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京
北京 更多城市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无声的集结(报告文学)
[ 编辑:颜建波 | 时间:2025-09-29 14:35:16 | 浏览:15216次 ]

——二〇二五年九三阅兵北京服务保障工作纪实

俞 胜 施 芳

2025年09月29日05:5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九月三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天安门广场放飞气球和鸽子。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摄

  水彩画《光荣时刻》,作者余都。

  2025年9月3日清晨,天安门广场,晨曦微露。

  北京市纪念活动领导小组阅兵服务保障指挥部的会议室里,电波无声疾驰,保障工作的最新指令正在传递。

  这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此次阅兵,意义非凡——不仅是国力的展示,更是对历史的告慰与对和平的宣誓。

  当历史来到这一刻,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受阅官兵和装备的威武雄壮。而另一场“阅兵”——保障工作的“阅兵”,早已在幕后进行了许多个日日夜夜。这是一场关于责任、精准和奉献的“无声集结”。

  预备—— 

  宏大的系统与精密的运转

  在阅兵服务保障指挥部,一块倒计时牌鲜红醒目,每跳动一个数字,都在提醒在场的人:这场举世瞩目的盛典正一天天临近。

  首次协调会的气氛严肃而紧张。来自公安、交通、市政、通信、医疗、气象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悉数到场。

  “纪念大会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必须举全市之力服务保障纪念活动,拧成一股绳!”指挥部负责人的话语铿锵有力。此次盛典意义非凡,容不得半点差错,容不得部门间有信息不通、衔接不畅的问题发生。为此,北京市早在今年初就成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市纪念活动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一组一中心九指挥部”,从市委市政府及各区、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构建起一个覆盖全领域的指挥架构。

  为了让这个“大脑”真正高效运转,“联合指挥、扁平高效”成为核心原则。公安的安保方案、交通的运营计划、气象的精准预报、市政的环境保障等工作,全部被纳入同一个调度体系。每天清晨,各部门负责人准时齐聚指挥部,汇报前一日进展、当天计划及潜在问题,遇到交叉难题,当场协商解决。

  13万字——这是指挥部编制的流程方案的字数,印出来就是不薄的一本书。为了让每个环节都精准无误,从一条动线的出发时间、行进路线,到人员站立的位置,都安排得一清二楚。三维仿真模拟平台将观礼台、年号台及周边环境数字化,加入时间线动态演示,提前发现并解决了车辆动线交叉等潜在问题。在3次综合演练和无数次专项推演中,方案不断优化,第三次演练时流程已细化到1642项,准点率高达98.9%。

  7月,随着大会日期的临近,指挥部办公室的灯光常常彻夜通明。临时党支部里,党员带头冲锋,大家抱着“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的信念,抓住每一个时间窗口排兵布阵。

  48小时内观礼台拔地而起,30分钟完成嘉宾转场,5万人50分钟有序疏散,大会结束后几小时内城市恢复如常……依靠高效协同的“大脑与神经”,各项工作得以精准执行,将“北京速度”与“北京精度”刻在了这场盛典的每一个瞬间。

  8万羽和平鸽振翅高飞,8万只气球腾空而起,《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回荡天际,北京市气象局预报服务工作组组长于波一直紧绷的脸上露出了微笑:“我们的预报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200多个日夜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在晨光熹微中核对数据的清晨,那些被应急电话打断的深夜,此刻都化作眼角的温热。

  时间回到今年2月初。北京市气象局接到纪念大会气象服务保障任务的那一刻,战斗便悄然打响。市气象局党组迅速召开专题部署会,组建气象服务保障专班,设立“一办七组”,制定了详细的总体方案和专项实施方案。

  在天安门地区3公里范围内,气象部门建立了气象站三级备份机制,确保监测数据不间断。京津冀175个气象观测站逐3小时进行云量、云高加密观测,北京、河北、内蒙古等地高空也开展了加密观测,风云卫星更是以1分钟的高频次进行扫描。气象应急指挥车驻场服务,实时回传天气视频和实况。从3月开始,于波几乎以办公室为家,连续奋战在岗位一线。

