高效通勤,1亿人次乘坐公交穿梭街巷,2400万人次选择共享单车骑行,“优选公交、绿色出行”逐渐成为人民群众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拥有城市公共汽电车65.8万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54.4万辆、占比82.7%,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到175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1万公里、居世界首位。中心城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绿色出行比例超过70%的城市数量、城市公交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等“十四五”规划指标已超额完成。

地方实践为公共交通发展注入鲜活动能。在山东济南,特色涂装的公交巴士穿梭街头,有的印着趵突泉涌泉景致,有的绘着大明湖荷花倩影,一辆辆文旅专线巴士成为城市流动的风景线。“从大明湖坐古城游览车出发,既能快速到趵突泉、解放阁,车内语音讲解还能让人了解景点背后的历史文化。”刚结束泉城之旅的李先生感慨,“公交+文旅的融合模式,让这次出行既舒适又有收获。” 

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海军告诉记者,为了让游客更加方便、舒适地游览泉城,济南不断探索公交与文旅的深度融合。通过优化线路、创新服务,推出多条景区直通车和特色文旅线路,让游客在便捷出行中感受泉城文化魅力。

昔日“四塞之崮、舟车不通”的山东临沂,如今已实现路畅业兴人和的崭新蜕变。公路通车里程达3.3万公里,3000余条货运线路通达全国,年均超1.2亿人次享受公交出行便利。

近年来,临沂累计购置新能源公交车900余辆,施划公交专用道330公里,推出重污染天气、早晚高峰免费乘车政策,开通助学公交、夜巴士等特色线路;通过重构线网、智慧赋能、绿色转型,近3年公交日均客流量从13.7万人次增至32.8万人次。

山东省副省长宋军继介绍,当前山东省公共交通网络日趋完善,拥有城市公共汽电车6.3万辆,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18.3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今年年底将突破520公里;全省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88.1%,累计打造定制公交线路3000余条,城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近900万人次。

政策支撑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保驾护航。2024年12月1日,《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正式施行,明确全面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202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纳入其中,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公共交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石与重要支撑,‘公交优先’战略不能动摇。”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陈徐梅指出,各地政府应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发展模式,实现城市、行业、企业、乘客多方共赢。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同样表示,城市公共交通既为公众提供基本出行服务,具有较强的公益属性,也是绿色、集约的出行方式,对于降污减碳、缓解拥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有效提升其吸引力和竞争力,让公众有更强的获得感。

面向未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李扬指出,下一步,各地要坚定不移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持续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要引导公众优先选择绿色交通方式,携手营造绿色出行、文明出行的良好氛围;着力提升适老化、人性化出行服务品质,让城市公交“像空气一样存在,像阳光一样温暖”,为老年人创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此外,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广大公交驾驶员、交通警察、青年志愿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编:乔业琼、吕骞)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胜利之师迈向世界一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启示录(三)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