  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赵玮,自5月成立预报服务工作专班以来,带领团队坚守会商室,紧盯每一次降水过程,发布专项预报500余期。而首席预报员翟亮,则先后参与了两次演练和正式活动现场保障,在综合服务保障指挥部值守60余个小时。

  基于自主研发的睿图模式体系,城市气象研究院的研究员卢冰和睿图模式团队首次针对关键点位开发近30种、水平分辨率涵盖100米到3公里、预报时效覆盖1到72小时的多要素实况分析和预报产品,为定点、定量、定时精准预报提供科技支撑。

  在北京市气象数据中心,姚勇和他的团队承担着视频保障任务。每次视频调度前,他们都会将整个系统软硬件设备逐一排查,确保音频、视频信号的显示、切换、传输万无一失。

  9月2日下午,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常晨带领着由1辆气象应急指挥车、6人组成的气象应急保障小分队准时到达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前,连续值守22小时,与后方预报团队紧密配合,全天候不间断监测现场气象条件,实时回传天气视频和实况。

  在北京城的城市交通“大脑”——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指挥中心,巨大的屏幕上,红、绿线条跳动变化着。这是一幅鲜活的城市交通动态图。这里,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一场特殊的“战役”——阅兵交通保障。

  阅兵线路,作为此次交通保障的“主动脉”,重要性不言而喻。工作人员对线路进行了精确测量。每一处弯道的弧度、每一段直道的长度,都被详细记录。公交、地铁也同步启动运营调整。结合道路交通管控信息,公交集团制定线路运营调度措施和恢复方案。部分线路停运、甩站或绕行,临时增加的区间车穿梭在城市街道,保障市民在交通管控期间的基本出行需求。

  地铁承担了转送大量观礼人员的重任。1号线八通线、2号线、8号线等线路,精准计算各车次间隔时间,确保观礼人员能分批、有序地抵达现场。工作人员提前用脚步丈量车站,计算乘客从下车到站口的每一处所需时间,引导标识被精确设置在每一个关键点位。

  而对于社会车辆,一套精心制定的交通管控和分流方案也悄然铺开。为了让交通信息精准送达每一位市民,提前数周,相关部门便充分利用手机APP等技术手段,实时更新交通管控动态。市民打开软件,便能清晰看到管控路段、公交地铁调整方案等信息,合理规划出行路线。各大媒体也积极配合,滚动播报交通资讯,引导市民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尽量减少自驾,多采用公共交通出行。一时间,“绿色出行,为阅兵让路”的理念深入人心,市民们纷纷响应。临时交通管理措施实施期间,交管局在各个关键路口部署警力,指挥车辆有序绕行。为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管控时间被精确到分秒。

  行进——

  坚守的身影与温暖的守护

  天色还未破晓,天安门广场仍笼罩在靛蓝色的薄雾中,一个个藏蓝色的身影已在巍峨的城楼下静静伫立。他们头顶的警徽映着初露的曦光,连成一道看不见的铜墙铁壁。

  北京市公安局内保局政治处副主任王亚林站在广场中央,手中的对讲机不时传来各点位确认安全的报告声。他身后是即将承载历史时刻的临建设施——从旗阵、临时观礼台到年号台,再到LED大屏幕,所有广场临建设施小到每一颗螺丝钉都经过3次以上的安全检查。

  从今年3月中旬起,王亚林便带领他的团队投身于天安门广场临建设施安保工作。面对这份启动早、结束晚、涉及元素多、工程任务量大、监管环节复杂的艰巨任务,他们制定详细方案,构建“全流程、全要素、全手段”监管模式。为减少扰民,团队对车辆承载量反复测算,实地踏勘、不断优化转运路线,确保设施安全转运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对群众出行的影响。

  交管局交通勤务支队管理大队副大队长马宇龙,眼底泛着血丝,却仍紧盯大屏幕上流动的光带。他在纪念活动安保期间,承担着交通勤务统筹、协调和指挥工作。制定7类27项倒计时账单,组织32次现场踏勘,协调解决200余项工作事项……为实现“不扰民、少扰民”,他带领团队制定临时交通管理措施通告,制作动态地图动画,协调导航软件定制服务。面对人车交织隐患,通过沙盘推演细化解决方案,确保1300余次路线交通保障安全无误。

  朝阳公安分局的张启杰穿行在巨型景观构件之间。他负责的点位承担着纪念大会广场景观装饰和临建设施的存储、加工及搭建任务,面对6万余个组装部件、5万余平方米铺设材料,他参与制定安保方案,每日徒步巡查,消除25处安全隐患。9月2日夜,张启杰和他的团队又担负履带式装备外围安保工作。面对想近距离目睹阅兵盛典的群众,他耐心进行政策解释与法律宣讲,讲明要保持安全距离。同时,他严格查验通行证件,确保了区域内各类装备的绝对安全。

  9月3日7时40分,北京警察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曹健带领的放飞团队正在做最后准备。680名师生,经过为期近3个月的高强度专业化训练,8万只气球与8万羽和平鸽将在他们的操控下缔造经典瞬间。10时27分,曹健准确下达放飞口令。和平鸽振翅,在天安门广场上空久久盘旋。气球升空形成五彩斑斓的球幕,将纪念活动氛围推向高潮。那些在训练场磨破的手套、反复校准的刻度尺,最终升华为天安门广场上空最绚丽的彩虹。

  距离纪念大会开幕只剩一个多小时,北京环卫集团的第三代大型纯电动洗扫车已严阵以待。这支车队需要在8点前驶过天安门城楼,完成最后一次洗扫作业。隗广义师傅作为班组长,在心中无数次演练过今日的任务细节,此刻,他眼神坚定,缓缓启动车辆。

  23辆新能源洗扫车分前后两路:前11辆以洗扫为主,后12辆以吸扫为主。洗扫车如灵动的舞者,轻盈前行。车底刷盘转动,喷头精准地喷射出高压水柱,将路面缝隙里积攒的灰尘冲刷而出。吸扫车吸口发力,将污水和尘埃尽收。车辆经过之处,地面焕发出洁净的光泽,见湿不见水。

  为了这一刻,顶着炎炎烈日,隗广义和团队已在封闭道路上集中训练了两个多月。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不断摸索,最终掌握了保持车距的独家窍门。今天,车队前后左右间距近乎完美,实现了“无缝衔接”的高效清扫作业。由于洗扫车队在大会开幕前编队驶过长安街,被网友亲切冠以“第零方阵”的响亮名号。

  与此同时,天安门广场上,承载特殊寓意的43万盆花卉正以最美姿态迎接盛典的到来。金黄灿烂的孔雀草、热烈似火的四季秋海棠、组成恢宏长城纹的金叶萼距花,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为了让这些花卉在大会期间驻颜,北京城建的园林人从品种选择开始,便挑选那些经历过重大活动考验、稳定可靠的花卉。培育过程中,通过生长调节剂、调节光照等手段,让花卉的高度、冠幅和叶色整齐划一。高温多雨、密集码放的环境下,防治病虫害成了一大挑战。工作人员反复试验,摸索出最佳施药频次与浓度,才让这片花海在烈日下绚烂绽放。

  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环卫工人、园林工人,用自己的双手与汗水,为城市精心雕琢出最美妆容。

  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长安街上威武、震撼的方阵时,在观礼台幕后,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微笑、汗水,为大会的成功举办默默奉献。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志愿者陈梓星蕊,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南门验票口引导观礼人员。一次次的引导提示,让她的声音已经有些沙哑,但她依然充满热情。作为验票岗的“点长”,她不仅要熟悉座位分布和服务点位,还要在观礼人员入场高峰过后,迅速带领团队转场至停车场,引导外宾入场。当大会正式开始,她和伙伴们悄然退回廊道待命。而在阅兵结束后,她又要带领团队在30分钟内协助完成嘉宾从观礼台到人民大会堂的转场任务,准确辨认嘉宾身份,核对车牌号与车辆位置,确保转场高效有序。

  来自北京建筑大学的马萧萧,大会当天值守在广场西侧的服务岗位上,但这远非他工作的全部。他还参与绘制了志愿者力量分布图。那段日子里,他从上午8点忙碌到夜里10点,将138支志愿者服务队、474个服务点、26条集结疏散线路精准标注在地图上。

  这些可爱的志愿者们,有的放弃了假期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有的在幕后默默付出,甚至看不到现场的盛况,但他们毫无怨言。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新青年的爱国情怀和奉献担当,成为九三当天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当纪念大会的礼炮声响彻云霄,“众”字形观礼台在阳光下庄严肃穆,近5万个座椅整齐列队,14米高的“钢铁长城”年号静静诉说往昔峥嵘。长安街路面平坦,映衬着湛蓝天空。这一幕幕震撼画面的背后,凝聚着北京国企人的智慧与汗水。

  第一缕阳光洒上观礼台时,北京建工集团副总经理何海琦早已站在台下。看着观众陆续入场,他的思绪不禁回到那个不眠的凌晨。吊车的轰鸣声与测量工具的碰撞声交织,2200多块带着编号的模块,在工人们手中完成了毫米级的精准拼接。此刻,观众们在阶梯式观礼台上找到座位,赞叹着绝佳的视野,却不知这背后是无数次模拟训练、无数次校准的成果。

  长安街上,军乐声由远及近。首发集团的王欣站在路边,看着受阅车辆平稳驶过。沥青路面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那些与时间赛跑的夜晚仿佛就在眼前——100余台装备车辆准时集结;工程师们借助激光平整度检测仪,将路面误差控制在1.2毫米以内;全套设备“一条龙”作业,7个凌晨、35个小时,完成长安街复兴门至建国门之间6.77公里的路面维修,铺油面积相当于46个标准足球场。由于全部深夜施工,极限操作,大部分市民几乎“无感”。此刻,一辆辆载着国之重器的车辆驶过平整、坚实的路面,眼前这一幕便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

  空中梯队呼啸而过,在蓝天上拉出绚丽彩烟。京城增材公司的庞瑞峰站在人群中,仰头看着年号台上方的和平鸽造型。这一刻,他心中浮现的是9个昼夜连续奋战,用金属3D打印技术完成首版样件的场景。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让年号台的设计验证更高效,更让这座建筑充满科技感。彩烟飘过年号台,与UV打印的渐变色幕墙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

  纪念大会现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而在这盛大场景的背后,还有一群人正默默守护3500余个流动方寸之地的洁净。

  数月前,北京环卫集团的生产运营部会议室里,一场场关于厕所保障的“头脑风暴”激烈展开。为了让数万观礼群众的“方便之事”真正方便,保障团队踏遍广场每个角落,根据人流密度将140座三类厕所精准布局:人民大会堂东侧,篷帐式厕所吞吐着密集人潮;长安街沿线,拖挂式厕所随时待命;单体厕所则低调隐于人流较少处。

  活动当天,厕所保障团队全员“在线”。保洁员李大姐紧盯每个隔间,听到冲水声响,便迅速进入打扫,换垃圾袋、擦洗手台、喷洒清香剂,一气呵成。维修组小王背着工具包,在各点位间来回穿梭。只要对讲机里传来报修信息,他总能在3分钟内赶到现场。当如厕高峰来临,引导员们手持可翻转的指示牌,灵活调整男女厕位,嗓子嘶哑了也顾不上喝口水。

  正午时分,人群渐渐散去,维修工张保卫揉着酸痛的双腿,看着整洁如新的厕所,欣慰地笑着。这些在“看不见”的地方默默付出的环卫人,让每一个如厕的人都感受到“方便”背后的用心与温暖,也用细节向世界展示中国举办大型活动的实力和温度。

  回声——

  永恒的瞬间与前进的足迹

  当阅兵的盛大场景通过直播传遍世界,无数人为中国的强盛与庆典的庄严所震撼,赞誉如潮水般涌来。而在这荣耀的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同样熠熠生辉、令人动容。

  长安街沿线,负责环卫保障的李师傅趁着短暂的休息时间,掏出了手机。屏幕亮起,正是阅兵的直播画面。整齐的受阅方队,先进的武器装备,无一不让人热血沸腾。李师傅看着看着,脸上绽放出质朴与自豪的笑容。这段时间,他和同事们凌晨就开始清扫街道,为了让路面一尘不染,他们顶着烈日,反复清洗每一个角落。此刻,看到自己守护的街道如此整洁,成为阅兵盛典完美的底色,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在观礼人群中,有一对特殊的夫妻。妻子是负责花卉布置的园林工人,丈夫则参与灯光调试。为了这次阅兵,两人已经忙碌了好几个月,聚少离多。今天,趁着休息的间隙,他们才有了短暂的相聚时刻。他们并肩站在一起,看着眼前盛大的场景,无需言语,眼神交汇间充满了默契。

  还有被誉为“铁三角”的驾驶员丁辉、郭建川和曹来群,他们来自陆军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从2009年开始共同参与了4次阅兵,位置分工始终未变。这次阅兵结束后,他们站在一起,看着彼此熟悉的脸庞,眼中满是感慨。多年的并肩作战,无数次艰苦的训练,都在这一刻化作了深深的情谊。他们用精湛的驾驶技术,让装备方队以完美的姿态通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当九三的礼炮声消散在长安街的上空,那些在极限压力下锻造出的服务保障经验,正悄然成为北京城市运行管理的宝贵财富。这场盛典不仅是国力的展示,更是一次城市治理能力的大考,而答卷上的每一笔,都为未来城市发展勾勒出清晰的方向。

  在交通保障中应运而生的“大数据调度”,已化作城市交通管理的“智慧大脑”。“多部门协同”的模式打破了传统管理的局限,阅兵筹备时气象、交通、环卫、园林等数十个部门“一盘棋”的高效协作,如今已融入城市日常。

  民众参与的力量,更让城市治理焕发新生机。阅兵前夕,“绿色出行,为阅兵让路”的倡议得到市民积极响应。街头巷尾,“志愿红”成为最温暖的风景线。西城区的胡同口,戴着红袖标的“西城大妈”们裹紧外套,在初秋的晚风中协助疏导人流;朝阳区的社区广场,“朝阳群众”志愿者们为外地游客耐心指路。数千名信鸽爱好者的“特殊奉献”,更成为活动筹备中的动人篇章。

  从自发响应倡议到主动参与服务,北京市民用行动诠释着对城市的认同感与责任感。民众不再是城市管理的旁观者,而是成为共建共治的重要力量。

  九三阅兵,北京用速度与效率,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与城市综合实力。从基础设施的快速修缮、观礼台的高效搭建,到人员的精准集散,每一个环节都在追求极致。

  “北京速度”“北京精度”“北京温度”不仅体现在争分夺秒的时间把控上,更蕴含于各部门默契协作、追求卓越的态度中。这一场盛典,成为北京城市实力的生动注脚,也让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无限期待。

  最后一抹夕阳褪去,长安街的路灯次第亮起。盛典虽已结束,但那些铭刻在时光里的日日夜夜,已在悄然间重塑了这座城市的肌理。

  此刻,在环卫集团的调度室,隗广义师傅仍在核对次日的清扫路线。几公里外的苗圃里,园林工人们正在精心呵护着未用完的孔雀草种苗。而在交通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的红绿色线条依旧在跳动,年轻的调度员紧盯着实时路况,沿用着阅兵期间锤炼出的精准算法。

  正是无数个平凡岗位的坚守,无数个默默无闻的付出,才最终汇聚成九三这天震撼世界的中国声音和中国力量。他们同样是英雄,是共和国大厦最坚实的基石。

  阅兵的旋律已然远去,历史记忆永不褪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9日 20 版)

(责编:卫嘉、白宇)


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

2025-09-29 14:16:23新华社 来自北京市

0人参与0评论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9日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

会议指出,这次征求意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对建议稿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建议稿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历史主动,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会议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会议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青春华章丨荔枝网评:奔流水脉载家国 青春浩荡向未来

2025-09-29 10:28:51荔枝新闻

0人参与0评论

特约评论员/王小东

水是江苏的灵魂,青春是时代的脉搏。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走进江苏十三城,以镜头与笔,捕捉水脉与青春交织的时代回响,展现“水韵江苏”背后的家国情怀与发展智慧。

千年工巧“活”在当下,是江苏水脉最动人的传承密码。江苏已有4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些水利设施凝结着先民智慧。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已有1700多年历史,作为秦淮河上游重要的灌溉与防洪调蓄工程,其8项核心遗产仍保持原有功能,通过筑塘成湖、双向水闸调控等智慧设计,不仅灌溉着7.7万亩农田,更有效缓解了低洼地区易涝易旱问题。这种“活着”的传承,不仅体现了江苏对历史水利智慧的珍视,更彰显出“古为今用”的发展思路。不搞大拆大建,而是通过关闭污染宕口、改造景观等举措修复生态,让千年水脉始终与民生需求同频共振。这背后,是对水资源的深刻理解:水脉不仅是自然资源,更是承载文化、连接古今的精神纽带,守护水脉,就是守护历史根脉与民生福祉。

句容赤山湖

句容赤山湖

生态画笔绘就水韵新卷,是江苏水脉最鲜明的时代底色。金湖“执生态之笔绘水韵新卷”的实践,正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缩影。当地通过系统治理,让曾经的生态痛点变身风景亮点,而这样的治理智慧在江苏处处可见。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正加紧推进,扩建后的淮安枢纽将承担防洪、排涝和通航多重任务;苏州吴淞江整治工程则瞄准百年一遇防洪标准,通过界浦港大孔闸等设施提升太湖洪水外排能力。这种“治污+防洪+兴利”的系统性思维,实现了“江河安澜”与“民生改善”的双赢,让水脉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青春浩荡逐水而行,是江苏水脉最澎湃的发展动能。60多位来自中央新闻网站以及新媒体平台、全国主要省级新闻网站及商业网站的骨干网评员、记者以及网络主播分三路走遍江苏全境,从淮安“刘老庄连”纪念园感受红色水脉中的精神力量,到扬州江都水利枢纽见证现代水利工程的科技力量,再到苏州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触摸水脉中的人文温度,通过“青春激荡山河”等网络话题,让“水韵江苏”的故事传遍全网。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青年建设者们,用智能安全帽系统、钢筋自动化生产线等技术赋能施工,既节约人力成本又提升效率;句容的年轻文化工作者则通过赤山湖灌溉工程展示馆,让千年水文观测历史走进大众视野。青春力量的参与,让水脉不仅有“历史的厚度”“生态的广度”,更有“时代的热度”,成为连接青年与家国、个人与时代的桥梁。

万里水脉奔涌不息,青春华章续写新篇。江苏的水脉,是历史的见证,是生态的载体,更是青春的舞台。未来,我们期待更多青年投身水脉保护、生态建设与文化传承,在江淮大地书写出更加壮丽的青春答卷。(王小东)

2025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在厦门开幕

2025-09-29 09:44:43新华社

0人参与0评论

新华社厦门9月28日电(记者付敏)2025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28日在厦门开幕。开幕式上,中非互联网合作成果发布,中方提出《携手构建中非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2025-2026)》,成立“中国在非洲互联网企业合作网络”,并将继续举办网络安全、数字经济研修班。

本次论坛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谱写中非数字合作新篇章”为主题,设置“弥合数字鸿沟与数字转型发展”“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网络媒体合作与促进民心相通”四场分论坛。来自中国和32个非洲国家的政府机构、高校、智库、新闻媒体等约400名代表出席论坛。

与会非洲代表高度评价、积极响应中方提出的合作倡议和举措,表示论坛契合非洲国家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需求,愿深化与中国在数字经济、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人工智能治理、网络媒体等领域的合作,携手构建中非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本次论坛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人民政府承办,厦门市网信办协办。(完)


上一篇: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讨论拟提请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的文件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下一篇:“一带一路”——凝结中国智慧的国际公共产品(高质量发展故事汇·第11期)
发布评论
称呼:
验证码:
内容:
用户评价